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1)
- 2023(6948)
- 2022(5628)
- 2021(4815)
- 2020(3900)
- 2019(8535)
- 2018(7986)
- 2017(14666)
- 2016(8245)
- 2015(8541)
- 2014(8073)
- 2013(7851)
- 2012(7183)
- 2011(6403)
- 2010(6154)
- 2009(5548)
- 2008(5381)
- 2007(4512)
- 2006(3943)
- 2005(3183)
- 学科
- 济(29946)
- 经济(29915)
- 管理(23383)
- 业(22139)
- 企(16991)
- 企业(16991)
- 方法(14600)
- 数学(13294)
- 数学方法(13195)
- 农(9234)
- 学(8727)
- 环境(8129)
- 财(7591)
- 中国(7452)
- 贸(7348)
- 贸易(7348)
- 业经(7259)
- 易(7182)
- 农业(6495)
- 技术(5957)
- 划(5555)
- 产业(4828)
- 地方(4761)
- 务(4743)
- 财务(4741)
- 财务管理(4736)
- 企业财务(4527)
- 银(4376)
- 制(4358)
- 银行(4314)
- 机构
- 大学(118933)
- 学院(118553)
- 济(45990)
- 经济(45264)
- 研究(43199)
- 管理(43064)
- 理学(38829)
- 理学院(38355)
- 管理学(37489)
- 管理学院(37311)
- 农(34735)
- 科学(31941)
- 中国(29327)
- 业大(28561)
- 农业(28260)
- 京(24477)
- 所(23902)
- 研究所(22694)
- 农业大学(19592)
- 中心(18833)
- 财(17873)
- 江(16533)
- 院(15683)
- 财经(15400)
- 室(15387)
- 省(15268)
- 实验(14557)
- 科学院(14389)
- 北京(14383)
- 业(14316)
- 基金
- 项目(93474)
- 科学(72014)
- 基金(68971)
- 家(65484)
- 国家(64972)
- 研究(56503)
- 科学基金(53878)
- 自然(38593)
- 自然科(37706)
- 自然科学(37689)
- 省(37522)
- 基金项目(37417)
- 社会(37350)
- 自然科学基金(37054)
- 社会科(35570)
- 社会科学(35556)
- 划(32151)
- 资助(26890)
- 教育(25086)
- 重点(21674)
- 计划(21450)
- 创(20024)
- 发(19886)
- 科技(19860)
- 科研(19301)
- 编号(19081)
- 部(19056)
- 创新(18842)
- 业(18644)
- 农(16453)
共检索到155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龙英 杨光 刘昕 马文喜
【目的】本文探究了大白柠条(Caragana sp.)受叶螨(Tetranychidae)虫害侵扰之后的叶片表现性状以及对植株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大白柠条叶螨虫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方法】将大白柠条受害情况分成5个等级,测量不同虫害程度下的各个叶绿素荧光参数。暗处理的参数选择在23:00-4:00测量,其他参数则在上午9:30-11:30进行测量。【结果】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淬灭(qN)随着虫害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qN的值远低于正常值。最大荧光(F_m)、PSII的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随虫害程度增加而减小且与虫害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螨虫害迫使(O-J-I-P)快速荧光曲线发生改变,在Ⅲ级虫害时,出现了拐点K,曲线初始斜率(M_o)、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强度(V_j)大体呈上升趋势且较Ⅰ级有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大白柠条的光和性能指数(PI)比(F_v/F_m)更敏感。因此,PI参数的变化也可以用来反应叶螨虫害对大白柠条的影响。【结论】虫害侵扰影响了柠条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性能指数、PSII电子供体侧、受体侧以及电子传递链的功能,使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由O-J-I-P变形为O-K-J-I-P曲线。损害了柠条叶片光合机构的正常功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娅婷 林军 沈敏 关莹莹 刘洪生
为了解温度、光照和磷酸盐及其交互作用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每个环境因子设置3个水平[温度:17、23、29℃;光照:80、120、160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10μmol/L],考虑环境因子间的两两交互作用,采用L18(3~7)正交实验表安排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因素3水平的实验中,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叶绿素a峰值能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最优环境因子水平组合为23℃、120μmol photons/(m~2·s)、10μmol/L。在培养期间,磷酸盐浓度对中肋骨条藻叶绿素a峰值造成极其显著的影响(P0.05)。中肋骨条藻在10μmol/L磷酸盐浓度下光合活性更高,但光能利用效率α并未随磷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当中肋骨条藻处于10μmol/L和1μmol/L磷酸盐浓度时,光照对最大量子产量F_v/F_m造成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牟会荣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目的】研究长期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扬麦158、扬麦11、南农9918和南农02Y393等4个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材料,从拔节至成熟期进行遮光22%和33%处理。【结果】灌浆前中期,遮荫对较耐荫的品种扬麦158和南农02Y393旗叶SPAD(Soil-PlantAnalysesDevelopment)值无显著影响,而降低不耐荫品种扬麦11和南农9918的旗叶SPAD值,但遮荫显著提高了灌浆后期小麦旗叶SPAD值。遮荫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与干物质积累量,而...
关键词:
遮荫 光合 叶绿素荧光 干物质积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卢玉生 官凤英 彭超 尹子旭 张美曼 詹美春 晏颖杰
【目的】探讨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矮化方法及矮化后绿竹生长规律及光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福建省尤溪县出笋盛期绿竹笋为研究对象,不截梢为对照(ck),比较不同高度H_1(60 cm)、 H_2(90 cm)、 H_3(120cm)、 H_4(150 cm)、 H_5(180 cm)绿竹笋截梢对绿竹形态指标、成竹率、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竹笋截梢后绿竹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株高与截梢前绿竹笋高度呈线性极显著负相关(R~2=0.90, P0.05)。②竹笋截梢显著提高绿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降低了叶绿素a/b。③竹笋截梢处理初始荧光(F_o)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随着绿竹株高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增加,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P))呈下降趋势。电子传递速率(E_(TR))和PSⅡ实际光量子效率(Y_(ield))增加,在H_5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8.63%和42.17%。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绿竹株高与总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Y_(ield)、 E_(TR)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及q_(NP)显著正相关。【结论】绿竹笋高度H_5(180 cm)时截梢处理可有效控制高度生长,矮化后光化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图2表4参3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贺 刘国成 吕德国 赵德英 秦嗣军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品种东光、富士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对其叶片的几种叶绿素荧光指标以及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3个品种的初始荧光Fo呈下降趋势,-4℃时急剧上升。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Fv/Fo整体均呈下降趋势。-4℃时各个指标均大幅下降,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4℃低温处理时,Fv,Fv/Fm,Fv/Fo的值东光>寒富>富士,Fo则出现相反的结果,Pn值东光>寒富>富士。处理结束放于24℃下12 h后-4℃处理未恢复到处理前水平,表明-4℃低温对叶片的光合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关键词:
低温 寒富 亲本 叶绿素荧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征 史胜青 张志翔 高荣孚 肖文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梭梭适应极端复杂沙漠生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在对梭梭幼苗离体脱水胁迫下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基础上,应用IMAGING-PAM调制荧光成像系统对梭梭幼苗在模拟干旱、高盐以及与强光并存环境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和NaCl胁迫对Fv/Fm和qP值没有明显影响;qN值在干旱10d时无明显变化,而胁迫25d时则略低于对照水平;但各浓度NaCl胁迫下qN值均明显低于对照水平;从光响应曲线变化来看,干旱和NaCl胁迫下qP值随着光强的增加均表现为降低趋势,但NaCl与高光并存发生时对qP值影响更大;然而,对qN值的影响则截然相反,干旱与高光并存发生时qN值降低,而Na...
关键词:
梭梭 叶绿素荧光 干旱 高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盛 刘海东 李玉灵 王林和 吉川贤
用荧光测定仪 (MINI-PAM)测定了切断匍匐茎对臭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匍匐茎被切断前 (8月 15日 ) ,备切断处理的小枝与对照的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 (ΔF 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及非光化学猝灭 (NPQ)值 ,除在 15 :0 0差异显著 (P
关键词:
臭柏 叶绿素荧光 匍匐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铖香 张明如 邹伶俐
以盆栽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阳及设置不同p H值的模拟酸雨复合处理的方式,探讨4种光环境(全光,遮光30%,遮光50%,遮光80%)和4种酸液(p H 3.0,p H 4.0,p H 5.6,p H 7.0)下芒萁色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p H 4.0和p H 5.6处理提高了芒萁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PSⅡ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p H 3.0处理降低了荧光参数和色素质量分数。2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芒萁荧光参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博英 徐礼根 蒋德安
研究模拟酸雨(pH2.5、pH3.0)对假俭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6h胁迫引起假俭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Ф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pH2.5处理比pH3.0处理的下降幅度大;酸雨处理停止24h后,Fv/Fm、Fv/F0、qP、ФPSⅡ、ETR、NPQ回升;酸雨处理停止48h后,回升至接近对照。研究还表明,利用非损伤的叶绿素荧光技术可快速检测草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关键词:
模拟酸雨 假俭草 叶绿素荧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华 白向历 孙世贤 刘明 杨国航 丛雪
以吉单261和京单28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显著下降;基础荧光显著增加,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PSⅡ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随着光强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下降幅度明显加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增加幅度则明显减缓。表明水分胁迫使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减弱,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减少,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下降,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过多的光能多是以非光化学猝灭等其他形式耗散掉,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冲 王茂文 丁海荣 朱小梅 邢锦城 赵宝泉 刘兴华 陈昌乾 孙立军 洪立洲
以续随子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14 d NaCl胁迫处理对其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续随子幼苗的鲜重和干重在25 mmol.L-1NaCl胁迫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随着NaCl浓度的继续增加均显著降低。②NaCl胁迫下,续随子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胞间二氧化碳(Ci)浓度增大;随着NaCl浓度增加,Pn和Ci较对照的变化幅度增加。③NaCl胁迫下,续随子幼苗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恒态荧光(Fs)、恒态荧光与初始荧光差值(△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及幼苗叶片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均降低;在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凯 陈艺群 林碧英 李彩霞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设置红光(R)、蓝光(B)、绿光(G)、红蓝组合光(8R/2B、5R/5B、2R/8B)、红蓝绿组合光(5R/4B/1G) 7种光质,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色光R、B、G会降低叶绿素含量,而组合光与对照的差异不大;单色光B和组合光能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其中以5R/5B红蓝组合光处理的最高; 5R/5B红蓝组合光处理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电子传递速率均较大,而单色光R、B、G处理的均较小.综合分析认为,5R/5B红蓝组合光能有效促进茄子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茄子 光质 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广超 许建新 薛立 张柔 吴彩琼 邵怡若
采用人工气候箱的方法,测定了低温胁迫下葛藤Pueraria lobata、假连翘Duranta repens、老鸭嘴Thunbergia erecta和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幼苗的荧光参数,以便为筛选抗寒种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幼苗的最大荧光(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实际光量子效率Y(II)逐渐下降,非光化学淬灭(NPQ)先上升后下降,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和PSII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逐渐升高。经过24 h自然恢复,4种幼苗的Fm均恢复到对照水平,ETR有所回升,Y(NPQ)恢复到显著高于对照水平;葛藤、老鸭嘴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燕 伊力塔 殷秀敏 余树全 刘美华 管杰然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对照(pH 5.6)处理下不同季节马尾松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经过2 a的酸雨喷施,马尾松幼苗叶片的Fv/Fm和Fv/Fo等荧光参数变化较为一致,均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而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续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也呈现相同的趋势,说明马尾松在酸雨胁迫下,其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的转换效率、激发能利用情况和电子传递效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及生长,故在酸雨严重的地区,马尾松的生长不是很好,不适合大范围种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 齐华 张振平 梁熠 于吉琳 吴亚男 贾倩
为了揭示玉米生态适应性,研究了不同光照时间、不同光照强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不同水分等环境因子对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荧光动力学曲线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荧光参数ETR、PhiPSⅡ、qP、NPQ等值逐渐上升并在20 min左右达到稳定,与光合同步。荧光光响应曲线表明,光照强度大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PhiCO2均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当光照强度小于500μmol/(m2.s)时,PhiPSⅡ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hiCO2与光照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强光下PhiPS II所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较少,而过剩的光能较多的以热的...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玉米 叶绿素荧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