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4)
- 2023(4364)
- 2022(3555)
- 2021(3673)
- 2020(2950)
- 2019(6860)
- 2018(6608)
- 2017(12138)
- 2016(6272)
- 2015(7378)
- 2014(7075)
- 2013(7274)
- 2012(6939)
- 2011(6695)
- 2010(6387)
- 2009(6070)
- 2008(5967)
- 2007(4951)
- 2006(4418)
- 2005(4197)
- 学科
- 济(32496)
- 经济(32465)
- 方法(14057)
- 管理(12909)
- 数学(12869)
- 数学方法(12831)
- 中国(12389)
- 业(12041)
- 学(9331)
- 贸(8795)
- 贸易(8789)
- 易(8688)
- 企(8046)
- 企业(8046)
- 农(7327)
- 关系(5423)
- 制(5374)
- 财(5365)
- 出(5183)
- 银(5111)
- 银行(5103)
- 和(5056)
- 行(5044)
- 融(4886)
- 金融(4885)
- 农业(4655)
- 发(4647)
- 业经(4626)
- 环境(4538)
- 口(4203)
- 机构
- 大学(101228)
- 学院(94749)
- 济(51323)
- 经济(50791)
- 研究(40941)
- 管理(33367)
- 中国(32244)
- 理学(28400)
- 理学院(28035)
- 管理学(27791)
- 管理学院(27593)
- 京(22383)
- 科学(21923)
- 财(20837)
- 所(20359)
- 经济学(18845)
- 研究所(18760)
- 财经(17277)
- 中心(16905)
- 经济学院(16876)
- 经(16157)
- 北京(15002)
- 院(14136)
- 农(13496)
- 范(13253)
- 师范(13167)
- 财经大学(13072)
- 科学院(12987)
- 研究中心(12133)
- 社会(11590)
- 基金
- 项目(62037)
- 科学(49861)
- 基金(48845)
- 研究(46413)
- 家(43181)
- 国家(42908)
- 科学基金(35680)
- 社会(32817)
- 社会科(31211)
- 社会科学(31207)
- 基金项目(24552)
- 教育(20668)
- 自然(20622)
- 资助(20553)
- 自然科(20167)
- 自然科学(20160)
- 自然科学基金(19857)
- 省(18576)
- 划(17674)
- 中国(17349)
- 编号(16543)
- 部(16220)
- 国家社会(15691)
- 成果(14812)
- 重点(14419)
- 教育部(14285)
- 发(13566)
- 人文(12773)
- 大学(12684)
- 重大(12591)
共检索到147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蜀
司马迁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贡献徐蜀ABSTRACTByanalysingShiJibySimaQian,theauthorthinksitisnotonlyaclassicinhistoryandliterature,butalsohashadagre...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锦贵
我国书目实践的历史极其悠久。清代乾嘉时期,目录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显学"了。在以往众多书目文献中,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不愧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方面的集大成之作。1《四库全书总目》的启示传统书目文献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在审核其质量的标准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从总体上看,一部上乘的书目文献都必须具备两大要素:一是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二是众多款目的完善组织。《四库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宏帅 傅荣贤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也延及了现代目录学,而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某些理论气质呼应了这次批判。反对二元对立、反对人的一元主体性、反对理性总体化和反对元叙事是对西方现代目录学进行批判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气质的概括。对现代目录学进行后现代主义批判,应同时发掘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理论价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锦贵
在传统文化领域里,目录学素有"显学"之称。由于种种原因,史学家司马迁在目录学领域至今尚无一席之地。本文以事实表明,《史记》是一部空前规模的隐性书目文献。《史记》中隐含着目录学的理论和款目组织:辨析先秦诸子学术分野,揭示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考镜诸子学术源流,历数著述及学术成就,并以"互见法"揭示文献内容。《史记》对《汉书·艺文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书都以国史平台展示图书文献,重视学术流派的辨析,重视图书层面的内在联系。司马迁为目录学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参考文献8。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目录学 隐性书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海刚
清代是目录学的鼎盛时期。本文着重探讨了缪荃孙于晚清目录学的贡献 ,包括目录学史和目录学理论、收书标准、类目设置、类目注释、目录著录、书影及艺文志的编制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缪荃孙 目录学 晚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敏惠
毛坤以治目录学为毕生之业,立足本土,学习西方,对目录学体系进行梳理,详细探讨编目方法和规则,推动编目工作的规范化,倡导选择实用的书目类型,注重并编制一些专题书目,他还将目录学理论应用于档案学教学与研究,贡献斐然,影响深远。
关键词:
毛坤 目录学 编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华平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四部分类法的奠基者。
关键词:
目录学史 四部分类法 荀勖 中经新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震云 商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傅荣贤
[目的 /意义]从时空转向的角度,揭示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境遇,并为分析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基于书目的解释与说明。[方法 /过程]以图书、学术和目录的相互建构为视角,在中西目录学此消彼长的语境中系统梳理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结果 /结论]时间上"范围古今"与空间上"兼及天下"的古典目录学,最终仅著录"中国""古代"的典籍;而西方目录学则成长为独步中西、超越时空的普世性体系,从而也为区域性和时间化的西方文明异化为世界性的普遍真理提供了书目体制上的学理铺垫。相应地,颠覆以西方为中心的目录学一元论话语,也是世界文明走向中西互补之健康生态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万健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也是位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的目录学研究,开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研究之一代新风;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我国第1部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目录,创科学书目分类体系之先。他的目录学成就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寿芝 傅荣贤
文献是古代目录系统的基本结构本位 ,凝聚着目录的基本特征。只有从古代文献的特征、以及不同目录学家对文献的不同态度出发 ,才能对中国古代目录学做出具有解释力的说明
关键词:
文献 中国古代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荣贤
中国古代文献的超文本内涵 ,导致识读主体对文献意义之阐释的多元化。旨在规范阐释行为和阐释结论的中国古代目录学 ,因此而具有独特的学术样态
关键词:
中国古代目录学 文献 阐释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振田
徐有富教授的目录学新著《目录学与学术史》一书的出版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论上,该书作者对历代目录所构成的通代学术史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方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精心选择富有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进行目录学研究与宏观的学术史建构;其二,紧紧抓住目录本身的要素特点,精心设计研究论题,进行目录学与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成效上,表现为学术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立贵 程兴爱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关键词:
孔子,文献目录学,文献搜集,文献整理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少帅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
关键词:
傅荣贤 古代目录学 书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