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5)
- 2023(4965)
- 2022(4110)
- 2021(3782)
- 2020(3201)
- 2019(7259)
- 2018(7056)
- 2017(11854)
- 2016(7225)
- 2015(8145)
- 2014(8454)
- 2013(7794)
- 2012(7294)
- 2011(6522)
- 2010(6553)
- 2009(6001)
- 2008(5923)
- 2007(5493)
- 2006(4820)
- 2005(4133)
- 学科
- 济(18200)
- 经济(18163)
- 管理(17032)
- 业(13047)
- 企(10454)
- 企业(10454)
- 学(9167)
- 中国(6943)
- 农(6763)
- 制(6479)
- 财(5983)
- 方法(5860)
- 体(5813)
- 理论(5229)
- 地方(4892)
- 数学(4535)
- 银(4533)
- 银行(4476)
- 业经(4459)
- 数学方法(4325)
- 行(4289)
- 教育(4231)
- 融(4217)
- 金融(4210)
- 农业(4041)
- 和(3855)
- 环境(3544)
- 体制(3468)
- 教学(3291)
- 务(3180)
- 机构
- 学院(98202)
- 大学(96172)
- 研究(40318)
- 科学(31149)
- 农(30136)
- 管理(28630)
- 中国(28368)
- 济(27684)
- 经济(26747)
- 农业(24428)
- 理学(23781)
- 所(23499)
- 理学院(23382)
- 管理学(22484)
- 业大(22430)
- 管理学院(22334)
- 京(21985)
- 研究所(21808)
- 中心(17953)
- 江(17148)
- 技术(16951)
- 省(16841)
- 室(15881)
- 农业大学(15560)
- 院(15005)
- 财(14862)
- 实验(14384)
- 实验室(13878)
- 业(13700)
- 州(13652)
- 基金
- 项目(70062)
- 科学(51542)
- 基金(46863)
- 研究(45295)
- 家(45059)
- 国家(44664)
- 科学基金(35014)
- 省(31009)
- 划(26089)
- 自然(25264)
- 自然科(24599)
- 自然科学(24584)
- 自然科学基金(24102)
- 基金项目(24089)
- 社会(23958)
- 社会科(22430)
- 社会科学(22419)
- 教育(21112)
- 资助(19192)
- 编号(18446)
- 计划(17148)
- 科技(16714)
- 重点(16684)
- 成果(16335)
- 发(15309)
- 课题(14870)
- 创(14326)
- 科研(13936)
- 创新(13501)
- 专项(13275)
共检索到15418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振琪 韩莹琰 李雅博 刘然 刘超杰 郝敬虹 范双喜
为研究叶用莴苣中Hsp70基因的功能,以提高其耐热性,构建LsHsp70-3701过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叶用莴苣。从叶用莴苣中克隆得到LsHsp70-3701,利用NcoⅠ和SpeⅠ双酶切LsHsp70-3701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回收目的片段并连接,经鉴定后获得过表达载体。以‘P-S11'叶用莴苣为转化材料,针对遗传转化关键因素:苗龄、植物激素浓度、预培养时间、侵染液OD值、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转化条件为:苗龄5d的子叶,6-BA 0.2mg/L+NAA
关键词:
莴苣 过表达载体 农杆菌 遗传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霞 肖欣 董玘鑫 吴花拉 李成磊 吴琦
【目的】建立和优化苦荞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为苦荞基因功能验证及分子育种提供研究工具。【方法】以苦荞品种“西荞二号”为材料,对苦荞愈伤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包括苦荞外植体类型、诱导愈伤的激素比例、继代培养基的激素比例及农杆菌类型。利用苦荞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FtCHS1的过表达验证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PCR筛选和荧光观察鉴定阳性株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HPLC)测定花青素及黄酮醇支路代谢物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FtCHS1过表达愈伤组织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苦荞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下胚轴,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0.8 mg·L-1 6-BA+3.5 mg·L-1 2,4-D,诱导率达72%;最优继代培养基为MS+3 mg·L-1 6-BA+1 mg·L-1 KT,愈伤组织增殖率与增殖系数分别为98%和1.09;转化过程中的最佳农杆菌是GV3101,转化效率达31.3%;FtCHS1过表达愈伤组织中,花青素、芦丁和杨梅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山奈酚和槲皮素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tCHI、FtF3H、FtFLS1、FtFLS2、FtFLS3和FtDFR1等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均上调表达(P<0.05)。此外,特异性正调控黄酮醇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FtMYB5和FtMYB6上调表达,而花青素合成抑制子基因FtMYB8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建立了苦荞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过表达FtCHS1的苦荞愈伤组织通过上调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类黄酮物质的积累。
关键词:
苦荞 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查尔酮合酶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洪有 张素芝 陈庆富
CorA/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植物镁离子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一个表达受缺镁胁迫诱导的玉米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ZmMGT10在缺镁胁迫中的功能,构建了ZmMGT10的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过表达ZmMGT10增加了低镁胁迫生长下转基因植株的生物量、根长和叶绿素浓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低镁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根和叶中积累的镁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此外,在低镁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根对镁离子的吸收能力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义杰 陈四龙 程增书 王瑾 宋亚辉 郝军会 张朋娟 李玉荣
为了明确花生AhPLDα基因在响应干旱胁迫信号传导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ABA处理的冀花4号花生叶片c D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AhPLDα1和AhPLDα2的全长cDS片段,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分别将这2个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 BAR-F3上,冻融法将重组子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利用改良FLoRAL-DiP法将过表达质粒转入拟南芥。菌落PcR和酶切结果表明,cA MV35S启动子驱动的过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 BAR-AhPLDα构建正确。通过RT-PcR和qRT-PcR验证,表明AhPLDα1和AhPLDα2基因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并能过量表达,获得了阳性转基因纯合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标 申响保 鲍时来 张照亮
将脂质转移蛋白(LTP4)基因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35S,构建超表达载体pBI121—35S∶∶LTP4,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umbia生态型品种中,获得了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PCR扩增验证及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获得超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敬娜 刘亚 李翔 袁潜华 赵久然
以pCambia3301载体为基础,以玉米Ubiquitin(Ubi)启动子、拟南芥叶绿素转运肽(Chloroplast transit pep-tide,Ctp)基因、抗草甘膦Epsps基因为元件,构建了玉米高效双元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幼胚,获得了抗草甘膦无抗生素标记的转基因玉米植株。经田间初步检测转化玉米植株具有一定的草甘膦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建华 高国赋 周小云 刘爱玲 邹杰 陈信波
利用拟南芥的WAX2基因序列,BLAST检索出3个水稻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OsWAX2-1,OsWAX2-2,OsWAX2-3,与拟南芥WAX2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56.0%,55.2%,52.0%;其预测的编码蛋白与WAX2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61.5%,60.5%,64.7%.这3个蛋白都存在4个跨膜结构和2个固醇去饱和酶的保守区,说明这3个蛋白质都属于跨膜蛋白,并可能与角质层的蜡质合成有关.从全长cDNA数据库检索获得了3个OsWAX2的全长cDNA.以pCAMBIA-1300-multi为载体,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3个OsWAX2的过表达载体pOEOSW2-1,pOEOSW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君艺 陆璇璇 朱维宁 张林生
【目的】利用基因枪将WZY2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pAHC-WZY2-Ri导入"郑引1号"小麦,获得WZY2基因表达缺失型小麦,为深入分析WZY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植物表达载体pAHC25为基础,构建含有反向重复序列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AHC-WZY2-Ri,利用基因枪将其转入"郑引1号"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经过筛选、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结果】从转化的1 500个愈伤组织中获得27株再生植株。利用PCR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获得阳性植株3株,转化率为0.2%。【结论】构建了WZY2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成功地将WZY2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导入"郑引1号"小麦,获得阳性植株...
关键词:
小麦 WZY2基因 RNA干扰 遗传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英 甘敬 尹伟伦 朱祯 王华芳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国槐叶盘转化法,在建立修饰的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ck)转化体系过程中,对影响农杆菌转化频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槐叶片需在黑暗条件下在MS培养基上预培养5天,农杆菌菌株选用GV3101,农杆菌共培养3天较合适;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约为0.7,感染时间10min;侵染前的菌液和共培养基中添加200μmol·L-1乙酰丁香酮(AS)对国槐遗传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抗生素浓度以头孢霉素(Cef)500mg·L-1最好。PCR和Southern blotting检测证实sck基因已整合到国槐基因组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殷冬梅 杨海棠 台国琴 杨秋云 崔党群
【目的】培育高油酸的花生新种质。【方法】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油酸脱氢酶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FGC/2nd转入花生外植体丛生芽,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丛生芽外植体于OD600为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8~10min后,在MS培养基上暗培养3d效果较好。诱导筛选培养3个月左右,共得到16株转化植株,其中11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呈阳性,说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受体植物。进一步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有4个植株基本上不表达或表达量很低。【结论】建立花生丛生芽遗传转化体系;RNA干扰对内源的油酸脱氢酶基因产生了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丽颖 李翔 李才运 刘晓东 李月
为研究棉花CBF2基因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构建了p CAMBIA1300-At CBF2p-GB CBF2-At CBF2t植物互补表达载体,并对拟南芥CBF2突变体进行遗传转化。以新海16 C DNA为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克隆4个棉花CBF2基因,同时克隆拟南芥CBF2基因启动子At CBF2p和终止子At CBF2t,并将这些基因与p BluesCRIpt sK载体连接,构建p BluesCRIpt sK-At CBF2p-GB CBF2-At CBF2t中间过渡载体,用sACⅠ和BAM HⅠ双酶切中间载体,获得At CBF2p-GB CBF2-At CBF2t核心片段,将此片段插入到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丛丛 马俊莲 宋春丽 陈佳
据已测序的上西早生柿ETR5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带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以测序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到2个ETR5-Uenishiwase基因片段。2个片段经单酶切消化后连接成反向互补的大片断。连接片断经双酶切消化后,定向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SMAK3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Uenishiwase-ETR5基因的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载体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后通过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1中。以上西柿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优化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农杆菌重悬液和共培养基中均添加200μmol/L的AS及Spc梯度筛选能有效提高转化率。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得到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海燕 李定琴 黄兴奇 余腾琼 殷富有 张敦宇 付坚 程在全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所用Pi-ta+基因是一个来自景洪直立型紫秆普通野生稻的基因,该基因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具有抗稻瘟病的能力;几丁质酶是一种以几丁质为底物的水解酶,它可以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破坏细胞新物质的沉积使病原体死亡。为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新材料和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构建了Pi-ta+和Bchi的双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Pi-ta+-Bchi,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栽培稻品种云资粳41中,经过一定浓度的甘露糖筛选培养,分化得到的再生苗经氯酚红显色法和PCR检测,获得11棵转基因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振艳 刘峰 苟小清 王晓军
小麦TaNADP-ME1基因对干旱、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利用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TaNADP-ME1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E1,农杆菌介导法成功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愈伤,分化和生根后获得转化植株,PCR鉴定获得20株转基因水稻苗。结果为进一步确定TaNADP-ME1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TaNADP-ME1 转化 水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振艳 苟小清 张正斌 肖向文 王晓军
小麦TaNADP-ME2是一光反应基因,并对干旱、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构建TaNADP-ME2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重组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冻融法转化农杆菌,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水稻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潮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转基因植株。成功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质粒pSUE2,并将pSUE2转入农杆菌EHA105,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和TaNADP-ME2基因PCR鉴定获得16棵转基因阳性水稻植株。为进一步确定TaNADP-ME2基因的水分利用效率功能奠定了基础。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拟南芥CBF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野生蕉的遗传转化
alfAFP和spCEMA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小麦的遗传转化
甘蓝型油菜PEPC基因i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研究
新型HMW-GS基因1Dy12.1~(*t)植物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
中间锦鸡儿fad2基因片段克隆、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初步研究
国槐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乙烯应答因子W17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小麦遗传转化
红麻线粒体基因atp6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GlgC基因种子特异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甘蓝型油菜的转化
ptc-miR213的人工microR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