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2)
2023(4907)
2022(4117)
2021(3592)
2020(3012)
2019(6918)
2018(6790)
2017(13549)
2016(7081)
2015(7945)
2014(8057)
2013(8205)
2012(8018)
2011(7583)
2010(7949)
2009(7830)
2008(7394)
2007(6659)
2006(6282)
2005(5954)
作者
(21512)
(18382)
(18325)
(17583)
(11803)
(8643)
(8349)
(7126)
(6913)
(6731)
(6473)
(6086)
(6049)
(6038)
(5814)
(5550)
(5349)
(5229)
(5117)
(4856)
(4849)
(4571)
(4426)
(4218)
(4209)
(4195)
(3895)
(3754)
(3750)
(3500)
学科
(60165)
经济(60131)
管理(19666)
方法(17877)
地方(17474)
(16621)
数学(16065)
数学方法(16006)
地方经济(12860)
(12844)
企业(12844)
中国(10772)
(9673)
业经(9115)
(8854)
(7471)
(7443)
金融(7442)
(7156)
环境(6856)
经济学(6855)
农业(6666)
(6407)
贸易(6403)
(6369)
银行(6362)
(6138)
(6042)
(5971)
(5743)
机构
大学(114714)
学院(113947)
(62155)
经济(61104)
研究(43809)
管理(40763)
中国(35778)
理学(34657)
理学院(34187)
管理学(33679)
管理学院(33468)
(25870)
(23754)
科学(23584)
(22360)
经济学(21343)
财经(20763)
研究所(20026)
中心(19589)
经济学院(18896)
(18713)
(17380)
(16360)
北京(15350)
财经大学(15308)
(15047)
(14797)
师范(14718)
(14110)
科学院(13660)
基金
项目(69599)
科学(55497)
基金(52369)
研究(50826)
(45070)
国家(44726)
科学基金(38213)
社会(36196)
社会科(34301)
社会科学(34293)
基金项目(27427)
(25286)
自然(22631)
教育(22318)
自然科(22105)
自然科学(22100)
资助(21886)
自然科学基金(21732)
(21113)
编号(18607)
(16679)
(16005)
国家社会(15714)
重点(15673)
成果(15398)
(14655)
经济(14539)
教育部(14247)
发展(14244)
(14086)
期刊
(77493)
经济(77493)
研究(42031)
中国(20642)
(19309)
(18113)
金融(18113)
管理(16515)
科学(15181)
学报(14936)
(14919)
经济研究(13644)
财经(12033)
大学(11807)
学学(11466)
(10500)
问题(9849)
业经(9418)
技术(9279)
农业(8857)
技术经济(7799)
(7404)
世界(7123)
统计(6914)
国际(6800)
教育(6621)
经济问题(6309)
(5949)
经济管理(5879)
商业(5851)
共检索到186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汪俊宏  
各地区存款(贷款)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唐旭,汪俊宏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资金流动往往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论,经济增长、财富积累会使一国的存款量增加,而存款的增加又会增加贷款量。但是,对一些特殊的地区,这种结论不一定正确。比如某些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季俊杰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不但具有社会效益,还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的消费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研究显示,2006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1亿元,可使GDP增加180亿元,就业岗位增加9.56万个,税收增长34.0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宏观经济功能,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效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静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不仅制约国有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可产生如下负面效应:不良贷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不良贷款对投资的影响;不良贷款对经济原有均衡的影响。结论说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必然会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倪乐央  
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单纯的无风险利率收益率曲线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活跃的体现风险和收益匹配的金融市场需求,本文借鉴中债编制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经验,编制科学合理的贷款收益率曲线,披露真实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指导资金定价。以温州市货款收益率曲线和宏观变量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人民银行数据优势,采用温州市金融机构实际货款利率数据,通过直观分析和构建实证模型,研究货款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采用GranGer和Var模型得出结论。分析贷款收益率曲线在利率定价、宏观经济分析和金融风险监测等领域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健  曾世强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不仅影响银行资产组合和风险资产组合中个人住房贷款的供给行为,而且显著影响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资产、个人住房贷款/总贷款横截面分布的方差都显著变小,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显著增加。上述结论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供给行为出现扭曲,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结果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显著上升,信贷资源过度集中于个人住房贷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一直在高位徘徊,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收集2004年1季度~2009年1季度的最新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共线性诊断、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模型,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和贡献率。由实证结论发现:宏观经济因素与不良贷款余额负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对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贡献度最大,每增加1%会导致不良贷款平均降低0.0249%和0.0248%;宏观经济因素对降低不良贷款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可通过扩大内需、改善商业银行的外部信用环境等措施间接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鞍钢  
自1981年以来,IFC(国际金融组织)为中国输入的资金累计达273.51亿美元,占外资总流入的5.34%。其中,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是向中国提供最多贷款的两个多边发展机构。到底IFC贷款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吸引国内外私人投资是否产生影响?如何从定量角度对此作一个宏观评价?本文应用援助性贷款理论的最新进展和定量方法上的创新,首次试图利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IFC对华贷款项目的经济影响进行总体评估。研究表明,利用IFC贷款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的正面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私人投资和国际直接投资(FDI)均产生了很强的引致效应,贷款投资的乘数效应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健  曾世强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不仅影响银行资产组合和风险资产组合中个人住房贷款的供给行为,而且显著影响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资产、个人住房贷款/总贷款横截面分布的方差都显著变小,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显著增加。上述结论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供给行为出现扭曲,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结果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显著上升,信贷资源过度集中于个人住房贷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兰  陈百助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对2006年2季度至2011年4季度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及银行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基于公司贷款与零售贷款的分别考察。结果显示,宏观经济要素及银行特征与不良贷款的关联因产品门类不同而存在不对称性:相对而言,公司贷款对来自宏观经济层面的负面冲击更为敏感;而银行成本效率对两类贷款不良率的作用方向也截然不同。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加强差异化银行监管及管理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欣  王婕  
近期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逆转的可能性和未来银行部门的脆弱性。本文通过运用SVAR模型构建银行贷款、房价、利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五个变量的动态分析系统,从宏观经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视角出发,对我国银行贷款与房价波动的相互作用和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价上升会引起银行贷款的扩张,但不会导致贷款明显且持续的循环,因此在经济扩张期房贷风险仍然相对可控;同时,由于我国贷款对利率的传导效率较高,加之利率对房价具有滞后抑制效果,因此在经济收缩期从紧的货币政策易引发市场过度调整,进而增加银行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陈郑  
本文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存款利率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在1996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存款利率有约束状态,而存款利率约束在总体上减少了产出的波动;(2)存款利率有约束时,货币供应量等数量型冲击对产出影响幅度更小、持续时间更短,利率等价格型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周期更长,紧缩性的利率政策对经济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3)存款利率无约束时,数量型冲击总体上持续性更强,价格型冲击则容易引起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幅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永芬  李博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彦皓  
通过分析发现,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主要基于中低收入家庭每月偿还的按揭贷款额与月收入之比,为此拟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借款者偿还能力因素为基准来探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波动。主要选取GDP增长率、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外贸依存度、国房景气指数以及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七个指标。通过对影响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波动因素进行状态空间模型与Kalman滤波递推后发现,除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外,GDP增长率、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外贸依存度、国房景气指数以及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翔  陈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外汇储备状况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外汇占款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过去十年内中国外汇占款、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变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外汇占款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乃至物价水平的变动。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而与物价水平却呈现反向关系。中国需要通过增强外汇冲销干预的有效性、完善外汇管理体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有效措施,保持外汇占款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  张鹤  
本文在建立罗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用舒尔兹系数、基尼系数等描述并分析全国各地区的宏现税负。首先对于经济带内各地区间的宏观税负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于各经济带间的宏观税负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