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5)
- 2023(7927)
- 2022(6577)
- 2021(5961)
- 2020(5078)
- 2019(11148)
- 2018(10826)
- 2017(19932)
- 2016(11427)
- 2015(12107)
- 2014(11670)
- 2013(11383)
- 2012(10624)
- 2011(9513)
- 2010(9421)
- 2009(8470)
- 2008(8507)
- 2007(7445)
- 2006(6370)
- 2005(5406)
- 学科
- 济(41137)
- 经济(41084)
- 管理(29934)
- 业(28548)
- 企(21645)
- 企业(21645)
- 方法(19623)
- 数学(17592)
- 数学方法(17385)
- 农(12593)
- 学(11255)
- 财(11161)
- 中国(11023)
- 贸(9510)
- 贸易(9507)
- 易(9268)
- 业经(9190)
- 农业(8931)
- 地方(7580)
- 制(7199)
- 环境(6971)
- 技术(6833)
- 务(6471)
- 财务(6465)
- 财务管理(6452)
- 银(6234)
- 银行(6164)
- 企业财务(6135)
- 划(6020)
- 融(5996)
- 机构
- 大学(162765)
- 学院(160365)
- 济(61746)
- 研究(61434)
- 经济(60640)
- 管理(57480)
- 理学(50925)
- 理学院(50217)
- 管理学(48976)
- 管理学院(48714)
- 农(44270)
- 科学(44026)
- 中国(42405)
- 农业(35914)
- 京(34910)
- 业大(34664)
- 所(34238)
- 研究所(32180)
- 中心(26685)
- 财(26405)
- 江(23968)
- 农业大学(23800)
- 院(21762)
- 财经(21713)
- 省(21355)
- 北京(21020)
- 范(20405)
- 科学院(20382)
- 经(20005)
- 师范(20001)
- 基金
- 项目(120894)
- 科学(93315)
- 基金(89318)
- 家(84408)
- 国家(83793)
- 研究(75192)
- 科学基金(68684)
- 自然(48827)
- 社会(48611)
- 基金项目(47928)
- 自然科(47763)
- 自然科学(47739)
- 省(47382)
- 自然科学基金(46924)
- 社会科(46207)
- 社会科学(46193)
- 划(41418)
- 资助(35837)
- 教育(34185)
- 重点(28420)
- 计划(27183)
- 编号(26682)
- 部(26142)
- 发(25587)
- 创(25221)
- 科技(24669)
- 科研(24597)
- 创新(23813)
- 业(23029)
- 国家社会(21190)
共检索到22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力成 王人民 孟杰 万吉丽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锌铁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锌、铁在稻株中分布的影响及品种差异。为研究微量元素锌、铁向籽粒运输存在的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生产上两个推广品种(两优培九和嘉花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锌、铁肥,分别测定两品种水稻的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锌铁的含量。【结果】叶面喷施锌铁均能提高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及收获指数,其中叶面喷施组合Zn1Fe1(0.1%ZnSO4,0.15%FeSO4)对两优培九和嘉花1号产量的提高幅度最大,增产分别为4.5%和5.6%。锌、铁对结实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叶面喷施锌、铁肥均使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且存在明显品种差异。两...
关键词:
水稻 叶面喷肥 锌 铁 产量 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素苗 康天恺 邹家龙 汪本福 张洋洋 廖世鹏 李小坤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对锌肥的响应效果以及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方法】分别于2019和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具体如下:2019年开展第1个田间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施用锌肥的响应效果。选取了虾稻一号、虾稻二号、润香玉和隆两优3463等4个水稻品种,设置不施锌(CK)和施锌(+Zn)两个处理,以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施用锌肥响应效果的差异。2020年开展第2个田间试验,旨在探究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在2019年试验基础上,选择虾稻一号和隆两优3463两个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继续开展后续研究,设置不施锌(S0F0)、土壤施锌15 kg·hm-2(S1F0)、土壤施锌30 kg·hm-2(S2F0)、开花期叶面喷施0.5%ZnSO4(S0F1)、土壤施锌15 kg·hm-2+开花期喷施0.5%ZnSO4(S1F1)、土壤施锌30 kg·hm-2+开花期喷施0.5%ZnSO4(S2F1)6个处理,以探究不同施锌方式对两种水稻产量及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试验1中,不同品种水稻对施用锌肥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施锌后,虾稻一号、虾稻二号、润香玉和隆两优3463等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分别增加4.4%、11.6%、7.9%和4.8%,其增产效果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与CK相比,4个水稻品种施锌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平均增加了19.8%、3.9%、9.9%和24.0%,结实率分别平均增加了5.4%、9.7%、6.7%和4.0%。此外,4个水稻品种施锌处理的糙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分别平均降低了24.3%、30.9%、21.3%和37.2%,精米植酸与锌摩尔比分别平均降低了29.5%、32.4%、33.9%和35.3%。试验2中,不同施锌方式对虾稻一号和隆两优3463产量和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施锌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叶面喷锌,且在土壤施锌的基础上配合叶面喷锌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与S0F0相比,S0F1、S1F0、S1F1、S2F0和S2F1处理的虾稻一号产量分别提高了12.1%、14.1%、17.2%、22.2%和29.3%,隆两优3463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0%、10.1%、15.2%、28.3%和31.3%。不同施锌方式对籽粒锌有效性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且两个水稻品种的籽粒锌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对籽粒的锌强化效果明显优于土壤施用,隆两优3463籽粒锌的生物有效性高于虾稻一号。【结论】筛选高产富锌的水稻品种(隆两优3463),并采用合理的锌肥施用方式(土施30 kg·hm-2+开花期叶面喷施0.5%ZnSO4),可实现水稻增产和稻米锌营养强化的目的,助力水稻增收提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姣 刘璐 杨斌 彭伟正 王惠群
为了研究铁、锌与镉在吸收运转上的互作效应及其对苗期水稻生长的影响,采用木村B溶液培养试验,以水稻品种威优46和C两优266为材料,应用随机区组设计,添加0.0,0.1,0.5,1.0,2.0 mg/kg Cd(2+)处理,以及CK(1.0 mg/kg Cd(2+))、TFe(CK+5.0 mg/kg Fe(2+))和TZn(CK+5.0 mg/kg Zn(2+))处理。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干质量和根部镉转运系数呈下降趋势,而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总镉含量和根部镉净吸收量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镉 铁 锌 水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强锋 李芹 侯勇 夏中梅 王海涛 陈春 杨云月 杨蕤兰 胡甦
【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阻控剂对水稻Cd转移、积累的影响,为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选用有机硅和螯合铁作为叶面阻控剂,联合微生物菌剂,在田间共设置6个处理:水稻常规种植(CK)、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Y)、单独基施微生物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单独处理(D1、D2)、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分别基施的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D1+Y、D2+Y),水稻成熟后测定各部位Cd含量。【结果】(1)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有机硅和螯合铁处理水稻叶部Cd含量显著降低,TF_(根—秸秆)减小,根部Cd分配比例增加38.3%,叶面肥可有效阻隔Cd向水稻地上部的转移和积累。(2)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基施对水稻Cd的积累有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基施水稻各部位Cd含量降低,Cd分配比例变幅较小;路德维希肠杆菌基施水稻叶部Cd含量降低,茎部、籽粒Cd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的2.06、1.17倍,整株Cd积累量增加9.8%。(3)基施微生物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植株Cd积累量减少,且明显改变植株各部位Cd的分布。基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TF_(秸秆—籽粒)增大,籽粒Cd分配比例是对照的1.68倍,根部Cd分配比例是对照的63.5%,解淀粉芽孢杆菌联合叶面肥处理可增加Cd向地上部的转移。基施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联合叶面肥处理水稻TF_(根—秸秆)比对照降低64.5%,根部Cd含量是对照的1.57倍,根部Cd分配比例增加57.7%,路德维希肠杆菌联合叶面肥处理可增加根部Cd的滞留,阻隔Cd向地上部转移。【结论】基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联合叶面喷施有机硅、螯合铁可降低水稻根部Cd积累,增加Cd向地上部转移;路德维希肠杆菌菌剂与叶面肥联合使用可有效降低水稻地上部Cd的积累,是中轻度Cd污染农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
有机硅 螯合铁 微生物 水稻 Cd积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绪猛 郭九信 高丽敏 孔亚丽 刘田 刘福来 凌宁 郭世伟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和供锌水平对水稻锌的吸收、累积与分配的影响,为氮锌肥料配施提高水稻的锌营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2个施氮量(200和300kg·hm-2)和3个供锌水平(0、25和50kg·hm-2)处理对水稻(镇稻11号)锌营养的影响。[结果]水稻地上部锌含量和锌累积量均随供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同的施氮量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分蘖期、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部位(叶、茎鞘、籽粒)锌含量和累积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别。水稻各生育期各器官的锌含量变幅为20.1~50.6mg·kg-1,除开花期和成熟期茎鞘外,低施氮量下Zn25和Zn50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各器官的锌含量分别与...
关键词:
水稻 氮 锌 锌含量 吸收 累积 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家文 张跃彬 刘少春 罗志明 崔雄维
通过桶栽试验,研究B、Mo、Zn单施和配施对甘蔗新台糖1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B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糖分、重力纯度和简纯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甘蔗的还原糖含量、纤维分;增施Mo肥能有效的提高甘蔗的产量,增产效果良好,但也会增加甘蔗的还原糖、纤维分的含量,降低甘蔗的重力纯度和简纯度;Zn较有利于甘蔗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增产效果不如Mo明显,改善品质的效果比不上B。试验还表明,B、Mo、Zn配合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1%;2种微量元素配合时以B、Mo配合最佳,其产量与B、Mo、Zn处理差异不显著,以B、Mo、Zn和B、Mo的增糖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增糖26.16%和30....
关键词:
硼 钼 锌 甘蔗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瑜皎 袁江 吕世华
【目的】为了初步明确不同施锌方式对覆膜水稻产量、锌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进而为施锌覆膜水稻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川中丘陵区采用土施锌肥,喷施锌肥及土施+喷施锌肥3种不同施锌方式,在推荐施氮(120 kg/hm~2)和传统施氮(180 kg/hm~2)水平下,对覆膜栽培水稻的生产力和锌肥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推荐施氮水平下,各施锌处理均能提高覆膜水稻的产量,以土施锌肥为最佳处理,传统施氮水平下施锌肥不能提高覆膜水稻产量。推荐施氮,土施锌肥处理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最高,分别6890,12 190 kg/hm~2,土施+喷施锌肥处理可以提高覆膜水稻秸秆的收获量。施锌处理的覆膜水稻秸秆和籽粒锌吸收量均高于不施锌处理,推荐施氮水平下不同施锌方式覆膜水稻秸秆和籽粒的锌吸收量均相对高于传统施氮水平下的相同处理,喷施锌肥能促进覆膜水稻秸秆的锌吸收,土施锌肥能促进覆膜水稻籽粒的锌吸收,以推荐施氮,土施+喷施锌肥处理秸秆、籽粒及地上部分的锌吸收量为最高,分别为198.6,212.2和410.8 g/hm~2。【结论】各施锌处理下覆膜栽培水稻秸秆、籽粒吸氮量及地上部分总吸氮量均高于不施锌处理,不同施锌方式间氮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以推荐施氮(120 kg/hm~2),土施锌肥处理更利于覆膜水稻对氮肥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施锌方式 覆膜栽培 水稻生产力 锌肥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新民 刘建辉 裴雪霞
为确定合理的锌、锰肥配施方案,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在氮、磷、钾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褐土上锌、锰配施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锰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且表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与不施锌、锰肥的对照相比,小白菜增产16.5%~64.4%,Vc、还原糖和锌含量分别提高58.8%~116.8%,29.1%~65.3%和120.9%~300%,硝酸盐含量降低2.0%~27.2%。在每hm2土壤施用尿素400 kg、过磷酸钙200 kg、硫酸钾200kg条件下,得出小白...
关键词:
锌 锰 配方施肥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军 肖丹丹 邓先亮 朱大伟 邢志鹏 胡雅杰 崔培媛 郭保卫 魏海燕 张洪程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优良食味粳稻保优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方法】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05为材料,于基肥、蘖肥、穗肥时期分别设置镁肥单施、锌肥单施和镁锌配施处理,并设置不施镁锌肥为CK,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的响应特征。【结果】随追施时期的延迟,追施镁肥处理的产量呈上升趋势,追施锌肥处理的产量呈下降趋势,而镁锌配施处理的产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CK相比,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和镁锌配施产量显著提高,且镁锌配施处理产量最高。穗肥时期镁锌配施处理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了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减少,但最终颖花量仍显著提高。对稻米品质而言,蘖肥和穗肥时期追施锌肥可以改善稻米加工品质。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崩解值增加,最终黏度显著下降,食味值变优;穗肥时期镁锌配施利于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改善,但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指标有变劣趋势,淀粉RVA谱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显著降低,消减值、糊化温度显著提高。【结论】优良食味粳稻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具有提高产量和优化稻米品质的作用,可能是保优调优栽培途径之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九信 廖文强 凌宁 胡香玉 隋标 商庆银 郭世伟
以‘扬麦16号’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2种氮肥用量下6个施锌量和4种施锌方法对小麦的产量和成熟期植株的氮、锌含量及累积量的效应。结果表明:锌肥的施用在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也显著增加小麦植株的锌、氮含量,且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锌方法在提高籽粒锌含量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叶面喷施与土施(S50+F2)、叶面喷施(F2)、土施(S50)、对照(CK),且叶面喷施锌肥的效果显著高于土壤施用。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和小麦植株对氮、锌的吸收与累积,表现为高施氮量处理高于常规施氮量处理。籽粒中的氮含量和锌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施氮量和常规施氮量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 9和0.885 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辛 李志洪 孙建华 郭志顶 辛士颖 殷程程
【目的】研究土施和叶面喷施锌肥条件下玉米吸收、积累锌的规律,旨在为科学调控玉米锌营养状况、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在吉林风沙土地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土施锌肥(0kg/hm2(S0)、3.4kg/hm2(S3.4)、6.8kg/hm2(S6.8)、10.2kg/hm2(S10.2))和叶面喷施锌肥(0kg/hm2(F0),2.25kg/hm2(F))共计7个处理(S0F0(对照)、S3.4F0、S6.8F0、S10.2F0、S0F、S3.4F、S6.8F)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锌含量、籽粒锌含量、籽粒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锌肥利用率、Zn吸收总量和Zn吸收速率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闻祥成 田华 潘圣刚 莫钊文 李妹娟 唐湘如
为了探索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对水稻产量及灌浆结实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象牙香占与增城丝苗为实验材料,在水稻破口期喷施赤霉素(GA处理)、芸苔素内酯(BR处理)溶剂和喷施清水处理(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CK)相比,GA和BR处理均能提高象牙香占与增城丝苗的产量,增产幅度GA处理为15.98%、4.83%,BR处理为6.48%、9.78%;GA与BR处理水稻在灌浆结实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处理;GA与BR处理在水稻灌浆结实前期(齐穗后10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灌浆结实后期(成熟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CK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水稻 保护酶 产量 叶面施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晋民 赵之重 沈增基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eO3进行青花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青花菜对硒的吸收、转化特点,以及硒对青花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青花菜的含硒量;青花菜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同时随施硒量的增加,青花菜中有机硒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但至最高浓度(100 mg/kg)时转化率又有所降低。除硒浓度为0.1 mg/kg外,硒浓度对青花菜产量均呈负效应;另外,低浓度硒使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定硒浓度可提高青花菜的部分矿质营养水平。综合各因素,青花菜施硒量以不超过1.0 mg/kg为宜。
关键词:
青花菜 叶面施硒 含硒量 产量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宇 张文忠 高继平 陈书强
为了改善水稻品质,提高稻米产量,试验采用钾硅镁(K、Si、Mg)三因素四水平的"3414"最优二次回归设计,确定K、Si、Mg的较优用量,以指导生产。研究结果表明:施K、Mg能增加水稻净光合速率,而在一定范围内施用Si也能增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水稻不同生育时期SPAD值均有随着施Mg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不同生育时期K和Si用量对SPAD值影响规律性不强。施K能增加水稻齐穗期叶面积指数,而施用Si、Mg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影响规律不明显。K、Si、Mg配施能够提高水稻每平方米穗数、每穗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K、Si、Mg最大施肥量分别为51.7~57.9Kg·hM-2,66.3~190.0Kg...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施肥 钾 硅 镁 产量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晓婷 黄高翔 熊小英 黄芸培 丁昌峰 丁明军 王鹏
【目的】秧苗富锌是发挥水稻锌-镉拮抗效应的一种新模式,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秧苗富锌降镉效应的响应差异及潜在机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武运粳21号、浙粳优1578、黄华占、徽两优丝苗等4个品种开展水培富锌和盆栽验证试验,研究不同品种锌富集的动态特征及移栽后水稻组织对镉的吸收转运差异,通过分析根系相关镉转运基因的表达状况探究秧苗富锌降镉效应的种间差异机制。【结果】锌培养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品种幼苗锌富集能力差异明显,浙粳优1 578幼苗锌积累量(230μg/株)最高,武运粳21号次之(124μg/株),黄华占和徽两优丝苗相对较低(85.1—95.0μg/株)。浙粳优1578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较为敏感,OsZIP7表达下调48.7%,OsZIP1表达上调81.3%;武运粳21号幼苗根系OsIRT1和OsZIP7表达分别下调35.9%和35.0%,OsZIP1表达上调31.1%;而黄华占和徽两优丝苗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较不敏感。秧苗富锌使分蘖期武运粳21号根系和茎叶镉浓度分别下降26.7%和36.7%;浙粳优1578根系和茎叶镉浓度分别下降32.0%和40.0%,根系-茎叶镉转运系数显著下降12.0%。秧苗富锌使武运粳21号、浙粳优1578和黄华占糙米镉含量分别下降37.5%、36.7%和25.3%,而对徽两优丝苗糙米镉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秧苗富锌对水稻降镉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糙米Cd浓度与茎叶C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茎叶Cd浓度与根系和茎叶Z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水稻内部Zn、Cd拮抗作用明显。根系和茎叶Zn浓度均与OsZIP7和OsIRT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与OsZIP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秧苗富锌主要通过调控根系OsZIP1、OsZIP7和OsIRT1的表达,从而间接影响糙米镉含量。【结论】不同品种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的响应差异明显,浙粳优1578和武运粳21号较为敏感,故而糙米镉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其他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