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4)
2023(10021)
2022(8896)
2021(8562)
2020(7151)
2019(16624)
2018(16799)
2017(32190)
2016(17788)
2015(19924)
2014(19833)
2013(19414)
2012(17770)
2011(15821)
2010(15623)
2009(13933)
2008(13492)
2007(11589)
2006(9825)
2005(8383)
作者
(51592)
(42759)
(42452)
(40263)
(27072)
(20593)
(19293)
(17019)
(16371)
(15290)
(14714)
(14265)
(13473)
(13412)
(13191)
(13028)
(12970)
(12897)
(12154)
(12070)
(10727)
(10437)
(10274)
(9636)
(9537)
(9528)
(9526)
(9374)
(8635)
(8619)
学科
(66038)
经济(65968)
管理(49164)
(45844)
(38676)
企业(38676)
方法(33554)
数学(29078)
数学方法(28655)
(16915)
中国(16250)
(16043)
(15953)
业经(14669)
地方(13324)
理论(12272)
农业(11445)
(11320)
贸易(11314)
(11243)
(10972)
技术(10900)
环境(10617)
(10507)
(10472)
财务(10410)
财务管理(10389)
企业财务(9785)
教育(9450)
(9431)
机构
大学(244251)
学院(242833)
管理(98781)
(88876)
经济(86752)
理学(86443)
理学院(85477)
管理学(83768)
管理学院(83347)
研究(79832)
中国(57159)
科学(53716)
(52766)
(42089)
业大(40842)
(40585)
(39198)
研究所(37577)
中心(35883)
(33958)
农业(33358)
北京(33345)
财经(32022)
(31756)
师范(31434)
(29438)
(29134)
(28212)
技术(27384)
师范大学(25399)
基金
项目(175438)
科学(135682)
研究(125436)
基金(125362)
(110602)
国家(109709)
科学基金(93300)
社会(75513)
社会科(71475)
社会科学(71453)
(69576)
基金项目(67535)
自然(63256)
自然科(61755)
自然科学(61738)
自然科学基金(60569)
(58604)
教育(57268)
资助(52105)
编号(51522)
成果(41125)
重点(39006)
(37534)
(36764)
(36375)
课题(35157)
科研(34114)
创新(33853)
计划(32998)
大学(32300)
期刊
(93306)
经济(93306)
研究(67012)
学报(43687)
中国(42789)
科学(38474)
(37779)
管理(35184)
大学(32135)
学学(30232)
(28667)
教育(28050)
农业(26832)
技术(21810)
(16170)
金融(16170)
业经(15528)
图书(15023)
财经(14365)
经济研究(14340)
(13798)
科技(13219)
理论(12698)
(12024)
实践(11986)
(11986)
问题(11972)
业大(11879)
(11782)
技术经济(11760)
共检索到339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燕婷  李秀英  肖艳  赵秉强  王丽霞  
综合评述了植物叶面营养机理以及叶面肥应用的研究进展。植物叶片与根一样可以吸收利用养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叶面气孔和表皮亲水小孔进行的,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主动吸收。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叶面喷施液的组成与养分元素的性质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影响叶面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叶片类型及叶表蜡质层结构与组成的不同造成双子叶植物叶面施肥效果好于单子叶植物,甚至同种类不同品种的植物叶面养分吸收也不同;植物生长时期不同叶面肥施用效果也不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因可以提高叶面喷施效果而成为叶面肥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通常沿用农药中常用的活性剂种类,由于成分间相溶性差而影响叶面喷施效果。叶面营养机理的研究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凯荣  龚惠群  
根据湖南丘陵山区茶园土壤肥力的区域分异性、施肥现状以及高产优质茶园对养分的需求特点,1989—1992年开展了AM系列茶树专用叶面肥的研制工作。本文简要阐述了AM叶面肥的设计依据、配方特点及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AM叶面肥的应用效果。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茶树生长和采摘季节喷施0.4%—0.5%AM叶面肥,茶叶平均增产20%—40%,且能提高茶叶中氨基酸、茶多酚等与品质密切相关的某些生化物质的含量。在AM系列茶肥中,AM903较适宜在高丘和山区的春、夏茶上施用,AM905适宜在山区和磷灰岩红、黄壤茶园上施用,且夏、秋茶喷施效果更佳,AM906等适宜在广大中、低丘岗地红壤茶园上施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海  黄启为  徐阳春  杨兴明  沈其荣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辣椒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可显著增加辣椒的产量,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12.0%~24.6%,并显著提高植株N、P、K的含量。适当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和营养物质配合,可显著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提高辣椒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加植株的生物产量,并能够提高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营养物质和芸苔素内酯与微量元素配合,在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及改善品质方面,可达到最理想施肥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全思懋  徐阳春  徐大兵  沈其荣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各个配方的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蕹菜的产量,其中以在氮、钾、镁固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2和1/4浓度微量元素的配方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达52.5%,且该处理蕹菜的维生素C含量也最高;2)就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而言,以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4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4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的效果最好,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在氮、钾、镁一定的基础上,叶面肥中添加活性物质1和1/2微量元素与添加活性物质2和1/2微量元素的2个配方对提高蕹菜可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利娅  肖力争  肖文军  谭济才  
采用生物叶面肥喷施茶树,研究生物叶面肥对茶树产量因子与品质因子及其鲜叶加工成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生物叶面肥能够缩短萌发时间,增加芽头密度,提高百芽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内含成分含量,提高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其中以活性氨基酸叶面肥的效果较为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海  徐大兵  黄启为  徐阳春  杨兴明  沈其荣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 mg.L-1)和DA-6(4 mg.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 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 cm×0.60 cm)和株高净增量(3.40 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 mg.L-1)和DA-6(4 mg.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 mg.L-1)和DA-6(4 mg.L-1)+表面活性剂(S-240,1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文军  沈雅飞  曹志华  束庆龙  胡娟娟  李春生  
【目的】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叶面肥在油茶苗木培育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阳1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喷施不同的叶面肥(处理Ⅰ(尿素)、处理Ⅱ(海藻精华素)、处理Ⅲ(平衡型水溶肥料)和处理Ⅳ(磷酸二氢钾)),以喷清水为对照(CK),每隔15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第3次喷施后30d,分别测定油茶容器苗叶片解剖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比叶重等指标,比较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叶面肥的4个处理均可增加叶片厚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和叶片结构紧密度,其中叶片厚度、叶片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春平  贾可  郑坚强  毛多斌  
研究了不同浓度及不同生长时期喷施仟禾福叶面肥对烟叶镁、铁、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后镁、铁、锌含量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并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烟叶旺长期喷施后镁、铁、锌含量最高。由于该叶面肥中不含钾元素,对烟叶钾的吸收无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荣  康建宏  慕宇  苏玮  吴宏亮  
【目的】本文研究了喷施叶面肥对花后干旱胁迫下春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宁春4号为材料,不喷施任何肥料的处理作为对照CK,叶面肥分别设置喷施清水、2%尿素、2%磷酸二氢钾、8%微肥、10%SOD叶面肥、10%复合氨基酸、2%富硒肥、8%旱地龙和4%农家宝共8个处理,采用盆栽试验。【结果】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增加了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经济系数。说明喷施叶面肥能有效缓解花后干旱对春小麦叶片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凤  董亮  李彦  陈广思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以牛蒡提取液为溶剂、牛蒡寡糖或壳寡糖为主成分研制的植物源叶面肥对大葱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叶面肥1(以牛蒡寡糖为主成分)、叶面肥2(以壳寡糖为主成分)和天达2116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10.47%,7.88%和7.54%;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0.96%,9.47%和15.07%;叶面肥1处理的大葱Vc含量增加13.23%;叶面肥1、叶面肥2和天达2116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31,7.11,2.75个百分点;叶面肥2和天达2116的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09,3.5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9.24,0.28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看出,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  王森  刘佳  邵凤侠  吴毅  
为了研究氨基酸叶面肥对枣树花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设置4个处理组:T1组纯氨基酸肥,T2组氨基酸肥与磷、钾、硼混合配剂,T3组磷、钾、硼常用肥,CK组清水,对枣树萌芽期、花期进行叶面肥喷施,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各处理组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氨基酸叶面肥能促进枣树花期叶片的光合作用,且配合磷、钾、硼一起施用效果最佳,T3组磷、钾、硼常用肥效果不显著;T2组日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能利用率相比CK组分别增加40.3%、42.9%、21.5%、40%;T1组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启军  邓小军  何应会  潘波  唐健  
为了探索生物醋液应用于林木苗期叶面肥的施用效果,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生物醋液同时以常规叶面肥和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桉树、油茶苗木的促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生物醋液对桉树、油茶苗木的苗高、地径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生物醋液浓度为100 mL/L时对桉树、油茶幼苗的促生长作用最好。同时结果显示生物醋液能促进桉树苗对营养元素尤其是对其易缺微量元素Cu、Zn、B的吸收,对油茶苗营养元素的吸收则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  成学慧  谢荔  李翠  孙新娥  张治平  汪良驹  
以8个砂梨品种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含有0.05、0.5和5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的"爱乐壮"氨基酸叶面肥处理对砂梨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快速诱导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砂梨叶片SPAD值,增加Pn,提高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与受体侧光合能量转换活性,减少热能量耗散。相关性分析表明,砂梨叶片Pn与光合性能指数(PIABS)、放氧复合体活性(Wk)、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关闭速率(Mo)、捕获激子将电子传递到Q-A下游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PSⅡ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以及能量热耗散比率(φDo)等荧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甘淳丹  兰汝佳  管永祥  张春明  殷广德  郑青松  
[目的]探究新型腐植酸型叶面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并研究其结合杀菌剂应用于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提高产量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肥料在小麦生产上推广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扬麦16号’为材料,设置低剂量叶面肥(LF)处理(1 500 g·hm-2)、高剂量叶面肥(HF)处理(3 000 g·hm-2)、LF+多菌灵(LFC)处理和HF+多菌灵(HFC)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小麦穗期喷施含腐植酸液体叶面肥2次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并检测不同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喷施1 500和3 000 g·hm-2叶面肥后7和14 d,小麦旗叶的Chl、SS和SP含量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效应比低浓度处理的更为明显,结合多菌灵喷施的效应也更为明显。施肥处理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千粒质量和产量,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低浓度和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和8.3%,结合多菌灵施用后,分别增产8.4%和10.6%。施肥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小麦抽穗期和齐穗期喷施含腐植酸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叶片的抗氧化及籽粒灌浆和输送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新娥  申明  王中华  李翠  张治平  汪良驹  
以日光温室内栽培的芸豆为材料,比较了叶面喷施爱乐壮和绿色生机肥料对叶片光合能力、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芸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瞬时羧化效率(Pn/Ci)、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电子传递到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0),其中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25%,Gs比对照高出110%。这些促进效应在中午光合午休期更加明显,其中爱乐壮对中午叶片Pn值的促进效应更大。此外,2种肥料处理还能显著提高荚果的单果重并改善果实品质,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高出1~2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