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5)
2023(2333)
2022(1943)
2021(1829)
2020(1633)
2019(3724)
2018(3673)
2017(7185)
2016(4239)
2015(4884)
2014(4922)
2013(4963)
2012(4984)
2011(4524)
2010(4568)
2009(4130)
2008(4500)
2007(3960)
2006(3599)
2005(3248)
作者
(13910)
(11780)
(11673)
(11101)
(7701)
(5658)
(5322)
(4514)
(4451)
(4364)
(4277)
(4121)
(4015)
(4008)
(3910)
(3624)
(3502)
(3478)
(3476)
(3392)
(3132)
(2984)
(2883)
(2870)
(2787)
(2746)
(2617)
(2527)
(2503)
(2454)
学科
(17798)
经济(17765)
(10691)
管理(9168)
方法(8626)
(8158)
收入(8043)
数学(7396)
数学方法(7251)
(6846)
企业(6846)
(6249)
(6076)
农业(4863)
国民(4706)
国民收入(4481)
(4274)
财富(4274)
中国(4251)
业经(3330)
(3157)
金融(3155)
(3061)
贸易(3060)
理论(3028)
(2997)
(2948)
地方(2947)
(2770)
银行(2753)
机构
大学(70685)
学院(67562)
(27542)
经济(27055)
研究(26780)
管理(23049)
理学(20093)
理学院(19777)
管理学(19256)
管理学院(19135)
中国(18258)
科学(17753)
(15577)
(14966)
(14558)
研究所(13910)
(13354)
农业(11607)
业大(11379)
中心(10875)
财经(10653)
(10598)
师范(10460)
(10445)
北京(9953)
(9698)
经济学(9376)
(9254)
师范大学(8723)
经济学院(8547)
基金
项目(45891)
科学(35785)
基金(34114)
研究(31366)
(31265)
国家(31033)
科学基金(25125)
社会(20045)
社会科(18888)
社会科学(18880)
基金项目(17573)
自然(16623)
(16584)
自然科(16257)
自然科学(16248)
自然科学基金(15950)
(15174)
资助(14688)
教育(14529)
编号(11651)
重点(10827)
成果(10755)
(10688)
(9784)
(9111)
科研(9064)
计划(9049)
教育部(8842)
国家社会(8729)
创新(8644)
期刊
(29370)
经济(29370)
研究(20423)
学报(14188)
(13047)
科学(12581)
中国(11456)
大学(10285)
学学(9670)
(9406)
农业(8930)
管理(7557)
教育(7024)
财经(5262)
(4954)
金融(4954)
经济研究(4705)
(4698)
(4521)
技术(4319)
(4252)
问题(4217)
业大(3920)
统计(3818)
世界(3677)
业经(3673)
农业大学(3259)
(3223)
资源(3197)
技术经济(3090)
共检索到9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义群  冯恭已  
联合国规定采用的Gini系数,是用来衡量与比较各国、各地区、各种族与各行业等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而收入分配类型的选择,显然应以最大限度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基本目标,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与社会制度下,将相应地有不同的收入分配类型。因此,到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轩志东  罗五金  
本文构造了测量社会平等程度的X系数。X系数在理论设计、灵敏度、可信度方面都优于Gini系数。对此,本文还应用美国1967~2001年的家庭收入数据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明  
Gini系数常被用于度量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其测算方法也千差万别。文章将文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对比,并指出各种方法适应前提和优缺点。通过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分别利用几何估算法、曲线拟合法与分布函数法三种方法对Gini系数进行了实际测算,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一、前言本世纪初,奥地利统计学家M.O.Lorenz首次提出了一个用以描述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均等性的曲线,它就是“Lorenz曲线”。Lorenz曲线问世后不久,意大利统计学家C.Gini立即以Lorenz曲线的图形作为基础,相应地构造了一个用以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测度指数,它就是“Gini系数”。“Gini系数”被广泛用来测度分配的不均等程度。本文将揭示“Gini系数”的缺陷。二、Lorenz曲线按人均收入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全部人口排列起来,这时:(A)在人口累积百分数x(即累积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由0%增至100%的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学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黎  王斌  韩彪  
Gini系数是以Lorenz曲线为基础而构造的一个用以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测度指数。在收入分配理论中,Gini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度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但由于Gini系数与Lorenz曲线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即不同的Lorenz曲线具有相同的Gini系数,从而导致该指标的应用存在着一些缺陷。本文分析了Gini系数不能区分Lorenz曲线的原因,其次通过构造一种加权的Gini系数,对原Gini系数进行了修正,从而解决了原Gini系数无法区分不同的Lorenz曲线的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穆怀中  闫琳琳  张文晓  
本文从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入手,根据养老金计发办法及约束因素,提出"基础养老金收入再分配系数"原理和数理模型,据此延伸出分层平均统筹类型与分比例统筹类型下全国统筹各方案,测算全国统筹各方案下的收入再分配系数,并依据希克斯改进、生存公平、劳动公平三种检验,评估全国统筹各方案的收入再分配效果。研究表明,选择10%替代率的中央统筹分比例统筹类型作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起步方案,实现了适度的收入再分配,可以稳妥地衔接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的合理对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霖生  
1996年春,我写的《关于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兼论我国基尼系数的适度界限》一文在《世界经济研究》第二期发表后,承蒙各方关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十多种书刊全文或摘要转载。考虑到该文所涉及的资料较早,大多是80年代的,现在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美国进入了“新经济”,均对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变动带来了重大影响。为此,我们根据90年代的新资料再作一点比较分析。同时,对我国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制定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的方针及其相应措施的成效作一点剖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霖生  
关于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兼论我国基尼系数的适度界限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葛霖生收入分配,通常指一个国家社会成员的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状况。社会成员的个人或家庭收入来源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一般说来,它占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经典投入产出理论中忽视对分配系数的讨论,对其应用就更不论及了。本文目的在于开辟这方面的研究,试图就分配系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方面作一探讨。 一、分配系数概念和性质 在投入产出表中,对于同一个部门可以读出其经济活动的两种结果,即从列上看的投入量和从行上看的产出量。而对于中间产品流量矩阵,任何一个元素都具有从两种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进峰  俞培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后明  
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长期过程,单一手段无法解决社会分配差距问题,短期内也难以做到收入分配差距的明显缩小。应使整个社会的收入都纳入调节范围,各种手段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使收入分配差距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整个收入分配调节系统存在遗漏,就会使收入分配调整手段难以发挥作用。在经济、行政手段对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整能力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红叶  郝枫  
本文综合利用UNSD、BEA和NBS的国民核算资料,对中外初次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的内在特点及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数据可比性调整之后认为:以国际经验判断,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偏低,政府介入初次分配的程度很高。中国初次分配结构中,劳动份额(sl)与人均实际GDP(y)呈反向变动关系。这既与"要素收入份额具有时间稳定性"之"典型事实"不符,更与大量研究中二者具有同向关系之经验结论大相径庭。根据国民经济sl形成机制进行因素分解,发现sl与y的长期反向关系主要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而短期反向关系则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以sl...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国强  
一、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1978~2004年中国的初次分配格局进行细化研究,把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要素分配份额特征进行总结,可以得出我国国民经济要素分配份额的产业特征。在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特征表中(见表1),sl定义为劳动份额,是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