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9)
2023(3131)
2022(2538)
2021(2520)
2020(1856)
2019(4290)
2018(4339)
2017(7003)
2016(4403)
2015(4964)
2014(4860)
2013(4519)
2012(4474)
2011(4061)
2010(4333)
2009(3808)
2008(3999)
2007(3467)
2006(3121)
2005(2877)
作者
(13844)
(11796)
(11752)
(11108)
(7465)
(5578)
(5217)
(4624)
(4468)
(4464)
(4224)
(4015)
(3960)
(3926)
(3807)
(3656)
(3631)
(3512)
(3472)
(3456)
(3064)
(3063)
(2931)
(2882)
(2776)
(2666)
(2607)
(2591)
(2508)
(2450)
学科
(11839)
经济(11810)
管理(7910)
(6657)
(5749)
(5198)
企业(5198)
教育(5171)
理论(4554)
方法(4371)
中国(4172)
(4124)
教学(3545)
数学(3354)
数学方法(3235)
业经(2968)
农业(2818)
思想(2776)
(2681)
政治(2566)
(2515)
(2512)
学法(2505)
教学法(2505)
地方(2414)
思想政治(2333)
政治教育(2333)
治教(2333)
(2312)
金融(2311)
机构
大学(61883)
学院(60442)
研究(24496)
科学(17926)
(17270)
中国(17093)
经济(16711)
管理(16591)
(14872)
(14347)
理学(13829)
(13753)
理学院(13540)
管理学(12907)
管理学院(12809)
研究所(12805)
农业(11788)
业大(11774)
(11186)
(10982)
师范(10839)
中心(10364)
技术(9384)
北京(9199)
(8978)
(8919)
师范大学(8774)
(8712)
(8593)
教育(8271)
基金
项目(40899)
科学(30045)
研究(28657)
基金(27145)
(25435)
国家(25192)
科学基金(19685)
(16830)
社会(15393)
教育(15192)
(14599)
社会科(14295)
社会科学(14288)
基金项目(13972)
自然(13468)
自然科(13106)
自然科学(13097)
自然科学基金(12859)
编号(11905)
成果(11184)
资助(11104)
重点(10151)
课题(9845)
(8509)
计划(8453)
(8437)
(8413)
(8219)
创新(7895)
科研(7858)
期刊
(21341)
经济(21341)
研究(17981)
中国(16159)
学报(16084)
教育(14858)
(14083)
科学(12854)
大学(11670)
学学(10742)
农业(9521)
管理(6772)
(6716)
技术(6401)
(5369)
图书(5318)
(5136)
业大(4933)
职业(4920)
(4569)
金融(4569)
林业(4172)
书馆(4153)
图书馆(4153)
农业大学(3859)
财经(3581)
科技(3379)
(3331)
论坛(3331)
技术教育(3309)
共检索到97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晋卿  
文章介绍了叶德辉的刻书实践,总结了其刻书思想的主要方面:求不朽、便攻读、彰先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晋卿  
叶德辉是近现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他非常重视私家目录,认为它可以补馆阁之阙略,足资校勘、多识之用。叶氏进行大量的刊刻古籍及其书目的活动,目的是守先待后,为海内共读,同时,叶氏亦是“征刻秘本”活动的实践者,提出了“目录之学,不独扩增闻见,亦且阐扬幽潜”的观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小凤  龚蛟腾  
荀昌荣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图书馆学理论家、教育家与实干家,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诸如倡导反思图书馆职能,提出"文献信息交流"说,重建学科体系结构;而且在图书馆事业实践中也做出了很大成绩,诸如积极推动图书馆建设,大力发展图书情报专业教育,长期引导图书情报事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遥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与集大成者,亦是一位居官颇有政绩,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治平理想的政治家、实干家。他不满当时的政局与时事,主张革新政治,清除积弊,并于社会经济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与主张,构成了朱子学中的经世内容。为了解决当时土地兼并、田税不均的问题,朱熹主张实行经界,并规划了细致的实施方案。他对农业生产十分了解和关注,提出了社仓等具体的救荒赈灾措施;对国家的财政收支与盐酒专卖制度也有所研究和讨论,针对当时的政策弊端提出了改革建议。朱熹对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视与探讨,除了个人志趣与学术性格方面的因素外,主要根源于其理学思想中"即物穷理""理一分殊"等基本原理,使得这方面内容成为其学为圣贤与建构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则永  
我国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和长期大一统国家治理体制为财政发展提供了丰厚实践土壤,推动形成了根植中国大地的财政思想。历经数千年沉淀演化,传统财政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劳动人民和古代先贤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国家治理中占据重要位置。梳理总结传统财政思想及其实践情况,对深刻认识传统国家治理及财政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侯云春  张蜀东  汤永平  
德、法现代化生产资料流通形式及其实践创新侯云春,张蜀东,汤永平德、法两国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经过几百年特别是战后几十年来的发展,两国的生产资料流通形成了社会化、专业化流通与生产企业直接销售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的基本格局,两者共同构成了效率高、渠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辛章平  张银太  
阐述了社区建设的新趋势,在可持续社区和一个地球生活社区模式的倡导下,提出低碳社区的建设模式,并通过分析典型低碳社区建设的例子,提出低碳社区建设的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向铁生   王子悦  
与日本学人交游对叶德辉学术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使其一改以往顽固不化、沉溺书海的晚清“遗老”形象,积极与外界交流,开阔眼界,善于接受并化用外界的新事物。叶德辉学术思想新发展主要体现在重视日本汉籍搜集刊刻、吸纳考订日本学人版本学成果、文字学思想新发展、主动了解西学新思想、考虑海外文化传播等方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菊艳  
本文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内涵的认识为理论基础,建构出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师教育的三种取向。它们分别是"博雅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社会重建取向"。文章分别介绍了这三种取向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渊源、其背后所持的教师观及具体教师教育主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宝璋  邹心平  
层次态理论是系统论的主要内容,强调不同系统层次的差异与协同,其理论具有普适性。宋代生态管理思想与实践暗含层次态理论,其治理对象分为植物、水土、动物、自然景观等层次;治理途径分为保护、干预、利用生态环境等层次;治理目标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宋代层次态生态治理对当代的启示是,通过全面多层次的保护、干预、利用相结合的途径对自然生态进行治理,在人与自然和谐中永续利用自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明光  
历来评说唐太宗李世民其人其事,多要述及“轻徭薄赋”,却又往往数语带过,未予详论。这或许是由于从字面上看,唐太宗所说的“轻徭薄赋”、“薄赋轻徭”不过是承袭儒家传统思想而已,并非标新立异,似无可深究之处。然而,既然我们承认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便一方面要重视“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对那些采取同一表达形式在不同历史时代反复出现的思想观点,作一番细察深究,以判明它们是否具有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特定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厉志红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实践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将选修制作为实现哈佛课程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他创立的自由选修制既是美国自由选修的起点,也是现代大学课程的起点。选修制的确立,大大改变了美国高等学校的面貌,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多  
杨利慧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神话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她20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中国神话学的创新。从1990年代的女娲神话研究,到2000年以后译介域外学术理论并向外介绍中国神话;从开设相关课程并撰写神话学教材,到编纂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从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到当代语境下的神话主义探讨……杨利慧的学术实践不仅极大推动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将其神话学思想置于中国民俗学转型的学术史语境中,就会看到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神话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