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7)
- 2023(11705)
- 2022(10355)
- 2021(9716)
- 2020(8144)
- 2019(18750)
- 2018(18830)
- 2017(36153)
- 2016(20015)
- 2015(22571)
- 2014(22555)
- 2013(22243)
- 2012(20258)
- 2011(18209)
- 2010(18128)
- 2009(16792)
- 2008(16343)
- 2007(14190)
- 2006(12351)
- 2005(10970)
- 学科
- 济(73923)
- 经济(73806)
- 管理(61483)
- 业(55856)
- 企(48161)
- 企业(48161)
- 方法(34369)
- 数学(29399)
- 数学方法(29045)
- 财(21874)
- 农(19360)
- 中国(18881)
- 制(18146)
- 业经(17556)
- 学(17507)
- 地方(14246)
- 务(13874)
- 财务(13807)
- 财务管理(13779)
- 理论(13155)
- 企业财务(13072)
- 贸(12726)
- 贸易(12720)
- 和(12659)
- 环境(12644)
- 农业(12605)
- 体(12545)
- 技术(12363)
- 易(12363)
- 银(12002)
- 机构
- 大学(284150)
- 学院(281086)
- 管理(112227)
- 济(106855)
- 经济(104356)
- 理学(97520)
- 理学院(96416)
- 管理学(94712)
- 管理学院(94208)
- 研究(94011)
- 中国(67936)
- 京(60790)
- 科学(59930)
- 财(51661)
- 所(47658)
- 农(46495)
- 业大(44323)
- 研究所(43487)
- 中心(41607)
- 财经(41025)
- 江(40852)
- 北京(38342)
- 经(37155)
- 农业(36525)
- 范(36419)
- 师范(36089)
- 院(34405)
- 州(33071)
- 经济学(31396)
- 财经大学(30563)
- 基金
- 项目(196876)
- 科学(153713)
- 研究(142940)
- 基金(142266)
- 家(124445)
- 国家(123439)
- 科学基金(105502)
- 社会(88377)
- 社会科(83626)
- 社会科学(83604)
- 省(77256)
- 基金项目(76145)
- 自然(69787)
- 自然科(68078)
- 自然科学(68062)
- 自然科学基金(66817)
- 教育(65264)
- 划(65019)
- 资助(58360)
- 编号(58252)
- 成果(47854)
- 重点(43735)
- 部(43079)
- 创(40994)
- 发(40902)
- 课题(40270)
- 制(38325)
- 创新(38275)
- 科研(37719)
- 教育部(36792)
- 期刊
- 济(117153)
- 经济(117153)
- 研究(82807)
- 中国(52967)
- 学报(48064)
- 科学(43137)
- 农(42709)
- 管理(41467)
- 财(39703)
- 大学(35936)
- 学学(33844)
- 教育(31493)
- 农业(29354)
- 技术(23365)
- 融(22413)
- 金融(22413)
- 财经(19869)
- 业经(18855)
- 经济研究(17685)
- 经(16741)
- 问题(15131)
- 图书(14976)
- 业(14632)
- 科技(14586)
- 理论(14576)
- 版(13667)
- 实践(13477)
- 践(13477)
- 技术经济(12688)
- 现代(12680)
共检索到405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荆涛 崔佳蓉 周佳怡 胡琪琪 朱玉溪 洪晓月
叶螨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螨,因具有繁殖力高、寄主适应性强、抗药性演化快等特点,增加了对其防治的成本和难度。本文综述了我国叶螨发生情况和种类分布规律,探讨了我国优势种截形叶螨灾变的原因,总结了叶螨适应寄主植物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进展与不足,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深入解析叶螨强寄主适应性及灾变的机制,并为叶螨的综合防治提供新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钰容 周志春
土壤具有巨大P库,但有效P含量很低,培育有效利用土壤P素的林木基因型,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有效P的缺乏。本文结合国内外植物营养遗传和改良研究成果,就林木有效利用土壤P素的基因型差异、对低P胁迫的适应机理、P效率的遗传控制、耐低P种质资源筛选和新品种培育等进行述评。基于资源与环境问题考虑,作者认为P效率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林木育种目标,加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以P效率为主的营养利用效率遗传改良,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林木 低P胁迫 适应机制 遗传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美芹 卢存福 尹伟伦
该文综述了外遗传 (Epigenetics)这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提出、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 .指出外遗传是DNA碱基序列之外的遗传系统 .阐述了DNA甲基化、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基因组印记和组蛋白密码等外遗传相关因素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作用 ,以及这些因素与生物体的防御机制和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并提出了从外遗传角度探索物种进化和生物适应逆境的新途径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胥猛 潘惠新 张博 王树东 黄敏仁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基因林木的遗传稳定性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杨树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实现了多年生木本植物基因组的首次破译,势必开启林木分子育种的新时代。综述当前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策略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并就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
关键词:
林木遗传改良 遗传基因组学 关联遗传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锋 董中东 程西永 詹克慧 许海霞 崔党群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的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位于5D染色体的短臂上,可分为Pina和Pinb2种类型。Pina和Pinb紧密连锁,编码区均为447个碱基,没有内含子,共同形成小麦籽粒硬度的分子遗传基础。目前,普通小麦和山羊草中均已发现多种puroindoline变异类型,其中引起小麦籽粒硬度大幅度升高的Pina-D1b类型的分子机制为从编码区第23个碱基开始缺失15380个碱基。Puroindoline除了对小麦籽粒硬度有重要影响之外,对其它品质性状也有重要影响,不同puroindoline变异类型之间小麦品质具有一定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丽贤 张真 黄大庄
针叶树小蠹虫不仅能通过信息化学物质识别和回避非寄主生境,而且能识别非寄主树种和不适寄主树。非寄主挥发物,尤其是6碳乙醇等绿叶气体和一些8碳醇等树皮挥发物是代表着非寄主的重要气味信号,在针叶树小蠹虫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绿叶气体和非寄主树皮挥发物等的研究基础、小蠹虫对非寄主的回避、影响挥发物释放的因素、非寄主挥发物的采集分析、生物测定方法和非寄主挥发物作用的生态学及进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小蠹虫能在混交林中找到寄主不是单因素决定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非寄主挥发物在针叶树小蠹虫的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尹淑艳 李波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 ,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 :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 ,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 ,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 ,而松针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 ;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 ;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 ,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否以及有无叶螨存在 ,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 ,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 ,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尹淑艳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板栗健康叶片、被针叶小爪螨危害过 (除去叶螨 )的叶片和被该叶螨危害并带有该叶螨的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受害和未受害叶片中 ,石竹烯和α 法尼烯均占较大的比例。石竹烯在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而α 法尼烯在无叶螨的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1 辛烯在未受害叶片中未检测到 ,但在受害的叶片中则含量均较高 ,尤其有叶螨的受害叶片较无叶螨的受害叶片 1 辛烯的峰值显著增高 ;苯甲酸乙酯在有叶螨的受害叶片中较其余 2种也显著增高 ;3,7,11 三甲基 1 6 10 十二碳三烯 3 醇以有螨的受害叶中含量最高 ,无叶螨的受害叶次之 ,未受害叶含量极微 ,几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杰
为系统了解牦牛Y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通过查阅近15年来的研究资料,从Y染色体分子标记和Y染色体基因2个方面对牦牛Y染色体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分子标记方面,研究者已对13个普通牛Y-STRS在牦牛中的特异性进行了检测,发现4个标记(即INRA124、INRA189、UMN2404和BYM-1)为牦牛Y-STRS标记。确定了6个Y-SNPS标记(即USP9Y(223C>T)、UTY19(158A>C和169C>T)、AMELY2(261C>T)、OFD1Y9(165A>G)和SRY4(104G>A))可用于牦牛父系遗传研究。在基因研究上,已对SRY、ZFY、TSPY和HSFY等多...
关键词:
牦牛 Y染色体 分子标记 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斌 闫伟
在外生菌根研究中,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分子标记的引入使得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飞速发展。文章就分子标记在外生菌根真菌遗传多样性中的运用作了综述,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外生菌根真菌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晓南 季丽静 王琪
芍药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种及品种繁多,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论述了芍药属中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牡丹组与芍药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认为:种源不同是造成芍药属遗传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在种源一致的前提下,其遗传多样性与部分形态特征尤其是花色、花型、株高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所有分子标记技术与DNA序列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形态学分类将牡丹组划分为2个亚组是完全合理的;研究者大多"重牡丹而轻芍药",使得在分子水平上对芍药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今后须综合利用多种遗传标记及序列分析手段,加快芍药属全基因组序列的开发与各种新型标记方法的探索应用。同时...
关键词:
芍药属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旭东 严钦泉 周清明 赵菊
综述了近25年来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其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展.有学者认为,CMS-WA育性的恢复受1对基因控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受2对基因控制,2对基因间互作方式有加性、重叠和显隐性上位作用,也有的认为2对基因是相互独立的;还有人认为受多基因控制或是一种质量-数量性状.在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定位方面,有学者发现为1对恢复基因,并将其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也有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发现为2对恢复基因的学者,将其定位在第1和第10染色体上,或定位在第7和第10染色体上,也有将2对恢复基因都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发现为多对恢复基因的学者,有人鉴别出8个基因位点,其中2个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贤 李阜棣 曹燕珍 陈华癸
总结了紫云英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这类根瘤菌的寄主范围较窄 ,早先根据互接种族概念将其定名为Rhizobiumastragali,后来定名为Rhizobiumhuakuii,最近并入Mesorhizobium属。对大量菌株进行的 16S和2 3SrDNAPCR RFLP分析和代表菌株的部分 16SrDNA碱基测序 ,揭示了 7个不同基因型 ,表明这类菌具有遗传多样性 ,可以认为存在不同的种。它们都有质粒 ,数量 1~ 5个 ,因菌株而异 ,可分为不同质粒型 ,共生基因常定位在最大的一个质粒上 ,即共生质粒。它们的结瘤基因具有独特结构。采用包括nodA ,nodB ,nodC ,nodD的苜...
关键词:
紫云英 根瘤菌 中慢根瘤菌 分子遗传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广大 王改丽 叶祥盛 李权 石磊 徐芳森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油菜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氮肥利用率低。不同油菜品种的氮效率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与氮低效基因型油菜相比,氮高效基因型油菜在氮的吸收、转运、代谢、光合作用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同时,参与上述过程的基因包括硝酸根转运基因(NRT)、铵离子转运基因(AMT)、编码植物氮代谢相关酶类的基因以及其他基因等的表达水平也受到氮水平的显著影响,并在氮高、低效基因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主要从甘蓝型油菜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氮高效的生理与分子遗传基础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轩淑欣 王彦华 李晓峰 赵建军 张成合 申书兴
从芸薹属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现状出发,综述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在芸薹属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和辅助育种、比较作图、基因组结构和起源进化等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