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
- 2023(1430)
- 2022(1332)
- 2021(1275)
- 2020(1076)
- 2019(2360)
- 2018(2281)
- 2017(3399)
- 2016(2542)
- 2015(3142)
- 2014(3300)
- 2013(2944)
- 2012(2744)
- 2011(2644)
- 2010(2897)
- 2009(2261)
- 2008(2210)
- 2007(2017)
- 2006(1729)
- 2005(1513)
- 学科
- 教学(4289)
- 教育(4094)
- 学(4080)
- 济(3953)
- 经济(3951)
- 理论(3621)
- 管理(3496)
- 业(3427)
- 学法(3027)
- 教学法(3027)
- 学理(2786)
- 学理论(2786)
- 企(2509)
- 企业(2509)
- 水产(2343)
- 中国(2329)
- 研究(2133)
- 动物(1994)
- 农(1960)
- 动物学(1740)
- 体(1558)
- 生(1442)
- 方法(1417)
- 研究生(1319)
- 制(1175)
- 财(1172)
- 农业(1137)
- 数学(1135)
- 数学方法(1094)
- 技术(1079)
- 机构
- 学院(34086)
- 大学(33122)
- 研究(14973)
- 科学(11620)
- 农(10465)
- 中国(9559)
- 所(9281)
- 研究所(8655)
- 农业(8482)
- 技术(7917)
- 业大(7461)
- 京(7341)
- 济(7333)
- 江(7083)
- 经济(6986)
- 管理(6933)
- 省(6162)
- 院(6125)
- 室(6020)
- 教育(5988)
- 范(5953)
- 中心(5858)
- 师范(5754)
- 理学(5598)
- 职业(5513)
- 理学院(5467)
- 实验(5423)
- 农业大学(5159)
- 管理学(5139)
- 实验室(5121)
共检索到56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军 赵刚 龚全 沈丹舟 吴明森 刘光迅
在室外水泥池塘养殖条件下,研究了4+龄达氏鲟(均重:2.38±0.11kg)在3~9月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投喂条件下,达氏鲟生长较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65.18%、163.03%、149.40%和0.46、0.45、0.43,但饵料系数偏高。达氏鲟在水温处于16~32℃时均可摄食生长,水温在18~25℃时,生长情况较好,水温高于28℃以上时,达氏鲟的生长缓慢,并容易出现死亡。试验表明,在达氏鲟最适的生长条件下,用饲料投喂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杰 刘楚吾 罗伟林
12月底从海上网箱挑选14尾1 5龄以上,健康、外表无伤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 dum),移至陆地盖有顶棚的大水泥池进行强化培育。经过4个月左右的培养,结果显示,亲鱼在陆地强化培育比在海区网箱提前约7 d成熟并自然产卵。受精卵在室内育苗池进行人工育苗,在海水比重为1. 020±0. 5,pH 8 1~8 4,水温在27. 0、29. 2 ℃时,仔鱼孵出时间分别为26、24 h,孵化率为88 .8%~93 .5%。孵出后的仔鱼在第7~9天为死亡高峰期,第11天左右的仔鱼体色有明显的变化,由棕红色变为黑色。经过1个月的培养,仔鱼的成活率约为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王丰 问思恩
研究了秦岭细鳞鲑亲本人工驯化、催产、孵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以及促熟催产中的外源性激素选择及用量。实验用野外捕捞秦岭细鳞鲑,从2011年3月开始逐年筛选,到2014年3月共培育5~9龄亲鱼580尾。实验显示,通过30 d有计划地添加黄粉虫投喂,可使野生亲鱼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注射马来酸地欧酮DOM(2.5 mg/kg)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3μg/kg),促熟催产3 d后效果明显。2013年采卵约4.56×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2.5%,平均孵化率为63.0%;2014年获得受精卵约8×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5.5%,平均孵化率为62.5%。鱼苗上浮后的开口期和转口期...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人工育苗 催产 驯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翁祖桐
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翁祖桐(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我所在连江康隆养鳗场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从1994年10月30日亲虾入池过冬至1995年2月25日提温强化培育到1995年3月23日放水清塘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玉顶 张燕 汪登强 孟彦 徐进 曾令兵
本研究采用磁珠富集法分离了10对具有多态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微卫星位点,并对140条长江野生草鱼组成的后备亲鱼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得到的草鱼微卫星序列主要是以2个碱基为重复单位、重复次数在5~22之间的多重复单元,重复次数在10次以上的微卫星序列较易得到多态性;77个微卫星座位中,完美型、非完美型和混合型微卫星标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01%、2.60%和10.39%;群体遗传分析显示,10个多态性微卫星座位中,除了GC39座位外,其它座位都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适用于草鱼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每个座位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龚进玲 杜红春 杨德国 吴兴兵 李学梅 孙昳 刘开润 梁用本 黄哲参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7000尾,平均全长(8.4±1.2) cm,平均体重(7.5±3.5) g。放流鱼苗全部做了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VIE)。放流24 h后即开始回捕,共在放流点及附近水域设置10个固定回捕监测点,采用地笼进行为期3 d的持续回捕。共回捕到放流鱼苗37尾,总回捕率为5.286‰。回捕个体平均全长(7.1±1.0) cm,平均体重(4.4±1.8) g。回捕个体的标记均清晰可见,标记保持率为100%。放流后3 d内各固定监测点回捕到的放流鱼苗数量变动显示,放流鱼苗呈现出先向两端沿岸浅水区迁移,后向开阔水域迁移的特征。放流后第1天鱼苗的群体冒险性为33.33%,而放流后第2、3天的群体冒险性均超过第1天的2倍,表现出先谨慎探索,后大胆冒险的行为特征。放流鱼在放流后1、2、3 d内的日迁移距离分别为199.4、110.6、98.8 m,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及本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大头鲤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戴贤君 邵庆均 徐旭江 刘秋伟
通过对匙吻鲟孵化率、成活率以及生长情况的统计 ,探讨水中溶氧、温度、pH值、饲养密度对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影响 ,初步得出了受精卵孵化和仔幼鱼培育的适宜条件 :温度 18~ 2 0℃、pH值为 7 0~ 8 0 ,匙吻鲟体长在 1~ 4cm时 ,适宜饲养密度为 80 0~ 10 0 0尾 /m3 ,4~ 6cm时 ,适宜密度为 4 0 0~ 5 0 0尾 /m3 。
关键词:
匙吻鲟 孵化 培育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学周 孙中之 马爱军 梁友 庄志猛 兰功刚
2003~2005年通过对半滑舌鳎亲鱼的优选和强化培育,在人工温光调控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产卵效果。本文对半滑舌鳎亲鱼室内培育方法、性腺发育规律、产卵习性、产卵规律及产卵期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卵子质量等的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结果表明,半滑舌鳎野生亲鱼经人工驯化、强化培育和调控温度、光照等技术,可使亲鱼自然产卵,并有规律的连续产卵,产卵期长达40~50d;产卵量在整个产卵期间呈抛物线式变化;受精率和孵化率随产卵期的推移逐渐增高,以产卵盛期时最高,说明此时卵子质量最好。在本实验条件下,培育到3龄的人工亲鱼又可成熟自然产卵,但产卵效果明显不如野生亲鱼。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亲鱼培育 采卵 孵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继丹 刘红柏 赵吉伟 孙大江 关海虹
Larval digestive organs of Amur sturgeon,Acipenser schrenscki and hybrid sturgeon(Huso Huso♀×A.schrenscki♂) hatched out at 17~21℃ were successively observed under Olympus microscope after being sectioned. Histological development of yolksac, pharyngeal cavity, esophago, stomach, intestine, pyloric ...
关键词:
史氏鲟 杂交鲟 仔鱼 组织学 消化器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喻清明 章龙珍 谭述卓 宋敦琼 祝红华
近年来,我们在生产的实践中,采用温室快速培育亲鳖的方法,获得了两冬龄鳖达到性成熟的结果,通过繁殖试验的观测,其亲鳖繁殖率为100%,雌鳖的年产蛋量达到平均每只产43枚,现将培育方法和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和方法11试验条件①试验场情况本试验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信勇 田希文 王云山 陈海涛 苗玉琴
史氏鲟受精卵、仔鱼和幼鱼的运输试验于信勇,田希文,王云山,陈海涛,苗玉琴(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佳木斯154002)史氏鲟(AcipenserschrenkiBrandt)是黑龙江特产鱼类之一,由于它的经济价值高和自然资源的下降,近年来就其人工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