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
- 2023(2061)
- 2022(1824)
- 2021(1712)
- 2020(1512)
- 2019(3454)
- 2018(3423)
- 2017(6769)
- 2016(3803)
- 2015(3977)
- 2014(4084)
- 2013(4172)
- 2012(4084)
- 2011(3862)
- 2010(3915)
- 2009(3734)
- 2008(3829)
- 2007(3045)
- 2006(2721)
- 2005(2654)
- 学科
- 济(18163)
- 经济(18139)
- 业(13091)
- 管理(11831)
- 企(11705)
- 企业(11705)
- 方法(8221)
- 数学(7197)
- 数学方法(7147)
- 财(6756)
- 务(5498)
- 财务(5488)
- 财务管理(5486)
- 企业财务(5386)
- 地方(5048)
- 农(3893)
- 制(3867)
- 中国(3500)
- 业经(3394)
- 学(3077)
- 融(3049)
- 金融(3048)
- 农业(2966)
- 地方经济(2966)
- 体(2964)
- 体制(2529)
- 理论(2281)
- 贸(2281)
- 贸易(2280)
- 银(2173)
- 机构
- 大学(56583)
- 学院(54927)
- 济(23928)
- 经济(23530)
- 管理(21929)
- 理学(19247)
- 研究(19185)
- 理学院(18985)
- 管理学(18695)
- 管理学院(18586)
- 中国(15046)
- 财(12614)
- 京(12055)
- 科学(10497)
- 财经(10170)
- 所(9806)
- 经(9338)
- 研究所(8609)
- 中心(8468)
- 北京(8007)
- 财经大学(7834)
- 范(7529)
- 师范(7487)
- 经济学(7376)
- 江(7124)
- 经济学院(6710)
- 商学(6704)
- 院(6640)
- 商学院(6638)
- 农(6583)
- 基金
- 项目(34685)
- 科学(27750)
- 基金(26701)
- 研究(25264)
- 家(23114)
- 国家(22940)
- 科学基金(19849)
- 社会(16542)
- 社会科(15667)
- 社会科学(15661)
- 基金项目(14482)
- 自然(13223)
- 自然科(12903)
- 自然科学(12900)
- 自然科学基金(12703)
- 教育(11715)
- 省(11241)
- 资助(10873)
- 划(10573)
- 编号(10308)
- 成果(8896)
- 部(8402)
- 重点(7597)
- 教育部(7534)
- 人文(7273)
- 性(7161)
- 发(7002)
- 创(6945)
- 国家社会(6880)
- 大学(6713)
共检索到83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课题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均经历过股灾。各国(地区)政府应对股灾而采取了相应的救市行动,涉及救市措施、实施效果及退出情况等方面。从境外经验看,政府救市行动均遵循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有一定的决策、进入、退出机制,采取多种救市措施相结合的策略。同时,各国(地区)政府在股灾发生后还会进行深入的总结反思,并采取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措施,包括反思制度缺陷、改革监管体制、加大执法力度等。
关键词:
股灾 救市行动 救市措施 制度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广奇 王欢
本文通过对近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异常波动进行阶段性回顾,梳理了政府的重点救市策略。同时与国际救市惯例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式救市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严格规范各类杠杆融资、加强对场外配资的监管、坚定推动注册制发行改革等创造性建议,以期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而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股灾 资本市场 中国式救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贺立龙 高洁 刘俊霞 黄科
以2015年6月到8月中国2997家A股上市公司的日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筛选出2015年股灾中主要的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利用事件分析法分析历次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历次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对A股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主要受买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买入对象以及买入时机三个方面的影响。结论对政府在股灾期间"买入式"救市政策优化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灾 “买入式”救市 事件分析法 有效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贺立龙 高洁 刘俊霞 黄科
以2015年6月到8月中国2997家A股上市公司的日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筛选出2015年股灾中主要的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利用事件分析法分析历次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历次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对A股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主要受买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买入对象以及买入时机三个方面的影响。结论对政府在股灾期间"买入式"救市政策优化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灾 “买入式”救市 事件分析法 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股灾是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虽然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10多年中,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股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股市就不会发生大股灾。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尚未发生大股灾之前,充分认识股灾的危害性、剖析股灾的成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防范股灾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股灾之后采取可行的对策以减少股灾的破坏力,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灾 泡沫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百三 童鑫来
2015年中国A股市场的"股灾"在国内外引起震动。本文分析了"股灾"发生时主要特点,如,连续单日大幅度波动、多次千股跌停、大面积上市公司停牌潮等。"股灾"致使深沪的两市市值减少十几万亿,新股停发,中断直接融资,造成巨大损失。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M2与GDP比值过高,资金缺乏投资方向和不恰当的融资配资,导致A股股价自身高企;新股发行过快,加之高位去杠杆,引发断崖式下跌。中国政府果断救市,举措有力得当,深得民心。政府"救市"的三大短期目标已成功实现。最后,本文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融资配资业务监管;提高股价波动管控能力;完善新股申购制度;谨慎试点"注册制";千方百计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以保...
关键词:
A股异常波动 局部性金融风险 融资配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建军 胡红伟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全球历次重大股灾的情况,分析了历次股灾产生的背景、成因、过程和救市措施、效果以及后期的影响,认为股灾产生的核心因素是流动性的剧烈波动,而经济基础、利率、汇率和杠杆等因素是导致流动性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面对由杠杆、汇率等外因导致的股灾,如果应对得当,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推动经济成功转型。我国2015年6-9月股市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诱因是杠杆因素。在救市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应逐步恢复IPO,加快落实养老金入市,把控制市场杠杆比例作为一项长期措施,逐渐放开救市期间的严格管制,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大经济改革力度,采取得当措施将这次危机转化为一次机遇,推动我...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股灾 救市 流动性 去杠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始于今年6月15日的股灾至9月末基本上宣告结束。其标志至少有二:一是整个9月的行情未创出新低;9月5日以及10月9日,央行正副行长周小川、易纲相继表示:"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股市大幅波动基本结束";二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也在9月相继肯定股市救市,认为股市救市"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对2015中国股灾发生的原因加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而以笔者之见,本轮股灾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记得20世纪50年代初,一到下雨天上学时父母都会让我在布鞋外面套上一双称之为"套鞋"的黑色橡胶大鞋子,后来才知道这种套鞋是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上海,也是由上海人形而上学地把这种套在鞋子外面的防雨鞋称之为套鞋的。到60年代初上大学时,有一次在图书馆查资料时不经意间发现与套鞋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政 梁琪 涂晓枫
2014年11月,以融资交易为代表的杠杆资金迅速进入股市,股价随之快速上涨,直至2015年6月,股价急速下跌,杠杆资金主动或被动清仓,股灾发生。为科学地回答融资交易与本轮杠杆牛市及股灾危机的关系,本文构建了VECM-MGARCH-in-Mean-BEKK模型,对融资交易与股价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研究结果发现:融资交易余额和股价指数存在协整关系,虽然股价指数为弱外生变量,股指的变化在长期领先于融资余额的变化,并且仅存在股价指数对融资余额的单向波动溢出,但是在均值层面,两者具有显著的短期双向引导关系,呈现出正反馈效应,融资交易发挥着"助涨助跌"的作用,加剧了股市波动。此外,融资余额和股价指数的波动对其增长率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股价指数的波动抑制了融资余额的增长,具有明显的风险约束作用,而融资余额波动对股价指数的上涨却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对评估我国当前融资融券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明确我国未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与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融资交易 杠杆牛市 股灾危机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荫贵
1910年,中国爆发了橡胶股票风潮。相比1883年洋务运动时期上海的股票买卖热,这次风潮中投资股票的人数更多、资金规模更大、后果也更严重。风潮使得上海金融崩溃,钱庄倒闭一半多,由此引发的金融风潮还蔓延到江南和中国其他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金融损失。这次风潮可说是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股灾。橡胶股票风潮的起因二十世纪初,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橡胶成为工业新兴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先东 张建平
股灾与资本市场发展相生相伴,并对金融系统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本文在研究"大萧条"以来大量金融危机及股灾案例的基础上,以经济统计方法对"股灾"的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给出了确认"股灾"的跌幅、跌速、单边性和加速性的数量特征,旨在为有效识别"股灾"和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灾 数量特征 政策干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良 燕鑫 杨宇程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了2015年我国的股市危机,理论模型借鉴Hong等(2006)过度自信和卖空限制产生资产泡沫的设置,并根据我国市场特性从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允许一定程度的卖空和引入去杠杆冲击。过度自信者在不严格卖空限制下也会挤出其他投资者,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面对去杠杆冲击,杠杆交易者被迫出售资产,根据被挤出的投资者的需求函数,资产价格会经历一个非连续下跌,才能让后者重回市场吸收抛售者减持的份额,价格未调整到位时会产生流动性危机,本文以此机制来解释A股泡沫化和股市危机期间的千股跌停现象。实证
关键词:
卖空限制 去杠杆冲击 流动性危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周萍 吴惠君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经常自愿成为"避税天堂"。2012年,谷歌、脸谱、亚马逊和星巴克等大型跨国公司被曝在英国获得大笔收入,却未能支付应缴税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针对跨国公司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避税行为,在2013年2月的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财长讨论了OECD对该问题的调查报告。该次会议最后发布的公报中还提到:鉴于跨国公司遵循的避税措施将侵蚀各国税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杨雅如
选取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模型等,对股灾期间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波动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指期货是股灾的“幕后推手”吗——基于2015年股灾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实证分析
股灾背景下中美股市风险溢出的结构转换研究
股灾期间上市公司停牌动机及效果研究——以华仁药业公司为例
2000年台湾股灾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分形视角下期现套利策略:基于“股灾”数据的实证
股指期货限制性措施对期现货价格关系的影响研究——中美日应对“股灾”实施股指期货限制性措施及其效果比较
应对老龄化:各国税收政策在行动
投资者情绪、杠杆资金与股票价格——兼论20152016年股灾成因
安然事件、日本股灾与公司治理趋同——美日两国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分析
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间波动溢出及动态相关研究——基于“疯牛”与“股灾”期的比较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