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1)
- 2023(5380)
- 2022(4356)
- 2021(4066)
- 2020(3102)
- 2019(7035)
- 2018(6610)
- 2017(12190)
- 2016(6540)
- 2015(7318)
- 2014(7476)
- 2013(7408)
- 2012(7133)
- 2011(6668)
- 2010(6906)
- 2009(6734)
- 2008(6897)
- 2007(6412)
- 2006(5879)
- 2005(4983)
- 学科
- 济(32045)
- 经济(32012)
- 农(23389)
- 业(18736)
- 农业(15602)
- 管理(14783)
- 业经(10537)
- 企(10326)
- 企业(10326)
- 方法(9646)
- 学(9099)
- 中国(9027)
- 土地(8682)
- 数学(8200)
- 数学方法(7991)
- 地方(7757)
- 制(7642)
- 发(7305)
- 农业经济(7118)
- 财(7070)
- 发展(5928)
- 展(5918)
- 收入(5459)
- 村(5172)
- 经济学(5162)
- 农村(5150)
- 策(4904)
- 体(4735)
- 建设(4626)
- 银(4561)
- 机构
- 学院(102347)
- 大学(100268)
- 济(37295)
- 经济(36169)
- 研究(36002)
- 管理(35942)
- 理学(30428)
- 理学院(30005)
- 管理学(29143)
- 中国(28980)
- 管理学院(28954)
- 农(26036)
- 科学(23690)
- 京(22308)
- 农业(19257)
- 所(18617)
- 业大(18160)
- 中心(18001)
- 财(17457)
- 江(16912)
- 研究所(16584)
- 范(15584)
- 师范(15432)
- 省(14184)
- 北京(13653)
- 州(13507)
- 财经(13247)
- 院(12704)
- 农业大学(12695)
- 师范大学(12139)
- 基金
- 项目(66167)
- 科学(51464)
- 研究(48362)
- 基金(47208)
- 家(41669)
- 国家(41214)
- 科学基金(34660)
- 社会(30951)
- 社会科(28911)
- 社会科学(28902)
- 省(26843)
- 基金项目(24905)
- 划(21981)
- 自然(21525)
- 教育(21361)
- 自然科(21011)
- 自然科学(21008)
- 自然科学基金(20603)
- 编号(20433)
- 资助(18650)
- 成果(17188)
- 农(15094)
- 发(14930)
- 重点(14764)
- 课题(14331)
- 部(14001)
- 国家社会(12896)
- 创(12764)
- 科研(12274)
- 制(12235)
共检索到162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正华
学界关于清代土地交易中典与活卖的认识存在着相反的观点,但少有明确的论证分析。从观念演变和实际交易中的产权转移表现可以发现,清代的典与活卖呈现出既“合”又“分”的形态,即在普通百姓日常认知中,典与活卖并无什么不同,但在具体的典与活卖交易过程中,对契税、推收过割和完粮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体现了其谋求利益的选择逻辑,这一逻辑亦形塑了典与活卖的合流。而对于清政府而言,为了保证赋税、减少诉讼,其多次立法澄清二者的区别,尤其在找价回赎问题方面,试图消除因典与活卖的模糊性所带来的弊病,且直接影响了民间交易实践对典与活卖二者内涵认知的调整,但效果甚微。清末典契税的重新征收加剧了这种混乱,并延续至民国,进而影响到民法中的物权问题讨论,而当下学者的认知困境与民国学人又极其相似。
关键词:
典 活卖 税契 推收过割 完粮 回赎时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文广
赌风盛行,影响到了正常的清代乡村秩序。乡村社会因而开展了禁赌活动。它带有较强自治性:村社通过刻立碑碣、存于庙宇,进行了风俗改良的努力;禁赌的主导者是村社而非官府,即以官府为依靠又自行其事。这种努力在1884年以后因官方政策的变化走入低谷,民国之后重新萌芽。
关键词:
清代 禁赌 村社 乡村自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本文通过对一批尚未被人引用的清代台湾中部民间契约文书的分析,就清代台湾开发过程中汉民与番民(即"平埔族")的土地交易,归纳出四个特点。一、清代台湾汉番之间的土地承耕、承租,不能与我们平常所认知的大陆地区的租佃关系等同起来,出租土地的番民,从名义上是地主,但是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二、开发期的台湾,租种者承耕的土地大多属于初垦或半熟状态,因此在租谷的交纳上需要工本费的折算,与大陆福建等地的地租交纳方式差异较大;三、由于经济及耕作技术上的优势,汉民承耕、承租番民的土地,经过若干年的产权更换交易之后,往往反客为主,番民的地主身份日益弱化,而汉民逐渐成为土地的实际主人;四、在清代台湾汉番土地交易中,番...
关键词:
清代台湾 汉民番民 土地交易 特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琼
成渝试验区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包括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等,而土地作为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稀缺性资源,它的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城乡统筹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土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在试验区建立现代土地交易制度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交易,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土地交易组织的建立、交易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义龙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目前通过"卖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是以自然景观的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不仅存在千村一面和旅游体验乏味的问题,而且对于乡村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而"卖产品"则能为乡村生态旅游起到明显的增色提效作用。因此,需要将"卖风景"和"卖产品"进行有效的整合,挖掘新的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乡村旅游的消费层次,增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卖风景 买产品 整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义龙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目前通过"卖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但是以自然景观的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不仅存在千村一面和旅游体验乏味的问题,而且对于乡村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而"卖产品"则能为乡村生态旅游起到明显的增色提效作用。因此,需要将"卖风景"和"卖产品"进行有效的整合,挖掘新的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乡村旅游的消费层次,增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卖风景 买产品 整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侯冬梅 刘明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面广,若缺乏对乡村历史文脉的认知,很容易在大拆大建中对其造成破坏。本文在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加大保护乡村历史文脉的力度,并就如何处理好历史文脉整治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历史文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自然资源督察联合调研组
日前,在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的统筹部署下,北京督察局会同南京督察局、济南督察局,针对土地政策支持乡村振兴的情况,选取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和正定县,邢台南宫市和威县,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徐州市贾汪区和睢宁县,山东省德州市,河南省信阳市等6个地级市、7个县(区)开展了典型调研。土地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成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印发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凝聚共识,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邱继勤 邱道持
研究目的:揭示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的本质特征,创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定价机制。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地价评估成本逼近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初步构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的定性分析框架;(2)提出了农村土地发展权补偿价格评估思路和技术方法;(3)构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成本结构模型。研究结论:(1)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是土地发展权转让市场化的创新探索;(2)农村土地发展权补偿价格等于地票生产地区的复垦地块由建设用地变为耕地,导致土地预期收益减少的价值;(3)地票生产价格加上农村土地发展权补偿价格,从而确定地票成本价格;(4)为有序推进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现行...
关键词:
土地价格 地票 土地发展权 重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卓君
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不断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科技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深化农村改革和生态保护问题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农村土地交易能有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环境,调整和优化农村发展模式,是农村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土地交易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勇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三方:农村、城市和政府的考察表明,有效的交易主体包括农村中的农民、农村社会组织、农业生产企业,还包括各地政府,更包括城市中的城市居民、城市工商企业、城市房地产企业、城市的农业经营者。只有促进农业土地在这些主体间的流转,为每一类流通模式打通管道,才可能更加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社会配置,为农村经济效率优化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 城市 政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寒冰
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值法对中国农村土地交易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究农村土地交易效率综合指数及其一级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土地交易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土地供给是其关键薄弱环节;各省域之间农村土地交易效率差异显著,且均存在与地区特征相匹配的优势与短板;农村土地交易效率综合指数及其一级指数在空间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低-低”二元分布模式。据此,应坚持完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农村土地投入要素,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改革,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土地交易效率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写文章,作事实概括和理论概括,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务求精确,不能有一点草率;否则,就容易出错。我发表的《清代前期的土地产权交易》的文章(刊《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其中对通过借贷发生土地交易的分析,就犯有混淆事实,判断不确的错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乡镇政府、村委、普通村民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面临决策互动、利益纠纷。根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政府的作用,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分为政府强制型土地整治、政府主导型土地整治、市场介入型土地整治三种类型。选取周口平坟、崖口村围垦—土地转让、成都建设用地票交易作为实证材料,运用乡村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根源上看清土地整治的现状。发现区位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土地整治类型。地方政府在土地问题中的行事与乡村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制度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传统的乡村关系。因为市场介入土地整治在农村变得更有活力。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引起制度创新的原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若政府强制交易...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治理 乡村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政宏 吕晓 徐畅 牛善栋 王亚男
化解东北地区乡村贫困与黑土地退化高度重叠问题,需探索统筹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的系统策略,发现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在解析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二者间融合机理的基础上,运用过程追踪法对典型案例村庄开展调查,厘清二者间的互馈理路,明晰内在因果传导路径。研究发现:(1)二者在目标上高度统一、内涵上高度融合、利益上相互协调、措施上相互补充;(2)从驱动机制、链接机制、助推机制解析二者间的互馈理路,要求推动要素层整合优化、政策层中介链接、资源层转化提升;(3)要素驱动型、政策主导型、资源赋能型三类村庄发展历程具有差异化的因果传导路径。需从保护黑土资源本底、加快生产要素驱动、健全政策统筹机制、采取差异化发展路径四个方面支撑二者统筹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