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8)
2023(9892)
2022(8420)
2021(7926)
2020(6452)
2019(15238)
2018(14571)
2017(28091)
2016(14498)
2015(16492)
2014(15990)
2013(15747)
2012(14898)
2011(13718)
2010(13997)
2009(12992)
2008(12855)
2007(11207)
2006(10271)
2005(9489)
作者
(39090)
(32904)
(32368)
(30990)
(21275)
(15614)
(14795)
(12624)
(12539)
(11812)
(11297)
(10883)
(10703)
(10592)
(10557)
(10131)
(9776)
(9515)
(9473)
(9157)
(8357)
(7922)
(7899)
(7539)
(7450)
(7345)
(7102)
(7101)
(6509)
(6475)
学科
(66135)
经济(66067)
管理(38624)
(36728)
(28246)
企业(28246)
方法(25061)
(23411)
贸易(23396)
(22771)
数学(22115)
中国(22062)
数学方法(21852)
(18341)
(14085)
地方(13533)
(13133)
业经(12054)
关系(11861)
(11608)
农业(11399)
(10988)
银行(10980)
(10731)
(10667)
金融(10667)
(10474)
(9843)
(9726)
环境(9428)
机构
大学(207251)
学院(205610)
(102608)
经济(100946)
研究(79569)
管理(77782)
理学(66150)
理学院(65439)
管理学(64562)
管理学院(64157)
中国(61729)
(45533)
(44070)
科学(41394)
(38862)
财经(35402)
研究所(34929)
中心(34665)
经济学(32963)
(32537)
(30186)
经济学院(29630)
(29024)
北京(28933)
(28734)
(27101)
师范(26956)
财经大学(26326)
业大(24050)
(23418)
基金
项目(131725)
科学(106123)
研究(101846)
基金(99161)
(86043)
国家(85021)
科学基金(72416)
社会(68290)
社会科(64970)
社会科学(64958)
基金项目(49923)
(46986)
教育(46299)
自然(43055)
自然科(42083)
自然科学(42072)
资助(41769)
自然科学基金(41374)
(40775)
编号(39580)
成果(33910)
(31753)
(30111)
重点(30014)
国家社会(29781)
课题(28600)
中国(28349)
教育部(28009)
(27539)
人文(26641)
期刊
(114311)
经济(114311)
研究(71670)
中国(44811)
(31934)
管理(31103)
(27587)
科学(26678)
学报(25739)
教育(23488)
(23109)
金融(23109)
大学(21076)
经济研究(20954)
(20627)
学学(19411)
国际(19289)
农业(19005)
财经(17746)
技术(17303)
业经(16826)
问题(15902)
(15510)
世界(15070)
(11203)
技术经济(10208)
(9844)
论坛(9844)
统计(9415)
(9384)
共检索到332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燕云  林发勤  纪珽  
依托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政策合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不小挑战。如何有效、合理地解决国家间因贸易产生的争议已成为中国与各沿线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聚焦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政策协调,对现阶段常见的贸易争端协调机制及其适用性展开了研究,并提出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争端协调解决机制的政策建议。我们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实体性双多边合作协议推动"一带一路"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并基于当前争端解决机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争端解决方式。另外,依附亚投行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协调职能机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宜红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十九大报告强调,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秀红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格局,文章发现一带一路区域内贸易增长很快,且国家之间处于不同的产业梯度,贸易互补性明显高于贸易竞争性,有良好的贸易合作前景,但也存在贸易成本普遍较高、贸易保护严重以及大国之间地缘政治的博弈影响等障碍。为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区域内贸易畅通的目标,应首先选择与重点国家密切合作,发挥我国现有的产业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贸易产业链,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领域的互联互通等措施降低对外贸易成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鑫全  
自贸区建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随着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加深,"一带一路"的FTA建设也在加快,但层次低、覆盖面窄,影响了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程度。国家之间经济、文化、宗教方面的差异也给FTA建设带来了障碍。同时"一带一路"全面推进给FTA建设带来了机遇,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合作领域,提升自贸协定水平,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富华  贺歌  姜玉梅  
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会强化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减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代表的多边投资协调机制会部分抵消双边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而双边投资协定会弱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芳  
作为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相似的理念和功能价值。中国自贸区战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能够带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二者的合作、协调与对接有利于提升市场开放程度,简化贸易模式,让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在此背景下,对中国自贸区战略下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调与对接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自贸区战略的内涵、意义与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联系,最后分析了中国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路径,希望能为二者的协调与对接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亚峰  
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对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作出评估。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数据,实验检验了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多元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构建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与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兆丹  华钰  丁小琦  
加强贸易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间贸易提供依据。文章利用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包括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使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其对我国与这些国家贸易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呈不便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与该国的贸易总额具有促进作用。各国可以通过改善海关和制度环境、加强口岸设施和电子商务建设等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加强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我国也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磋商,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笑笑  于夕媛  刘晓航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说明中国从国际社会上的积极学习者和参与者变身为主导者,展现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应有的姿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实施,相关区域的贸易争端与争议层出不穷,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带一路"倡议已然不只是经济问题,现如今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法律问题。因此面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争端和争议,我们急需构建一个能为沿线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能够切实解决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问题的法律保障机制。由于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和贸易争议解决机制是任重而道远的。文章立足于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的不同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解决方式,对构建"一带一路"贸易争端与贸易争议解决机制进行并列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维歌  
中国已经是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一带一路"背景下,选择并优先发展与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是中国提升"一带一路"效率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现实基础,揭示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借助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和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演进路径,并展望了贸易前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维歌  
中国已经是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一带一路"背景下,选择并优先发展与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是中国提升"一带一路"效率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现实基础,揭示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借助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和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演进路径,并展望了贸易前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云龙  张晓宁  孟萍莉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明显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将波士顿矩阵模型用于73个国家对华贸易数据的分析,中国是沿线国家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对沿线73个国家的贸易依赖度不断提高,结果表明与73个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存在着较大差异。近年来,沿线国家对华贸易的7成左右集中于10余个国家。贸易成本、制度水平以及贸易结构等对中国与沿线国家间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大,未来应基于上述3方面制定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军  李洁玲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状况,选取2005-2015年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出口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采用混合的OLS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砖国家机场设施质量每提高1%,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将增长0.975%;平均关税水平每降低1%,出口贸易将增长约0.039%,中国"一带一路"实施可以大幅提升中国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潜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公丕萍  宋周莺  刘卫东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演变特点及格局,对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贸易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梳理了2001年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演化历程,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敏感性行业度量及k值聚类算法等,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商品结构及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日趋集中,能源及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2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各国出口优势行业基本一致;3中国与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且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存在一些敏感性行业,出口方面涉及服装鞋帽、矿物制品及交通运输设备等,进口主要涉及能源、矿砂及一些资源初级加工品;4由于国内各省发展差距明显,中国出口商品的空间连续性较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