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4)
2023(9402)
2022(8261)
2021(7594)
2020(6713)
2019(15500)
2018(15456)
2017(29343)
2016(16881)
2015(19066)
2014(19542)
2013(19408)
2012(18642)
2011(16915)
2010(17181)
2009(16031)
2008(16045)
2007(14865)
2006(12904)
2005(11688)
作者
(55434)
(46399)
(46178)
(43993)
(28994)
(22533)
(21068)
(18487)
(17496)
(16551)
(15858)
(15476)
(15000)
(14960)
(14859)
(14599)
(14515)
(13834)
(13583)
(13193)
(12037)
(11749)
(11586)
(10663)
(10600)
(10514)
(10443)
(10119)
(9625)
(9571)
学科
(66016)
经济(65940)
管理(41854)
(39284)
(31025)
企业(31025)
方法(30642)
数学(27026)
数学方法(26740)
(19177)
(19140)
(17787)
中国(17763)
(16367)
地方(14319)
业经(12651)
农业(12151)
(11710)
贸易(11708)
(11665)
(11325)
理论(11168)
(11117)
银行(11038)
(10866)
金融(10858)
教育(10738)
(10511)
(10345)
财务(10313)
机构
大学(249586)
学院(246463)
研究(95016)
(93926)
经济(91510)
管理(84230)
理学(71445)
理学院(70489)
管理学(68789)
中国(68404)
管理学院(68368)
科学(63967)
(58285)
(55645)
(52598)
研究所(48270)
农业(46695)
业大(45848)
(43623)
中心(41717)
(39865)
北京(35364)
(34377)
财经(33911)
(33257)
(33073)
师范(32715)
(31366)
(30619)
技术(30025)
基金
项目(164726)
科学(124939)
基金(115238)
研究(112566)
(105139)
国家(104281)
科学基金(84668)
(66869)
社会(66181)
社会科(62391)
社会科学(62367)
基金项目(60578)
自然(57910)
(57102)
自然科(56464)
自然科学(56433)
自然科学基金(55420)
教育(52877)
资助(49018)
编号(45476)
重点(38886)
成果(38151)
(36157)
(35617)
计划(34516)
课题(33960)
(33081)
科研(32611)
科技(31677)
创新(31129)
期刊
(106323)
经济(106323)
研究(72400)
中国(54517)
学报(54424)
(52571)
科学(44241)
大学(38693)
学学(36708)
农业(35073)
(34854)
教育(30853)
管理(29442)
(20733)
金融(20733)
技术(20674)
(19062)
财经(17107)
经济研究(17067)
业经(16902)
(15147)
业大(15098)
(14772)
问题(14172)
农业大学(12513)
科技(11957)
林业(11850)
统计(11679)
技术经济(11509)
图书(11505)
共检索到374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瑾璞   石彩霞   刘彦君   张丽   魏念文   岳城   郝翠兰  
为探明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寄生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群体遗传结构,基于其核糖体ITS-1基因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5个对盲囊线虫群体均为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Contracaecum rudolphii B),共检测出71个单倍型,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714~0.97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40~0.010 91。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图显示,5个群体间未形成与宿主相对应谱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 3~0.108 6,AMOVA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和群体内变异分别占4.33%和95.67%,5个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综上,叶尔羌河5种土著鱼体内寄生鲁道夫对盲囊线虫B种群体均属高遗传多样性群体,各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胜利  郝翠兰  张文润  容梦婕  穆妮热·喀迪尔  冯龙基  高仕文  张航  岳城  
为了探明叶尔羌河流域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体内寄生线虫(Nematodes)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类型,于2019年5月-2020年7月对叶尔羌河长身高原鳅进行3次采样,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长身高原鳅感染线虫情况和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捕获的414尾长身高原鳅中共检出2种线虫,分别为杆咽线虫(Rhabdochona sp.)、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rudolphii),其中杆咽线虫为优势虫种;线虫的总感染率为53.38%,平均感染丰度为7.00±0.99,平均感染强度为13.10±0.56;杆咽线虫和鲁道夫对盲囊线虫平均感染丰度均随着长身高原鳅体长增加而增大,在大于14 cm体长组取得最大值;不同体长段宿主中,杆咽线虫感染强度差异性极显著,鲁道夫对盲囊线虫感染强度差异性不显著;两种线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型分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译文  李惠霞  陈秀菊  徐鹏刚  郭静  张淑玲  
为了解孢囊线虫在禾本科牧草上的寄生情况,2017年8月中旬采集甘肃省天祝高寒草原禾本科牧草根及根际土样,通过简易漂浮法分离孢囊线虫。结果发现,在醉马草(Achnathernm inebrians)根部观察到白色孢囊线虫,并从根际土样中分离到褐色孢囊。通过对该线虫群体阴门膜孔、阴门裂、阴门下桥、泡状突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初步将其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Wollenweber)。用最大似然法对该群体的ITS1-rDNA和28S rDNA序列在软件MEGA 6.0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其ITS1序列与中国的H. avenae群体聚为一支,其相似性为99%;28S序列与捷克的H. avenae群体聚为一支,其相似性为99%。通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综合分析,将醉马草上寄生的线虫群体鉴定为禾谷孢囊线虫,这是首次发现醉马草可被禾谷孢囊线虫寄生。该研究结果为醉马草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洪海  管锡财  梁晨  彭德良  
为探究大豆孢囊线虫(SCN)即墨群体和莒县群体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对烟草的寄生性,采用杯栽试验和孢囊定量接种方法,测定2个SCN群体在5个大豆品种(4个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和1个感病对照品种Lee)和6个烟草品种上的繁殖和侵染情况。结果发现,SCN即墨群体在5个大豆品种上的繁殖系数(Rf=Pf/Pi)为1.88(0.059.03),在感病对照品种Lee上Rf高达9.03;在6个烟草品种上的Rf为0.01(0.000.04)。SCN莒县群体在5个大豆品种上的Rf为1.23(0.055.28),在感病对照品种Le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严骏骢  赵金良  李思发  郑德锋  曹阳  
为全面了解鳙(Aristichthys nobilis)在世界范围的群体遗传状况,本研究采用AFLP技术分析了鳙中国土著群体(长江、珠江)与国内、外移居群体(中国黑龙江、欧洲多瑙河、北美密西西比河)的遗传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鳙长江、珠江土著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0394±0.1221和0.0529±0.1236,黑龙江、多瑙河、密西西比河移居群体分别为0.0233±0.0883、0.0122±0.0619和0.0134±0.0614,说明国内、外移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国内土著群体,这与移居群体的来源以及在异地适应、定居、建群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遗传瓶颈效应有关。AMOV...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河  李杨  徐建平  周国英  
【目的】研究海南省油茶树及其他寄主植物炭疽病菌果生刺盘孢菌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地理分布,探索海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炭疽病菌的分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单孢分离法对采集自海南省南圣镇、通什镇、枫木林场和澄迈林场4个地区9种不同寄主植物的炭疽病病叶进行炭疽菌分离,并对每个菌株ITS,CAL和GAPDH 3个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按顺序对3个基因的序列进行拼接,然后采用Gen ALex6,DnA SP 5.0,TCS1.21和MeGA6.0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共获得12个病菌种群的108个果生刺盘孢菌病菌样品,可推导出18种单倍体型(HAPLoTyP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瑛子  付佩佩  周建设  刘飞  王且鲁  扎西拉姆  陈美群  王万良  
为了解西藏哲古措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于2018年9月(秋季)和12月(冬季)、2019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对哲古措进行了4个季节的采样调查。共采集到2种土著鱼类,分别为高原裸鲤(Cymnocypris waddellii)和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i),与原来的记录不同。在高原裸鲤的消化道中采集到了5种寄生蠕虫,分别为聂氏拟短结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异肉吸虫属未定种复殖吸虫(Allocreadium sp. )、对盲囊线虫属未定种线虫(Contracaecum sp.) 和束首线虫属未定种线虫(Streptocara sp.),并对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我们发现,哲古措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物种组成与中国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大多为未定种,为西藏所特有,其中的大部分为广布性寄生虫,鸟类在其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分析,高原裸鲤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0~1.27,显示了较高的群落多样性,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38~0.76,优势种群为线虫。线虫的种群动态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秋季为周年最高,冬季下降,春季上升,夏季降至最低,推测与水温、中间宿主的种群数量、线虫的生命周期和鱼类宿主繁殖期的行为等有关。复殖吸虫、绦虫和棘头虫四季的感染率均在10%以内浮动,平均丰度也较低。异尾高原鳅的消化道中未发现任何寄生蠕虫,推测与宿主肠道空间大小、摄食量和分布空间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通过对西藏湖泊土著鱼类寄生蠕虫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深入了解西藏寄生虫的组成特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对寄生虫与鱼类宿主协同进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寇淑君  霍阿红  付国庆  纪军建  王瑶  左振兴  刘敏轩  陆平  
【目的】利用荧光SSR研究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为糜子品种改良、种质创新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表型差异较大的6份糜子材料对SSR引物进行筛选,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糜子SSR引物,对筛选出的引物5′末端进行6-FAM、HEX、ROX和TAMRA荧光标记,利用基因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以此来分析131份糜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从202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22对扩增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能同时适用于传统变性PAGE胶电泳和荧光SSR标记-全自动分析检测技术。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8个主要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5.82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3572—0.8132,平均0.6284;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34—0.8150,平均0.587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5427—1.7681,平均1.2062。不同生态区糜子种质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64—0.7251,平均0.3121,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为0.4843—0.9265,平均0.7465。其中,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最高,亲缘关系较近。UPGMA聚类分析显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材料聚为一类,个体间聚类,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和农家种聚类结果一致,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育成品种在多个组群中都有出现。通过绘制K与△K的关系图,K=4时,△K最大,据此将131份糜子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代表北方春糜子区;类群Ⅱ主要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Ⅲ主要是北方春糜子区,群组Ⅳ主要是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各群体中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单一,少数品种含有其他组群的遗传成分。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糜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来源相关。【结论】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东北春糜子区的育成品种主要以农家种为遗传背景选育而来,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在育种过程中引种资源广泛,与其他生态区存在基因交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伟  高天翔  王俊  宋娜  
为了解乌鳢群体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对8个群体共212个个体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群体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乌鳢控制区全序列长度为907 bp,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变化较大,中国黄河及以北的乌鳢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水平比淮河和长江等南方群体相对较低,所有群体表现出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h<0.5%)。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聚类树结果均未显示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存在多个主单倍型。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不同水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相同水系间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国坤  陈娟  肖顺  潘东明  张绍升  
【目的】对寄生于柑橘与杉木2种寄主的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的rDNA-ITS区(ITS1-5.8S-ITS2)及形态变异进行研究,分析种群间遗传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3个省份(福建、四川、贵州)柑橘产区的21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柑橘种群)及福建省杉木林区的6个柑橘半穿刺线虫种群(杉木种群)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与测序,通过相关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对3个柑橘种群及1个杉木种群进行形态特征测计分析。【结果】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柑橘种群与杉木种群相比,ITS1序列相似性为93.2%—99.3%,ITS2序列相似性为92.4%—100%;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悦  庞美霞  俞小牧  童金苟  沈建忠  
利用1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采自长江、赣江、鄱阳湖湖口和都昌水域的4个鲢野生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检测到148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5~24,有效等位基因数6.4~7.1,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802~0.82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17~0.839,表明这4个鲢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鲢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22 2~0.944 1,遗传距离为0.057 6~0.081 0,固定系数Fst值为-0.012 35~0.005 28,表明这4个鲢群体间遗传一致性高,遗传距离小,群体遗传分化不显著。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基因流分析认为长江、赣江、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世春  伍惠生  
本文报道在湖北省武汉市(30°30′N,114°12′E)采到的嗜子宫科线虫三个未定种:嗜子宫线虫未定种1,寄生于乌鳢的肾;嗜子宫线虫未定种2,寄生于黄鳝的腹腔;布氏线虫未定种,寄生于蒙古红鲌的腹腔。后两种因只采到雌虫且不完全成熟而不宜鉴定种名。三未定种在国内均未曾有文献报道,本文给出了它们的简单描述、形态图和简单讨论,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骏骢  赵金良  李思发  郑德锋  
采用AFLP技术从长江群体内(邗江、老河)、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群体间以及中国土著群体和海外移居群体(多瑙河、密西西比河)间3个层面分析了鲢自然群体在世界范围内的遗传格局。结果表明,邗江、老河、珠江、黑龙江群体的Nei氏基因多样性(H)分别为0.0481±0.1151、0.0659±0.1333、0.0510±0.1155和0.0661±0.1364,多瑙河、密西西比河群体分别为0.0576±0.1250和0.0540±0.1221;中国土著鲢总的遗传多样性(0.0729±0.1295)高于海外移居群体。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差异对群体总遗传变异的贡献率为8.14%,而群体内差异的贡献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暄  乐秀虎  宋志强  向桂林  林宇  李红梅  
【目的】明确小麦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江苏群体的种类组成及群体间遗传变异情况,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的13个代表性CCN群体进行孢囊、阴门锥和2龄幼虫的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PCR扩增上述群体的rDNA-ITS区并克隆测序,构建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通过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值的比较,所测定的江苏群体均与已报道的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中国群体的测计值相接近;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CCN江苏群体、国内其它地区以及国外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均处于同一大的进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芳弟  王鹏  窦俊焕  郭天顺  齐小东  王利立  
【目的】对四倍体马铃薯F1群体杂种的真伪性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并对群体与其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天薯10号与炸条加工型品种克新17号进行杂交,获得227份F1群体基因型(KT1KT227)。采用轮筛法从70对马铃薯SSR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差异性较强、具有双亲特异条带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分析227份马铃薯杂交后代单株的杂种真伪性和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 2.1软件分析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