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3)
- 2023(7814)
- 2022(6536)
- 2021(5926)
- 2020(4925)
- 2019(10979)
- 2018(10458)
- 2017(19824)
- 2016(10935)
- 2015(11380)
- 2014(11159)
- 2013(10887)
- 2012(10029)
- 2011(9053)
- 2010(8616)
- 2009(7837)
- 2008(7652)
- 2007(6546)
- 2006(5471)
- 2005(4752)
- 学科
- 济(39464)
- 经济(39414)
- 业(29941)
- 管理(29044)
- 企(23549)
- 企业(23549)
- 方法(19920)
- 数学(17923)
- 数学方法(17758)
- 学(12301)
- 财(11631)
- 农(10730)
- 中国(10160)
- 贸(9203)
- 贸易(9203)
- 易(8983)
- 业经(8342)
- 务(7716)
- 财务(7707)
- 财务管理(7695)
- 制(7592)
- 农业(7441)
- 企业财务(7434)
- 技术(7346)
- 银(6999)
- 银行(6938)
- 融(6757)
- 金融(6757)
- 行(6572)
- 环境(6065)
- 机构
- 大学(155227)
- 学院(153355)
- 济(60644)
- 经济(59557)
- 研究(58163)
- 管理(55454)
- 理学(49476)
- 理学院(48871)
- 管理学(47875)
- 管理学院(47618)
- 中国(41238)
- 科学(41048)
- 农(40160)
- 农业(32722)
- 所(32226)
- 业大(31841)
- 京(31621)
- 研究所(30345)
- 财(26178)
- 中心(25319)
- 财经(21980)
- 江(21812)
- 农业大学(21547)
- 院(21331)
- 经(20320)
- 经济学(19139)
- 北京(19097)
- 室(19033)
- 省(18987)
- 科学院(18347)
- 基金
- 项目(116254)
- 科学(89936)
- 基金(86563)
- 家(82001)
- 国家(81377)
- 研究(72029)
- 科学基金(66904)
- 自然(47647)
- 社会(46982)
- 自然科(46644)
- 自然科学(46624)
- 基金项目(46200)
- 自然科学基金(45857)
- 省(44750)
- 社会科(44679)
- 社会科学(44664)
- 划(39789)
- 资助(35063)
- 教育(32157)
- 重点(27458)
- 计划(26347)
- 部(25225)
- 创(24598)
- 编号(24581)
- 发(24299)
- 科研(24097)
- 科技(23681)
- 创新(23179)
- 业(22778)
- 国家社会(20606)
共检索到20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王明学 张征 章龙珍 张涛
采用不同光源、不同照度和光周期 ,观察了史氏鲟稚鱼的趋光性及其生长受光照周期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史氏鲟稚鱼在照度 10 0lx~ 110 0lx之间的趋光率为 4 9.5 5 % ,无显著的趋光性 ;当亮区照度在 130 0 0lx以上 ,稚鱼 10 0 %避光。 (2 )稚鱼在全黑 (0lx)、全光照 (72 0lx)和自然光周期 (0~ 5 80lx)的试验条件下饲养 35d后 ,其生长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各试验组的总摄食量也未有显著性差异。处于全黑条件下的稚鱼的体色普遍变浅 ,呈灰白色 ;而另两种光周期条件下的稚鱼体色深黑 ,全光照条件下的稚鱼体色与自然光周期下的一样。结果还显...
关键词:
史氏鲟 稚鱼 照度 生长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严安生 王明学 章龙珍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m·s~(-1)和0.18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GE=46.106+142.04V(r=0.5216)。特定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董少帅 黄国强
实验中国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Osbeck)的初始体重为 (0 .94 5± 0 .0 0 5 )g ( X±SE) ,投喂的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 ,实验的光照周期为 0L∶2 4D、2 4L∶0D、14D∶10L和 14L∶10D ,实验持续 35d。在 4种光照周期条件下 ,实验结果如下 :(1)中国对虾的特定生长率 (SGR)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2 )中国对虾的摄食量 (FI)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3)中国对虾的食物转化率 (FCE)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4 )中国对虾的蜕皮频率 (M...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光照周期 蜕皮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张征 章龙珍 张涛
研究表明 ,在流速为 0 0 6m·s- 1和 0 18m·s - 1范围内 ,稚鱼的生长效率与流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关系式为G =4 6 10 6 +14 2 0 4V(r =0 52 16 )。在此流速范围内 ,稚鱼的生长表现出不等速性。水流刺激还将影响稚鱼的某些行为 ,在流水环境中稚鱼喜聚集和逆水游动
关键词:
史氏鲟 稚鱼 水流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庄平 曾令兵 章龙珍 张涛 张征 周剑光 李大鹏
在史氏鲟的南移驯养过程中, 其仔稚鱼阶段有多种病害发生, 尤以小瓜虫病最为常见和危害较大, 如不及时地控制会导致仔稚鱼的大量死亡。史氏鲟稚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方法与其它鱼类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有效的治疗鱼类小瓜虫病的药物和方法不能用于史氏鲟稚鱼, 史氏鲟稚鱼对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等传统的药物非常敏感, 这类药物不能用于治疗史氏鲟稚鱼的小瓜虫病。史氏鲟稚鱼对水温的变化也非常地敏感, 承受不了较大幅度的急速水温变化, 因此常用的快速变温治疗小瓜虫病的方法同样不能适用于史氏鲟稚鱼。实验筛选出以50ppm 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治疗史氏鲟稚鱼小瓜虫病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滨 李云 蔡生力 鞠晨曦
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周期对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幼鱼成活率、饵料转化率及生长率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50 d后幼鱼肝脏生长激素受体基因Ⅰ型(Growth hormone receptor1)、生长激素受体基因Ⅱ型(Growth hormone receptor 2)、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基因(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克祥 许柳雄 邓青燕
为探究斑马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趋光行为差异,记录了六月龄的斑马鱼成鱼在紫外光(ultraviolet, UV)和可见光照射下的行为反应和在无光、紫光(420 nm)、蓝光(460 nm)、绿光(500 nm)、黄光(585 nm)和红光(620 nm)六种光照条件下的趋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刺激光为UV时,斑马鱼优先游向黑暗环境一侧,刺激光为可见光时,斑马鱼优先游向可见光一侧;UV和可见光分别设置在试验区A和试验区B时,随着UV刺激强度增加,斑马鱼的偏好指数未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UV和可见光同时设置在试验区B时,随着UV刺激强度增加,斑马鱼的偏好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5 min和30 min时斑马鱼的平均分布率均呈现红光区>紫光区>蓝光区>黄光区,绿光区的平均分布率在5 min时高于红光区,在30 min时介于紫光区和蓝光区之间。研究表明,斑马鱼趋向可见光而远离紫外光,表现出明显的避UV性和趋可见光性,且避UV性与趋可见光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拮抗作用,而无协同作用。此外,斑马鱼对红光、绿光和紫光的喜好程度较高,对黄光的喜好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斑马鱼视觉生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马鱼 趋光行为 紫外光 可见光 单色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勇 高峰 刘国山 邵丽萍 石国锋
Apostichopus japonicus was rea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salinities and light cycles so a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salinities and light cycle on the growth and behavior of it.A.japonicus were sampled from Dakoujing Shrimp Cultural Cage,L?shun City,which were 1-year-old,and were a...
关键词:
刺参 温度 盐度 光照周期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 g、体长为(3.62±0.28) 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成熟率为(42.93±4.57)%,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相对长度在实验第3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血淋巴蛋白质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16L︰8D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光照周期 性腺发育 血淋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宋兵
报道了饥饿和再投喂对史氏鲟幼鱼摄食、生长以及生化组成的影响。22±2℃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白肌的RNA/DNA比值不断减小,体重逐渐下降,后者与同期对照组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饥饿7d,鱼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聃 张颖 麦丽坎 刘晓勇 曲秋芝 孙大江
研究了饥饿、投喂水丝蚓和人工饲料对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仔稚鱼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和投喂不同饵料对杂交鲟仔稚鱼的生长、存活、肥满度和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饥饿条件下,5 d后杂交鲟幼鱼生长基本停滞,10 d后负生长,与投喂饵料组的生长性能差异显著。消化酶活性方面,0~10 d,饥饿组的胃蛋白酶活性一直低于投喂饵料组,至20 d饥饿组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其它组;各处理组的脂肪酶活性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但是饥饿组的脂肪酶活性低于其他两组;各处理的杂交鲟幼鱼淀粉酶活性虽然有起伏波动,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仁录 陈辉 潘栋 韩爱云 邸科前 郭云霞 张振红
选用20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3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处理采用渐增和骤增2种光增方式和4种光照周期,光周期设11L∶13D,13L∶11D,15L∶9D,17L∶7D 4个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光增方式及光照时间对鸡体一些生化参数、代谢反应有一定影响,试验Ⅳ组血浆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试验Ⅵ组,血钙、血磷含量最高(P<0.05)。同一光照时间,骤增光照处理组的血糖浓度低于缓增光照处理组,光照时间长,血糖浓度高。试验Ⅷ组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尿素氮含量最高。
关键词:
光照周期 光增方式 蛋鸡 生化指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欣铭 邹博坤 钱永强
为了探索野牛草(Buchloe datyloides)生长最适光周期,本研究选取两个野牛草品种‘Sundancer’和‘Texoka’,设置3个不同光周期处理,光照/黑暗分别为12 h/12 h、16 h/8 h、22 h/2 h。对株高、地上生物量、匍匐茎数量、叶茎形态学及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光照时间的延长对野牛草株高、地上生物量积累和匍匐茎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在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下促进效果最明显。2)形态学上,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下叶片较宽且维管束密度大,茎杆叶鞘较其他处理更为紧密。3)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野牛草可溶性糖和淀粉等光合产物的积累,三者在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下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张灵燕
在循环水实验系统中,设置1 L∶23 D、9 L∶15 D、12 L∶12 D、15 L∶9 D、24 L∶0 D(光L∶暗D)共5个光照周期处理组,研究其对褐牙鲆幼鱼生长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束时褐牙鲆幼鱼的体质量为41.10~43.98 g,不同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体质量未表现出与日光照周期长短的相关性。日生长系数只在21~30 d阶段内出现显著差异,整个实验期间的平均日生长系数为1.86~2.02,不同处理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日生长系数随日光照周期的延长略呈下降趋势。不同阶段的摄食率在31~40 d阶段出现显著差异,12 L∶12 D处理组摄食率显著高于9 L∶15 D处理组。在整...
关键词:
褐牙鲆 光照周期 生长 褪黑素 生长激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