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8)
2023(4709)
2022(3993)
2021(3812)
2020(3075)
2019(7013)
2018(6845)
2017(12563)
2016(7454)
2015(8374)
2014(8339)
2013(7840)
2012(7381)
2011(6772)
2010(7173)
2009(6388)
2008(6342)
2007(5970)
2006(5482)
2005(4893)
作者
(20148)
(16948)
(16738)
(16201)
(10839)
(7948)
(7647)
(6492)
(6470)
(6421)
(5764)
(5673)
(5510)
(5508)
(5452)
(5248)
(5189)
(5096)
(4998)
(4885)
(4399)
(4303)
(4182)
(4004)
(3973)
(3842)
(3829)
(3741)
(3526)
(3415)
学科
(21387)
经济(21364)
管理(20640)
(18774)
(14422)
企业(14422)
(9590)
中国(8475)
(7710)
(7357)
理论(6578)
方法(6507)
教学(6067)
教育(6035)
农业(5988)
(5789)
数学(5642)
业经(5570)
及其(5527)
(5462)
数学方法(5461)
贸易(5459)
(5353)
地方(5300)
政策(5297)
(4703)
(4688)
银行(4670)
方针(4666)
(4588)
机构
学院(98518)
大学(94290)
(38275)
经济(37140)
管理(35405)
研究(35334)
理学(29191)
理学院(28879)
管理学(28365)
管理学院(28171)
中国(26323)
(20155)
科学(20105)
(20090)
(17947)
(17675)
(17242)
中心(16253)
研究所(15938)
财经(14413)
(14375)
师范(14263)
技术(13905)
(13662)
业大(13493)
农业(13400)
北京(13169)
(13108)
(12994)
(12542)
基金
项目(59959)
研究(48971)
科学(46209)
基金(39447)
(33793)
国家(33437)
科学基金(27947)
社会(27631)
社会科(26044)
社会科学(26037)
(25200)
教育(24916)
编号(22385)
(21308)
基金项目(19653)
成果(19477)
自然(17209)
课题(17153)
资助(17146)
自然科(16789)
自然科学(16778)
自然科学基金(16466)
(14529)
重点(14033)
(13715)
(13374)
(13118)
项目编号(12942)
(12773)
规划(12432)
期刊
(47971)
经济(47971)
研究(33004)
中国(27143)
教育(22682)
(16721)
(14986)
管理(14087)
学报(12758)
(12084)
金融(12084)
科学(11743)
农业(11506)
技术(11338)
大学(9926)
学学(9057)
职业(8249)
业经(8113)
经济研究(7142)
财经(6841)
(6105)
(5950)
(5913)
论坛(5913)
(5751)
问题(5699)
技术教育(5293)
职业技术(5293)
职业技术教育(5293)
国际(5195)
共检索到164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随着入世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培养大批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落实相应的政策,我们将各地制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措施》作了选编,供各地及企业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超儒  
随着成都市各产业的成长,对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技能人才培养体制除企业内部的提升、转岗培训活动外,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体系来完成的。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政府担负着积极引导高技能人才需求、完善劳动力市场以及创造良好社会大环境的责任,所以,政府应当成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的投资主体。■成都市工业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训状况与问题成都市工业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训状况。成都市工业企业内部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米靖  赵庆龙  
中国经济转型期是一个长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相联系,厘清在经济转型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变迁以及相关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冬萍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路  李红浪  
培养一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师资力量不强、校企合作层次不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不足。针对不足,提升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增进校企合作,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俊和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行业、企业、建设一线的需求来看,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创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完善,以进一步适应市场对人才调节与需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连森  
受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影响,我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力图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然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受到相关技能人才匮乏的制约。智能制造具有生产的整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对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上体现为专业知识的宽泛性,操作技能的高端性,能力素养的创新性。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需要基于知识+技能+素养的框架,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一是区分课程体系侧重点,做好课程整合与分层;二是明确课程价值取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构建课程开发技术路线,知识、技能、素养有机融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丹莉  汤娇  
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具备良好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逐渐成为电网企业适应未来电网行业市场竞争的关键力量。基于此,本文围绕电网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发现潜在问题,探索良好的解决对策。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组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电网企业技能人才成长指南》一书,结合供电企业经营特点与发展需求,详细论述了技能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建设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技能人才不同成长阶段的成长需求和潜在困难,并提供相应应对策略,为促进电网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薛立河   尚明水   弭刚  
一线操作岗位上的技工短缺,正在成为制约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一支训练有素、技能娴熟的技工队伍。本刊在第8期专题探讨了技工培养的制度环境问题,本期通过介绍胜利油田在技工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将促进技工队伍建设的话题从外部环境引向内部环境的思考。——编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汤晓华  周志刚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从2008年的第一届到2013年的第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渐成为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平台,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00余名中职和高职选手参加了10个专业类别、24个竞赛项目的决赛;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提高大赛的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提升比赛水平、扩大国际影响,推动职教专业改革为目标,主办单位达到31个,共设置26个专业类别的100个竞赛项目,承办地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藩荣  黄大乾  傅洪勋  刘春燕  
本文通过对在校生的就业倾向、历界茶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需求等调研分析,对茶学专业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形成了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文范  郭洪桥  苗玉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