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1)
- 2023(11083)
- 2022(9766)
- 2021(9467)
- 2020(7868)
- 2019(18243)
- 2018(18510)
- 2017(34714)
- 2016(19640)
- 2015(22486)
- 2014(22850)
- 2013(21821)
- 2012(19963)
- 2011(17958)
- 2010(17843)
- 2009(16107)
- 2008(15645)
- 2007(13727)
- 2006(11850)
- 2005(10079)
- 学科
- 济(69019)
- 经济(68933)
- 管理(54209)
- 业(48263)
- 企(40790)
- 企业(40790)
- 方法(33293)
- 数学(28497)
- 数学方法(28069)
- 中国(19400)
- 农(18418)
- 学(17691)
- 财(17467)
- 业经(15299)
- 理论(15248)
- 地方(14181)
- 教育(13998)
- 制(13479)
- 和(12086)
- 农业(12019)
- 贸(11594)
- 贸易(11590)
- 技术(11287)
- 易(11221)
- 务(11210)
- 财务(11135)
- 财务管理(11112)
- 环境(10804)
- 银(10678)
- 银行(10636)
- 机构
- 大学(271241)
- 学院(266472)
- 管理(105566)
- 济(95250)
- 经济(92755)
- 理学(91559)
- 理学院(90474)
- 管理学(88609)
- 管理学院(88131)
- 研究(88128)
- 中国(63363)
- 京(59162)
- 科学(57713)
- 所(44346)
- 农(44163)
- 财(43755)
- 业大(42255)
- 研究所(40713)
- 中心(39618)
- 江(39000)
- 范(38053)
- 师范(37667)
- 北京(37620)
- 财经(35170)
- 农业(34764)
- 院(32653)
- 州(32042)
- 经(31913)
- 技术(31025)
- 师范大学(30270)
- 基金
- 项目(185881)
- 科学(144309)
- 研究(137313)
- 基金(131271)
- 家(114215)
- 国家(113225)
- 科学基金(96644)
- 社会(81832)
- 社会科(77243)
- 社会科学(77221)
- 省(74284)
- 基金项目(70173)
- 教育(64792)
- 自然(64138)
- 划(62614)
- 自然科(62610)
- 自然科学(62595)
- 自然科学基金(61399)
- 编号(57825)
- 资助(54541)
- 成果(48209)
- 重点(41240)
- 课题(40685)
- 部(40204)
- 发(38515)
- 创(38438)
- 大学(36145)
- 项目编号(35871)
- 科研(35617)
- 创新(35586)
- 期刊
- 济(103938)
- 经济(103938)
- 研究(79011)
- 中国(54119)
- 学报(45736)
- 教育(42948)
- 科学(39939)
- 农(39857)
- 管理(38153)
- 大学(34966)
- 财(32750)
- 学学(31500)
- 农业(28172)
- 技术(24573)
- 融(18896)
- 金融(18896)
- 图书(18037)
- 业经(17413)
- 财经(16095)
- 经济研究(15753)
- 业(14050)
- 科技(13962)
- 经(13557)
- 理论(13445)
- 问题(13137)
- 版(12903)
- 实践(12618)
- 践(12618)
- 技术经济(12272)
- 情报(12224)
共检索到388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耘 刘念才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了不同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10种具体原因/目的。从应用主体来看,提升高校名次、高校竞争资源、提升机构或个人的声誉和地位、获取高等教育信息和数据、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是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主要目的。从排名本身来看,排名指标的导向性、广泛的影响力、简单易获取、能够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等是排名能够满足应用主体需求的内在特征。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应用行为 原因/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晓慧 霍国庆
本文探讨了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演变和实质,比较了中美代表性大学排行榜及其评估指 标体系,分析了中美大学排行榜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艳萍 袁曦临 宋歌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使得大学排名成为社会焦点,但其能否反映高校的真实水平仍存质疑,故探析验证大学排名体系的公正性、合理性意义重大。[方法/过程]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究ARWU指标体系及其构型的基础上,对比其与QS、THES、USNWR等著名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的差异,并以东南亚主要知名大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ARWU的排名位次与QS、THES、USNWR有较大差异,存在系统误差的可能性,因而有必要在辩证对待各类大学排名体系的基础上,从指标调整等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本文从评价对象的选定、指标体系的设置与权重系数的分配、指标观测值的获取、集结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处理四个维度,对"QS世界大学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进行了全面剖析。高校应当有选择性地根据QS排名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提升排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履行大学基本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QS大学排名 指标体系 权重系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冬 李兴国
文章将数据统计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研究生培养评价"为例,对大学排名及其研究进行分析和检验,旨在促进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助于高等院校和政府管理部门合理利用大学评价,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和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1)"研究生学科科研得分"的直接影响系数为其他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系数总和的80倍以上,"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评价的第一要素,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2)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较大,主要以质量为主并突出科研成果水平;硕士生培养的影响较小,而高水平大学间的硕士生数与评价的数据间则存在反向变化现象。(3)"211高校"的"科学研究"在0.01显著性水平上与"研究生培养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96、Kendall秩相关系数高达0.921;统计检验不支持"研究生培养得分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毕业硕士生数量和毕业博士生数量的大小"的结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
通过复演、复算《2010中国大学评价》,发现《评价》中存在系列问题,如:以"数量"代替"质量",将"质量"与"数量"混为一谈;基于《2010中国大学评价》测算出的国际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得分"与实际认知严重不符;计算"科学研究"得分时,仅对论文量及论文被引量做简单相加,没有剔除学科差异影响;基于《评价》的测算出现了我国高校在没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情况下其"科学研究得分"已经超过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非常理性结果。因此,依托《评价》发布的大学排名未能真实反映大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实力,其客观性、公正性、公信力应予以质疑。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公信力 指标体系 算法 质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平原
大学排行榜的好坏,取决于评价标准的设计、统计数据的方式以及具体操作是否严谨。大学评价不能重"物"轻"人"。对于"大学精神",我认为没有凝定不变的东西,也不相信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十几万人近百年的努力,有关讨论是"可爱"而"不可信"的,而我宁愿把这种讨论转化为讲述"大学故事"。校园里广泛流传的故事,经过一代代师生的选择、淘洗和再创造,以活灵活现的形式,不断传承并塑造着大学精神。它同样可以成为大学史乃至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教授是大学故事中的主体,如何实现古人"从游"之义,坚守与自己身份相适应的道德准则,经得住金钱和名位的诱惑,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回到"尊师重道"上来,在对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大学故事 大学精神 师道尊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玉琼 程莹
已有的研究证实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挑选学校时会把排名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但是,将排名从学生择校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独立出来,专门研究学生是如何认知排名、挑选排名、使用排名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很少见。本研究根据对129名毕业于上海四所"985工程"学校并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探索了学生为什么会在择校过程中参考排名、如何选择具体的排名、对排名的了解程度以及如何使用排名等问题,研究结果对系统地了解学生使用排名进行择校的原因和行为有一定的贡献和启发。
关键词:
大学排名 择校 留学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裴旭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大学排名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简述,然后对大学排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我国大学排名活动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大学 排名 规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晓青
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学生、家长、大学、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的静态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在指标体系的设定、方法的使用及结果的信度等方面存在着争议。故应对静态大学排名方法进行改进,使用纳入态势的大学排名的动态模型,并用算例进行验证和说明。
关键词:
大学排名 纳入态势动态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亚历克斯·埃舍尔 马斯莫·萨维诺 王亚敏 侯书栋 李立国
本文研究了全球19个大学排行榜,描述了排行榜作为质量评价手段是如何运作的,详细讨论了现有排名系统使用的质量指标并归纳出在排名上存在的不同地域模式。本文发现,世界上的主要排行榜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它们采用差别很大的指标和权重来评估大学。但是,有一些大学,无论是用何种的指标和权重,都会居于排行榜的前列。本文还探讨了与目前流行的严格按分数高低排名的“排行榜”不同的做法,并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全球调查 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郝晓伟
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国家控制型和国家监督型两类。分析两种模式对于大学排名名次和名次变化程度的影响后可以发现,国家控制型大学的排名名次显著低于国家监督型大学,但其名次提高程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后者。不过随着排名名次从前向后移动,国家控制型大学在排名名次提高程度上的优势逐渐下降。原因在于国家监督型大学在享有自主权的情况下自由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国家控制型大学在政府重大项目资金支持下能够迅速缩小与国家监督型大学的差距,快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乃至前列。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大学排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迎红
选取27所"985大学"和30所"211大学"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因子分析对12个指标以及57所大学进行分析,对大学图书馆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与大学排名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美国大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学图书馆发展水平与大学竞争力排名呈高度相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芭芭拉·科姆 郭珍
本文分析了众多大学排名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大学排名测量的是什么?大学排名为谁服务?大学排名对谁最为重要?作者还通过具体分析一些欧洲大学排名与全国性大学排名,阐述这些大学排名对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该如何正确运用大学排名、发挥大学排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排名 欧洲高等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