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1)
2023(6053)
2022(4962)
2021(4451)
2020(3723)
2019(8057)
2018(7810)
2017(14484)
2016(8124)
2015(8460)
2014(7979)
2013(7754)
2012(7019)
2011(6241)
2010(5857)
2009(5189)
2008(5036)
2007(4220)
2006(3503)
2005(2899)
作者
(25783)
(21703)
(21627)
(20212)
(13613)
(10702)
(9577)
(8546)
(8294)
(7511)
(7433)
(7113)
(7073)
(6946)
(6713)
(6609)
(6572)
(6561)
(6231)
(6126)
(5765)
(5228)
(5081)
(4941)
(4897)
(4773)
(4764)
(4568)
(4488)
(4409)
学科
(29093)
经济(29059)
管理(22053)
(21411)
(16056)
企业(16056)
方法(14928)
数学(13783)
数学方法(13676)
(8787)
(8388)
(7903)
贸易(7901)
(7749)
中国(7542)
(7313)
业经(6344)
农业(6279)
技术(5308)
环境(5268)
(4988)
财务(4983)
财务管理(4975)
(4792)
企业财务(4739)
地方(4587)
(4478)
产业(4367)
(4356)
(4336)
机构
大学(111337)
学院(110488)
(44454)
经济(43801)
管理(41056)
研究(40410)
理学(36900)
理学院(36457)
管理学(35646)
管理学院(35471)
(30971)
科学(29155)
中国(28394)
业大(25336)
农业(25093)
(23023)
(21919)
研究所(20796)
中心(18034)
(17985)
农业大学(17174)
(15240)
财经(15093)
(14739)
(14132)
经济学(14035)
(13991)
北京(13707)
(13473)
科学院(13376)
基金
项目(86713)
科学(66740)
基金(64498)
(61121)
国家(60675)
研究(52670)
科学基金(50161)
自然(35761)
基金项目(35001)
自然科(34989)
自然科学(34973)
社会(34941)
自然科学基金(34407)
(34102)
社会科(33308)
社会科学(33299)
(29342)
资助(25363)
教育(23317)
重点(20059)
计划(19612)
(18561)
(18304)
(18188)
科技(18125)
编号(17939)
科研(17897)
创新(17469)
(17108)
国家社会(15471)
期刊
(40184)
经济(40184)
学报(30269)
(26999)
研究(25618)
科学(23893)
大学(21526)
学学(21039)
中国(18203)
农业(18162)
(13183)
管理(13104)
(10120)
业大(9436)
农业大学(7818)
经济研究(7720)
(7680)
(7620)
金融(7620)
林业(7296)
业经(7249)
财经(7229)
科技(7086)
技术(6510)
(6169)
问题(5957)
自然(5586)
中国农业(5418)
商业(5369)
(5299)
共检索到147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红灵  周大寨  郑小江  向东山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硒对藤茶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25,50,100,150,200mg/L的水溶液对藤茶进行叶面喷施,考察喷施硒后不同采摘时间藤茶中硒、黄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喷施100~200mg/L硒溶液15~25d后,藤茶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50~200mg/L硒溶液15~25d后,藤茶中的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藤茶硒含量及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在喷施150mg/L硒溶液20d后采摘的叶片中达到最大值。【结论】叶面喷硒可以改善藤茶品质,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最适施硒质量浓度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磊  黄婷婷  杨春  庞月兰  白先丽  韦柳花  黄敏周  刘秋凤  
为探讨叶面喷硒对台茶12号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红绿茶的硒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春秋茶季茶叶采摘前喷施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硒,考察喷施硒后茶叶中的硒含量,并对秋茶不同浓度处理的茶叶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叶面喷硒20 d后能显著提高台茶12号茶叶的含硒量,且茶叶含硒量与喷施浓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春茶期750~21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344~1.111 mg/kg,其中1650 g/hm2的处理一次喷施后2个月内制成干茶依然可以达到富硒茶标准;秋茶期750~3000 g/hm2的用量处理绿茶茶样含硒量可达到0.276~1.106 mg/kg;春茶对硒的利用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成林  翟瑞宁  黄开健  谭华  郑德波  黄爱花  韦新兴  莫润秀  熊发前  韦慧  韦善珠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糯玉米科学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桂甜糯611、桂糯615和桂黑糯609)为材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0.0、0.5、1.0、1.5和2.0 g/L)水溶性硒肥(锌硒葆),分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硒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糯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随之增加,其中桂糯615增幅最大,硒含量最高达到0.265 mg/kg,是清水对照的2.82倍。不同糯玉米品种镉、砷的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桂甜糯611镉、砷含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大降幅分别为52.94%和77.78%。糯玉米硒含量与镉、砷含量相关性分别为-0.5509和-0.8530,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喷施外源硒肥对糯玉米产量无明显提高作用,但外源硒肥浓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的硒含量,同时降低其镉、砷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晋民  赵之重  沈增基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SeO3进行青花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青花菜对硒的吸收、转化特点,以及硒对青花菜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青花菜的含硒量;青花菜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同时随施硒量的增加,青花菜中有机硒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但至最高浓度(100 mg/kg)时转化率又有所降低。除硒浓度为0.1 mg/kg外,硒浓度对青花菜产量均呈负效应;另外,低浓度硒使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并且一定硒浓度可提高青花菜的部分矿质营养水平。综合各因素,青花菜施硒量以不超过1.0 mg/kg为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鹏飞  张爱军  张建恒  王晓娟  刘建民  周大迈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华北贫硒地区不同谷子品种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籽粒硒含量及其蛋白质、可溶性糖、赖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60g/hm2和120g/hm2)叶面施硒处理,可使该地区谷子籽粒硒含量分别达到1.022~1.644,1.853~2.269mg/kg,是未施硒的15.4,23.8倍,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叶面施硒增加了多数试验品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显著差异;叶面喷施使冀谷22籽粒中可溶性糖和赖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使晋谷34籽粒中可溶性糖明显减少,对其他品种可溶性糖和赖氨酸含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青光  韦林汕  卢亚妮  黄柄壬  韦贵剑  黄小英  赵峰进  李世奇  
【目的】探究外源硒对河玉397籽粒产量和品质及硒、镉和砷含量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生产富硒玉米的外源硒肥种类及其使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开展河玉397喷施硒肥试验,A因素(主处理)为硒肥喷施期,分别设A1(拔节期)、A2(大喇叭口期)和A3(抽雄期)3个主处理,B因素(副处理)为硒肥种类及清水对照(CK),分别设B1(锌硒葆)、B2(亚硒酸钠)、B3(硒硅肥1号)、B4(硒硅肥2号)、B5(硒硅肥3号)和B6(CK)6个副处理,共18个处理。各处理玉米成熟采收后进行产量及果穗农艺性状考查,测定、分析其籽粒的粗蛋白、脂肪、淀粉、硒、砷和镉含量。【结果】A2B1处理河玉397的行粒数和百粒重均较CK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阳  杨华  付忠军  蒋志成  黄永川  周茂林  
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殷金岩  耿增超  孟令军  王海涛  张雯  陈心想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穆婷婷  张福耀  李志华  刘璋  田岗  
探索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外源硒对谷子品质指标、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硒的最佳施用期,为富硒谷子的栽培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3个不同生态型谷子,春谷长农35、夏谷冀谷20、抗除草剂杂交谷晋谷50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Na2Se O367. 84 g/hm2,研究各关键生育期在喷硒条件下,谷子不同生态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籽粒硒含量以及硒的累积、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叶面喷硒处理均可以改善谷子品质,参试品种尤以灌浆期喷施硒对谷子品质性状改善最佳,晋谷50、冀谷20、长农35的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 03,0. 05,0. 02百分点,叶酸含量增幅分别为2. 4%,7. 5%,5. 5%,灌浆期喷硒处理粗蛋白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P 抽穗期>苗期>对照(CK),灌浆期喷硒处理谷子籽粒硒含量平均增加0. 250 mg/kg,是对照的8. 0~9. 9倍;灌浆期为提高谷子有机硒转化率和籽粒硒利用率的关键时期。晋谷50、冀谷20和长农35灌浆期喷硒处理后的有机硒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3,13,10百分点,且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玲  潘根兴  胡秋辉  陈历程  
研究了叶面喷施Na2 SeO3 和自制生物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籽粒蛋白组分及其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施用含硒 180mg·L-1(施硒量为 2 0 0 g·hm-2 )的Na2 SeO3 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硒含量达到 11~ 12mg·kg-1,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 ,施硒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 ,而固体残渣降低。施硒不但提高了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 ,而且水溶性蛋白结合态硒上升 ,固体残渣结合态硒下降 ,故大豆对外源补充的硒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 ;7S蛋白是水溶性蛋白中比较活跃的组分 ,施硒后其本身含量及含硒量均大幅度提高 ,显示出容易受外界环境硒浓度变化的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振生   李爱华   杜拾平   黄培耕   许秀环   宁博林   李文  
[目的]分析亚硒酸钠叶面喷施后对香榧(Torreya grandis)幼苗叶片代谢组的影响,探究亚硒酸钠喷施后香榧叶片次生代谢物的累积情况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苗龄2年的香榧幼苗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浓度为100μg·L~(-1))2次,间隔15 d。第二次喷施后15 d,采取1年生叶片进行代谢组分析,以色谱-质谱研究香榧幼苗叶片代谢物差异。[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有90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69种显著变化(27种显著上调,42种显著下调)。在负离子模式下,出现43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3种显著变化(11种显著上调,32种显著下调)。对人体有益的一些次生代谢物显著增加,如车前苷(2.827倍)、川芎内酯(2.524倍)、6-唾液乳糖(2.021倍)、阿齐沙坦(1.931倍)。[结论]香榧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有利于促进对人体有益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在叶片中的累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平安  杨国亭  高方  魏金玲  
通过试验探索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的新途径,探讨木醋液的作用机理,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喷洒稀释倍数200,300,400倍木醋液和喷洒清水对照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m2,共喷洒4次。结果表明,叶面喷洒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增强人参根系活力,促进对N、P、K的吸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具有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且以稀释200倍为效果最佳。木醋液可以作为叶面肥在人参栽培上应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蕊  林勇  
【目的】研究了不同林龄(1、5、10、15年)茶园土壤和茶叶硒含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果】①茶树林冠幅、基茎、分枝数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林密度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最大,生长年限超过10年以后,土壤养分含量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③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④土壤和茶叶全硒含量、全硒富集系数和有效全硒富集系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达到最大。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茶叶全硒和有效硒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不同林龄茶园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碳(载荷系数为0.689)和全氮(载荷系数为0.702),不同林龄茶园茶叶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浸出物(载荷系数为0.623)和茶多酚(载荷系数为0.72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玉霞  王慧敏  吕英华  刘巧玲  杨军方  
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硒素吸收累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小麦抽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叶面喷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对硒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最大,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进行叶面喷硒(0~100mg/L)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含硒量,且小麦籽粒含硒量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喷硒效果以灌浆初期最好,其次是抽穗期,灌浆中期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叶面喷硒,喷硒浓度以40mg/L为宜,每公顷用液量750k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晋民  赵之重  段冰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