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
2023(1554)
2022(1314)
2021(1265)
2020(1097)
2019(2472)
2018(2450)
2017(4538)
2016(2671)
2015(3052)
2014(2976)
2013(2925)
2012(2955)
2011(2773)
2010(2891)
2009(2690)
2008(2920)
2007(2579)
2006(2438)
2005(2186)
作者
(9040)
(7750)
(7720)
(7269)
(5085)
(3621)
(3363)
(2992)
(2877)
(2876)
(2850)
(2724)
(2641)
(2590)
(2533)
(2361)
(2352)
(2310)
(2269)
(2217)
(2070)
(2011)
(1942)
(1903)
(1849)
(1751)
(1726)
(1655)
(1599)
(1588)
学科
(10684)
经济(10664)
管理(7343)
(7083)
(5966)
企业(5966)
方法(4824)
(4254)
数学(3961)
数学方法(3854)
(3081)
(2952)
中国(2546)
业经(2294)
理论(2272)
(2083)
财务(2080)
(2076)
财务管理(2075)
(2059)
金融(2058)
农业(2007)
企业财务(1997)
(1954)
银行(1941)
(1881)
(1862)
环境(1824)
(1730)
贸易(1730)
机构
大学(45909)
学院(43959)
研究(17374)
(15864)
经济(15540)
管理(14633)
理学(12798)
理学院(12570)
管理学(12151)
管理学院(12077)
科学(12076)
中国(12051)
(10107)
(9738)
(9713)
研究所(9092)
(7908)
农业(7824)
业大(7568)
(7192)
(7112)
中心(7097)
师范(7096)
财经(6518)
北京(6165)
(6014)
(5934)
师范大学(5924)
(5333)
科学院(5315)
基金
项目(30010)
科学(23592)
基金(22501)
(20709)
国家(20558)
研究(19928)
科学基金(16806)
社会(12430)
基金项目(11860)
自然(11752)
社会科(11692)
社会科学(11685)
自然科(11495)
自然科学(11488)
自然科学基金(11292)
(11052)
(10178)
教育(9477)
资助(9409)
编号(7360)
重点(7176)
(6904)
成果(6847)
计划(6222)
(6216)
科研(5990)
(5976)
教育部(5679)
创新(5653)
课题(5529)
期刊
(17500)
经济(17500)
研究(12596)
学报(10088)
科学(9063)
(8849)
中国(7816)
大学(7239)
学学(6844)
农业(6007)
(5584)
管理(5059)
教育(4927)
(3625)
金融(3625)
财经(3320)
(3187)
(3014)
业大(2922)
(2850)
技术(2721)
经济研究(2521)
资源(2519)
农业大学(2430)
问题(2363)
业经(2293)
世界(2193)
科技(1977)
图书(1956)
(1955)
共检索到6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安  
司法期望是司法系统与政治系统以及民意系统之间意义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不可缺少的概念工具。司法系统建构并使用意义,而意义又支撑着期望,所以司法与期望在意义脉络中得以勾连。司法期望是包摄司法与期望两个分属法律与意识系统的二元构造,兼具认知与规范的双重功效。依据对司法期望结果的理想态度,如果改变认知,调整期望所遭遇的失望,就可以成为司法缓解失望的认知机制;如果恪守规范,坚持先前的期望,则表现为规范期望,有助于抵制司法过程中出现恣意。为了保证司法期望的稳定,对其进行规制与约束都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小勇  
我国农民的经济行为似乎是"非理性的"。本文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分析了农民"非理性"行为产生的经济原因,指出所谓农民的"非理性"行为是农民在既定制度约束下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就应当对农村现行制度进行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考虑到这些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改革的方案,其核心内容是:(1)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2)土地国有化,同时赋予农民初始永佃权;(3)获得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民以土地永佃权与国家交换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障帐户;(4)国家出售二级土地永佃权,获得二级永佃权的农民享有自由交易土地的权利,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广子  李玲  
文章将预算软约束引入资产价格理性泡沫的分析之中,在给出一个预算软约束情形下资产均衡价格决定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产价格理性泡沫的表达式。模型分析表明,当存在预算软约束时风险资产的理性泡沫为正;同时,风险资产对应企业面临的预算软约束越大,该风险资产价格中的理性泡沫越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学义  
大学权力关系之间不但存在着的一种制度约束,还存在着一种理性限制。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彼此依赖的前提下,行政主体应该追求绩效,学术主体应该积极张扬自由精神,以自律与他律的完备性淡化权力意识凸显能力观念,借以实现权力间的互补和协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莫衍  
政府参与具有公共利益性和自身利益性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的外化不仅反映在政府与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上,还形成了对于政府参与的双重约束,即政府参与不仅受到政府行为本身合法性的约束,还受市场机制有效性的约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两种约束的要求更高,也就意味着政府参与的内在矛盾更加激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志强  张梦琳  
文章以尾部条件期望(CTE)为约束条件,对最优保险合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对一般保险合同进行了研究,假设一般保险合同中同时存在免赔额和赔款上限,发现在CTE约束条件下,免赔额保险是最优的;然后,将免赔额保险与比例保险进行了比较,发现免赔额保险要优于比例保险;最后,对此研究结果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期刊] 征信  [作者] 向琳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宁  徐向艺  
股权激励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设计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特征的股权激励方案并规避其所带来的风险是使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以2006—2008年公布与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特征及其内生约束性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激励期限与绩效条件是体现股票期权契约合理性的关键要素,除外部法律与监管约束之外,大股东、债务融资与独立董事等内生性因素对两者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互补效应假说,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契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承亮  安立仁  师萍  岳宏志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增长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构建基于产出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基础上,对节能减排约束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节能减排约束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平均水平为0.758,仍有24.2%的提升空间;从分省来看,除云南和青海处于生产前沿以外,其余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改善;从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高于中部地区,这可能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强度及能力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同时要认识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霞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当前我国分类课征个税的模式存在较大局限,既难以体现纳税人的综合纳税能力,容易造成纵向不公平征税,也因税制模式设置欠科学、缺乏弹性,容易带来税款流失、监管成本高等问题。启动新一轮的个税改革理应成为共识,然而现实面临着税收管理、政治环境和税收文化的约束,改革应从政策层面、征管层面统筹设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王庆仁  苟骏  
新古典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是给定选择对象与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在精确计算基础上,个人追求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该理性长期内受到"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批评与挑战。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追求最大化的任何选择都会受到选择范围、信息与知识的约束。因而精确计算后的结果与现实结果具有不一致性,约束越强,偏差就越大,理性是人们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需求定律必然会产生特定的投资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艳  
保险公估人是保险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估不公"始终是公估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作为一种典型的承揽关系,保险人与公估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构建公估人和保险人之间的策略型博弈,通过求解纳什均衡发现,公估人的理性选择并不总是诚实公正。因此,只有加强外部约束,才能实现公估人和保险人之间良性互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红叶  白东杰  
目前扩大国内消费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借鉴FRB/Global模型的通胀预期理性修正技术,构建我国消费测度的通胀预期理性修正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消费因素可知,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预期修正模型可较好地解释我国消费现实。通过收入对消费影响程度增加,通胀预期上升,但居民仍然出现储蓄意愿增强和消费下降,以及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表现出的负相关的信息,对居民消费约束进行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轶芳  蒋雪梅  祖垒  
国际贸易为贸易品消费者所在国提供了环境污染转移至其他国家的机会。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CO2高排放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与污染排放责任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测算直接碳排放的基本原则,以及目前常用的测算隐含碳排放的理论方法——投入产出模型。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及相关年份的能源数据、国际贸易数据,系统测算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及贸易结构的隐含碳排放情况,对对外贸易结构及变化趋势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1997年至2007年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最后,依据贸易隐含碳排放现状,提出了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相关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农  匡桦  
正规金融的规范管理会产生"隐性约束"从而增加中小微型企业借贷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而由民间信用衍生的非正规金融则能有效降低这一成本,但民间信用的"声誉约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于是,在借贷双方有限理性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体系存在扩张边界,越过这一边界将极易爆发风险。基于交易成本构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借款者的均衡模型,刻画正规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规模扩张过程中风险导致交易成本变化,将能够解释非正规金融扩张边界和不同监管方式对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