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5)
2023(4503)
2022(3604)
2021(3380)
2020(2906)
2019(6492)
2018(5839)
2017(11208)
2016(5773)
2015(6549)
2014(6458)
2013(6604)
2012(5963)
2011(5019)
2010(5502)
2009(5562)
2008(5086)
2007(4428)
2006(3895)
2005(3682)
作者
(15445)
(12590)
(12169)
(11970)
(8011)
(5991)
(5856)
(5123)
(4782)
(4638)
(4347)
(4222)
(4018)
(3916)
(3857)
(3816)
(3662)
(3612)
(3593)
(3459)
(3232)
(3128)
(3109)
(2859)
(2838)
(2823)
(2804)
(2697)
(2516)
(2485)
学科
(24565)
金融(24565)
(21594)
银行(21588)
(20791)
(19150)
管理(18405)
(17474)
经济(17459)
(17160)
企业(17160)
中国(13578)
(12447)
中国金融(10876)
(10362)
财务(10349)
财务管理(10334)
(9906)
企业财务(9732)
方法(6834)
数学(6054)
数学方法(6022)
地方(5865)
(5788)
制度(5785)
业经(5177)
(5069)
教育(4951)
(4617)
事业(4447)
机构
学院(75693)
大学(75072)
(31984)
经济(30954)
管理(26941)
中国(26783)
研究(23857)
理学(22477)
理学院(22303)
管理学(21953)
(21922)
管理学院(21830)
财经(15817)
(15572)
(15126)
银行(15066)
(14401)
(14146)
金融(14112)
(14071)
中心(13871)
(12514)
人民(12396)
财经大学(11662)
(11234)
国人(10978)
中国人(10931)
中国人民(10855)
科学(10697)
经济学(10679)
基金
项目(44347)
研究(35196)
科学(34288)
基金(31593)
(26061)
国家(25786)
科学基金(22723)
社会(22047)
社会科(21087)
社会科学(21085)
(18082)
教育(16526)
基金项目(16382)
编号(14974)
(14202)
自然(13463)
资助(13441)
自然科(13193)
自然科学(13190)
自然科学基金(12994)
成果(12966)
课题(10686)
(10672)
(10511)
重点(10141)
(10016)
(9915)
(9666)
项目编号(9590)
创新(9368)
期刊
(34534)
经济(34534)
研究(28014)
(26607)
金融(26607)
(22366)
中国(20658)
会计(11346)
(9270)
教育(9210)
学报(8715)
管理(8678)
财会(8485)
财经(8304)
大学(7345)
科学(7305)
(7127)
学学(7020)
(6886)
通讯(5642)
会通(5641)
经济研究(5376)
农业(5295)
技术(4922)
理论(4742)
中国金融(4712)
业经(4575)
实践(4346)
(4346)
(4107)
共检索到131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玉莲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风险及其特殊的会计处理是导致欺诈、破产等案件频发的重要因素,其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往往成为案情的关键和焦点。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案件审理中,对交易性质的认定,会计适用的判断和损益的计量等离不开司法会计的诉讼支持。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司法会计鉴定制度,建立公允价值评估体系,为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发展构建配套的司法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玉莲  
金融衍生品交易会计信息处理与传统会计理论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衍生品的加速发展,司法会计鉴定无论是在内容、方法还是技术要求上都将面临挑战和变革。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司法会计制度环境,一方面应将金融衍生品司法会计鉴定作为独立的鉴定类别,完善司法会计鉴定人资格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金融衍生品司法会计的技术标准,对套期保值的适用条件、嵌入式金融衍生品与主合同的关系等制定相应的规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特殊的定价机制、契约规则和风险。其交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对投资者不公平。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对卖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利用诉讼程序法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可以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度复杂的定价机制,其交易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交易定位、信息及能力的失衡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当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制环境下,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举证倒置在实践中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有待明确和解决,主要包括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之推定、被告免责的证明标准等。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主要结论 :第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律法规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教育功能、预防功能和制裁功能,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实行过错推定;第二,在认定金融机构存在违反适当性义务或信息披露义务之侵权责任时,因果关系证明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推定因果关系之存在;第三,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中,金融机构应当对所有投资者一律适用对普通投资者的适当性义务;第四,金融机构只有举证证明其以适当的形式和内容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才能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进行免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顺置对投资者来说有失公平。为此,应当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有助于利用诉讼程序法更为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责任,防范金融机构侵权行为的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顺置对投资者来说有失公平。为此,应当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有助于利用诉讼程序法更为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责任,防范金融机构侵权行为的发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特殊的定价机制、契约规则和风险。其交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对投资者不公平。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对卖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利用诉讼程序法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可以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褚玦海  王玮  
类似人民币远期交易的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 ,表明国际资本正在利用衍生产品整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显然 ,在现阶段金融转型过程中 ,迅速填补衍生市场场内集中交易的空白已是当务之急 ,只有如此 ,国内金融机构才可能真正抢占资本中心的制高点。很难想像 ,没有衍生产品的市场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笔者在分析了衍生品不同交易方式后认为 ,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更适合经济转型国家 ,也更能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当然从长期看仍然应该是场内与场外交易协调发展。类似人民币远期交易的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 ,表明国际资本正在利用衍生产品整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显然 ,在现阶段金融转型过程中 ,迅速填补衍生市场场内集中交易的空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全球金融衍生品OTC市场交易量日益增加,OTC交易的法律纠纷也呈增长态势。文章通过对全球知名金融衍生品OTC交易纠纷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交易全球化和快速化出现的新问题,希望能对"中国版ISDA协议"的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沙石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使投资者能够更便捷、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达到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承担的目的。金融衍生品的产生也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竞争的内涵、扩大了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流动的效率,进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增长。正因如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公认为继股份公司制和股票市场之后,资本市场经历的又一次深刻的制度进步。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本质金融衍生品交易延续了资本竞争的核心内涵资本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艳冰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高收益和高风险特性,决定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决策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文章应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支持向量机方法(SVM)来处理数据,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能较客观地对衍生品的风险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有效的,能为金融机构建立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黎  张羽  
利用18家美国银行控股公司2005年第2季度~2008年第3季度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对银行持有衍生品头寸目的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体上、分类样本以及次贷危机前后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上非交易衍生品面值规模越大,银行的收益越大,但增加了银行的整体风险;相对于主导型银行,参与型银行可能持有更多的衍生品投机头寸,从而增大了自身的系统风险;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次贷危机前相对于危机后持有更多的衍生品投机头寸,从而增大了自身的系统风险;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品行为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