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7)
2023(7258)
2022(6265)
2021(5975)
2020(4959)
2019(11093)
2018(10850)
2017(21758)
2016(11921)
2015(13035)
2014(12751)
2013(12426)
2012(11752)
2011(10526)
2010(10722)
2009(9847)
2008(9816)
2007(8624)
2006(7795)
2005(6974)
作者
(30405)
(25279)
(24866)
(23985)
(16265)
(11911)
(11664)
(9812)
(9672)
(9219)
(8544)
(8353)
(7997)
(7917)
(7872)
(7812)
(7467)
(7453)
(7328)
(7275)
(6147)
(6086)
(5966)
(5908)
(5733)
(5649)
(5573)
(5571)
(5007)
(4871)
学科
(39943)
经济(39896)
管理(35212)
(34478)
(26066)
企业(26066)
(14990)
方法(14882)
(14680)
中国(13962)
数学(13078)
数学方法(12879)
(12181)
(10957)
保险(10866)
地方(10501)
(10132)
(9696)
银行(9695)
业经(9405)
农业(9260)
(9200)
(8389)
财务(8378)
财务管理(8354)
(8111)
贸易(8106)
(8104)
金融(8102)
(7871)
机构
学院(155778)
大学(153747)
(63120)
管理(62745)
经济(61521)
理学(52497)
理学院(51935)
管理学(51245)
管理学院(50906)
研究(50086)
中国(43664)
(35834)
(32194)
科学(27516)
财经(26525)
(24994)
中心(24872)
(23915)
(23395)
(21308)
(20639)
研究所(20557)
师范(20537)
北京(20405)
(20077)
财经大学(19531)
业大(18763)
(18703)
经济学(18616)
经济学院(16705)
基金
项目(99120)
科学(78832)
研究(78341)
基金(71588)
(60148)
国家(59558)
科学基金(52005)
社会(49854)
社会科(46997)
社会科学(46986)
(38145)
基金项目(37269)
教育(35231)
编号(33803)
(32083)
自然(32019)
自然科(31224)
自然科学(31218)
自然科学基金(30657)
资助(29159)
成果(28946)
课题(23022)
(22286)
重点(21605)
(21085)
(20770)
项目编号(20430)
(20206)
(20083)
国家社会(19985)
期刊
(74331)
经济(74331)
研究(52392)
中国(32110)
(28005)
(23534)
金融(23534)
管理(21701)
(20201)
科学(18101)
教育(17234)
学报(17187)
大学(14013)
农业(13362)
学学(12974)
财经(12666)
技术(12523)
业经(12198)
经济研究(10984)
(10738)
问题(9599)
图书(9531)
(8213)
现代(7871)
理论(7830)
(7437)
论坛(7437)
(7379)
财会(7211)
实践(7149)
共检索到245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乐  
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将公共政策纳入裁判活动之中。由于公共政策具有多元化的面相以及内含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公共政策司法不仅有助于拓展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范围,也有助于提升司法公共治理的能力。但公共政策同时也隐含风险,为此就会削弱甚至干扰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效果。因而要确保以公共政策司法的方式参与公共治理目标以及效果的实现,就必须要对公共政策进入司法的方式与类型进行归纳,以此为依据,客观展示公共政策司法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公共政策司法风险的评估体系与规避机制,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川川  胡志成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系统描述了我国城乡居民对中央和本地基层政府的信任程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基层选举投票和社会医疗保险参与为例,从经验上分析了个体对政府信任程度对其社会公共政策参与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信任水平显著影响个体的社会公共政策参与,认为中央和本地政府不可信的城乡居民参与基层选举投票的概率显著更低,认为中央和本地政府不可信的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概率显著更低,其中对本地政府信任程度影响更大且更显著。本文研究表明,提高民众对政府、特别是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是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玉莲  梁静溪  
由于风险投资活动的正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公共政策对其行业发展提供支持。本文以增加风险资本供给与需求、活跃风险投资市场为目的,分析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临界条件,最后给出激励风险资本供需双方进入市场的公共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顺萍  
在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中,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生活、参与治理、对那些关系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的失职及缺陷。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构建公民的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当下公民社会的发展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顺萍  
在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中,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生活、参与治理、对那些关系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的失职及缺陷。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构建公民的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当下公民社会的发展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子林  
一、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为了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近年来,政府开始尝试以政府产业基金的方式扶持小微企业。1999年,政府出资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基金的重点投向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等行业。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由政府设立,旨在鼓励某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子林  
一、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为了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近年来,政府开始尝试以政府产业基金的方式扶持小微企业。1999年,政府出资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基金的重点投向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等行业。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由政府设立,旨在鼓励某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翁孙哲  
破产法和环境法是美英等国非常重要的法律,破产法的目的在于给与债务人新的重整机会和破产财产的价值最大化以供债权人分配;环境法的目的在于预防和修复污染,保护环境。在破产程序中,如债务人负有环境责任,则两个法律发生了冲突:对于清理费用是否会构成破产债权、修复命令和禁令是否可执行以及破产时受托人是否可以放弃财产,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标准,削弱了法律的确定性,削弱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对此需要进行公共政策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陆伟  
国家的公共政策选择是影响学生参与影子教育的重要中介因素。公共政策可以直接介入影子教育市场:鼓励政策能够促进学生的影子教育参与,但也会遭遇参与率低的难题;管制政策对影子教育参与机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往往不受实际约束。同时,公共政策对学校教育的干预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激起非预期的影子教育需求。公共教育财政投入的整体水平和内部差异如何影响教育参与尚需更多的研究来检验;允许教师提供有偿补习可能迫使学生被动参与影子教育,若干低收入国家的案例研究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珂  王亦虹  
本文从公共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主体的角度,针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风险特征,设计相应的风险分析和处理方案。对公共政策风险处置利用RBCS(风险分解与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从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风险对策系统。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程博  柳慧美  
国家治理的过程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审计则是保障公共政策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和权力监督,必须明确公共政策审计的实务边界,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和工具,确保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进而提高公共政策审计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审计的必要性、实务边界、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以及审计方法与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政策审计效果提升的主要路径,以期运用公共政策审计为国家治理和权力监督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珂  王亦虹  
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来自于政策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阐述的公共政策风险识别系统为进一步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顾霞  米展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这就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借鉴府际关系理论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撤点并校"的政策执行过程,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机械执行的问题。文章从建立科学的政策体系、优化政策执行主体、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建立专项资金等角度入手,提出一些建议,来帮助改善政策执行的现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邱杓丹  
本文聚焦麦格理银行与万达公司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执行裁定书案中的公共政策司法审查问题展开论述。即使在单边制裁盛行的背景下,中国法院并未因本案涉及制裁和中国企业利益就支持万达公司的公共政策抗辩。解析《纽约公约》第5条第2款中公共政策的定义和各缔约国的实践,经济制裁被纳入公共政策只限于特定场域和条件。在中国法院的司法实践中,经济制裁和以《阻断办法》为代表的强制性规则并不必然等同于公共政策,中国的公共政策是以法律基本原则、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保护为司法审查标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运雄  罗甜甜  
公众基于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互联网+"时代民主政治的新形式,但公共政策制定权与公众网络参与权的利益之争、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网络民意局限性的矛盾、对公众网络参与需求与传统政治文化的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果。政府应增强法治和民主意识,尊重公众参政议政权利,促进公民有效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并充分发挥扶持非政府组织的能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