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7)
2023(14547)
2022(12405)
2021(11604)
2020(9541)
2019(21930)
2018(21684)
2017(41715)
2016(22531)
2015(25346)
2014(25358)
2013(25219)
2012(23501)
2011(21222)
2010(21592)
2009(20007)
2008(18665)
2007(16417)
2006(14675)
2005(13281)
作者
(65604)
(54051)
(53692)
(50759)
(34578)
(25901)
(24479)
(21221)
(20740)
(19393)
(18529)
(18230)
(17287)
(17112)
(16817)
(16623)
(15964)
(15811)
(15416)
(15390)
(13591)
(13363)
(12992)
(12330)
(12261)
(12134)
(12023)
(11998)
(10955)
(10690)
学科
(93907)
经济(93806)
(62191)
管理(62137)
(50554)
企业(50554)
方法(37474)
中国(32727)
数学(31968)
数学方法(31624)
(27994)
金融(27993)
地方(26697)
(26496)
银行(26453)
(25618)
(25615)
(23028)
业经(22414)
(19476)
(19338)
农业(17802)
(16911)
贸易(16891)
(16330)
理论(15688)
技术(14916)
(14864)
财务(14793)
财务管理(14769)
机构
大学(316197)
学院(315725)
(126816)
管理(123960)
经济(123915)
研究(110085)
理学(106216)
理学院(104995)
管理学(103311)
管理学院(102745)
中国(87488)
(68779)
科学(67412)
(58668)
(55696)
(51414)
中心(51037)
研究所(50559)
(46736)
财经(46364)
业大(46208)
北京(44341)
(42956)
师范(42540)
(42031)
农业(39959)
(39878)
(39123)
经济学(37605)
财经大学(34503)
基金
项目(212474)
科学(166272)
研究(157984)
基金(151761)
(131501)
国家(130324)
科学基金(111563)
社会(98047)
社会科(92965)
社会科学(92943)
(84059)
基金项目(80709)
教育(71682)
自然(71487)
(70346)
自然科(69803)
自然科学(69790)
自然科学基金(68496)
编号(65463)
资助(62824)
成果(53461)
(49342)
重点(47455)
(46219)
课题(45550)
(44335)
创新(41296)
项目编号(40306)
科研(40198)
发展(39707)
期刊
(143277)
经济(143277)
研究(98366)
中国(65126)
学报(48047)
(47449)
管理(45953)
科学(44874)
(42549)
(42149)
金融(42149)
教育(38342)
大学(36346)
学学(33990)
农业(32741)
技术(27258)
业经(24340)
经济研究(22523)
财经(21955)
(18651)
问题(18368)
图书(17614)
理论(16741)
(16468)
实践(15445)
(15445)
科技(15380)
技术经济(14993)
现代(14643)
商业(14316)
共检索到482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祥谦  
金融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出发,选取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方面的21个评价指标,形成一个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强、更为完善系统且科学合理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2012年各省区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各省区市金融发展水平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琳  王文宝  燕学敏  单志艳  
运用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的五个方面10个指标,对全国31个省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发现各省份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千劳动人口中的中小学教师数量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口教师数量增幅较大;八成以上省份中小学专任教师比例高于80%,有17个省份的中小学代课教师比例下降;东部地区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较高;超过6成省份中小学生师比低于全国均值,近六成省份班均教师数多于全国均值;超过六成省份中小学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60%,近六成省份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过半;教师年平均工资地区差异明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熊晓炼  周迎丰  
近年来,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从社会融资规模、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金融发展态势,并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2015年西南六省区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由金融规模相对重要向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相对重要变化,金融发展开始从重视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注重效率提升的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西南地区区域内金融发展不均衡、差异明显,金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袁连生  田志磊  张雪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了由3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教育发展指数。根据该指数对我国大陆31个省份2009年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及教育机会水平、教育投入水平、教育公平水平进行了统计测算和比较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水平较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而教育投入水平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较高,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比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高;教育公平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密切关系。教育机会水平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教育成本分担;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教育公平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和省份内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志刚  克甝  
在厘清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内涵和统计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梳理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测度逻辑,构建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和熵值分析法进行组合评价赋权,测算2000—2017年沿边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分指数,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测算不同影响因素对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发现: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整体水平偏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沿边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长期处于沿边省区整体平均水平之下;辽宁在创新子系统和开放子系统中位居首位,吉林在协调子系统中评价最高,内蒙古和广西在绿色发展子系统中居于前两位,黑龙江在共享子系统中排名较高;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财政支出是新世纪以来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腐败抑制了沿边省区的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对沿边省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明显。为此,要推动发展理念由"量"到"质"有序转变,充分利用沿边省区地缘优势,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沿边省区科技创新能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勾东宁  赵祯  
研究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进行省际测度、排名比较和对比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王春宇  
构建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存在相对差异;各地区与其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外部环境尚待改善。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发展地区金融必须使之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峰  
准确评价旅游业发展水平,是明确发展目标,制定正确产业政策的前提。利用多指标构建适合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 2016年指标数据进行定量测评。从全国来看,西北5省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现状为陕西属于良好等次,甘肃、新疆属于一般等次,宁夏、青海属于较差等次。具体分析结果为,西北5省区优质旅游资源较少;除陕西外,其他4省区旅游业规模、基础设施评价基本处于全国末位; 5省区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 5省区自然环境与全国多数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除陕西外,其他4省区社会环境仍有待改进。为进一步提升西北5省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针对上述分析,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涛  钱水土  
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的度量问题往往被国内外学者所忽视。本文从省际层面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问题进行研究,不但对全国及省际的金融发展指标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估算与比较,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邹强  
文章简要回顾了国际上对金融可能性边界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受约束的最佳金融发展水平,它考虑到了影响金融系统深化的结构性国家特征、制度和宏观经济因素,可以用来估计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相对全球其他国家的表现。文章对现有研究框架做了一定改进,通过跨国比较分析了代表性国家及不同金融发展指标间的差异,从全球视角评价了金融发展适度性格局,并针对我国实际给出了相关政策性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赛芳  
论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31省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各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除四川省外,其他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研究还发现,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网贷平台交易额、运营平台的数量等微观因素。文章最后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金融创新等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瑶鹏  林柳琳  高琦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级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科技金融的分布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相对较低;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效率不高,且对科技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因此,中国各区域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金融市场成熟度,逐步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围绕产业链进行指向性制度设计,并构建科学的科技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入更多长期资金,构建科学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穆献中  吕雷  胡广文  
文章结合金融地理学理论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特点,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我国与中亚国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3年5年实际数据的平均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中国的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哈萨克斯坦次之,其他四国发展水平均较低。其中,金融基础发展水平中国最高,且占有显著优势,而金融活力和金融深度的发展,中国在六国排名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并从金融地理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货币合作、信息交流和拓展投资领域等促进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克东  孙文娟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模型,采用Kendall一致性检验对2004-2009年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测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沿海8省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梯队划分,最后针对典型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迁的动因进行分析,探明金融发展变迁的关键因素及内在关联效应,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宇  张彩虹  
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上数字金融均可以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2)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创新效率、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机制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3)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单门槛效应;(4)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本地绿色发展水平但不利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