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0)
2023(10711)
2022(9582)
2021(9133)
2020(7670)
2019(17892)
2018(17976)
2017(34079)
2016(19072)
2015(21739)
2014(21850)
2013(21543)
2012(19732)
2011(17677)
2010(17722)
2009(15888)
2008(15477)
2007(13572)
2006(11918)
2005(10550)
作者
(55739)
(45844)
(45701)
(43485)
(29325)
(22057)
(20768)
(18181)
(17469)
(16523)
(15847)
(15360)
(14605)
(14491)
(14075)
(14049)
(13951)
(13827)
(13204)
(13076)
(11500)
(11489)
(11164)
(10519)
(10430)
(10338)
(10305)
(10065)
(9367)
(9114)
学科
(71803)
经济(71715)
管理(57043)
(55065)
(46635)
企业(46635)
方法(34104)
数学(28863)
数学方法(28439)
(20484)
中国(18709)
技术(17506)
(17279)
(17248)
业经(16776)
理论(15394)
地方(14053)
农业(13711)
(12774)
贸易(12768)
(12711)
(12400)
(12342)
教育(12249)
(11308)
财务(11236)
财务管理(11212)
环境(11211)
(10675)
企业财务(10612)
机构
大学(269070)
学院(268181)
管理(108316)
(99571)
经济(97107)
理学(93772)
理学院(92741)
管理学(91039)
管理学院(90565)
研究(87595)
中国(63501)
(58191)
科学(56739)
(44742)
(44356)
(43649)
业大(41696)
研究所(40710)
中心(39569)
(39416)
(37336)
北京(37180)
师范(36986)
财经(35797)
农业(34099)
(32589)
(32488)
技术(32008)
(31806)
师范大学(29650)
基金
项目(184675)
科学(143992)
研究(136882)
基金(130945)
(113894)
国家(112919)
科学基金(96608)
社会(82138)
社会科(77629)
社会科学(77604)
(73844)
基金项目(70390)
教育(64441)
自然(63967)
自然科(62466)
自然科学(62454)
(61947)
自然科学基金(61299)
编号(57491)
资助(54144)
成果(46971)
重点(41332)
(40218)
课题(40011)
(39198)
(38792)
创新(36404)
项目编号(35312)
科研(34937)
大学(34463)
期刊
(110231)
经济(110231)
研究(78582)
中国(52990)
学报(43210)
管理(40177)
(39887)
科学(39803)
教育(38930)
(32836)
大学(32369)
学学(30059)
农业(28174)
技术(27328)
(19703)
金融(19703)
业经(18493)
财经(16835)
图书(16534)
经济研究(16005)
科技(14950)
问题(14503)
技术经济(14398)
(14278)
(14198)
理论(13941)
实践(12926)
(12926)
现代(12129)
(12028)
共检索到390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饶红欣  蒋利媛  彭信海  夏晓敏  刘先芳  
对史密斯桉(Eucalyptus smithii)的组织培养和褐变控制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初接种采用MS+BA 0.2 mg/L+IBA 1 mg/L培养基,芽诱导率为40%;继代采用MS+BA 0.2 mg/L+IBA 0.8 mg/L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4,芽抽茎成苗率30.1%;生根采用MS+IBA 2 mg/L培养基,根诱导率36.7%,平均生根2.4条.培养基中BA质量浓度为0.2~1.0 mg/L,有利于芽的生长,但超过1.0 mg/L时反而抑制芽的生长.不同培养基添加物减轻褐变的效果不同,而同种添加物不同浓度的效果也不一样,加入50 mg/L PVP或100 mg/L V-C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饶红欣  彭信海  蒋利媛  刘先芳  
以边沁桉Eucalyptus benthamii茎段的顶芽或腋芽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功建立了边沁桉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物种进一步的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初接种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 0.2 mg.L-1最佳,诱导率为55.8%;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 0.5 mg.L-1+IBA 1.0 mg.L-1+NAA 0.2 mg.L-1,芽增殖系数为4.6,平均苗高为3.1 cm;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1.5 mg.L-1,生根率达93.3%,平均每株生根数为3.2条;试管苗练苗3~7 d,移栽到25%糠壳灰+75%黄心土的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7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洪军  罗晓芳  田砚亭  
该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新进展,从酶促褐变的底物和多酚氧化酶出发,论述了组织培养外植体的影响因子,生产过程中克服褐变的方法,目前在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褐变机理的假说.结果表明,酚类物质的含量、多酚氧化酶的类型和活性、生物膜的透性以及外植体的种类、基因型都是决定材料是否发生褐变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燕丽萍  夏阳  毛秀红  刘翠兰  王太明  李丽  李双云  
为了满足人们对木材与木质纤维的需求,桉树已成为南方工业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并不断北移扩大栽植。因大多数桉树不耐寒,限制了许多速生桉树的北移栽植。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原产澳大利亚,抗寒,速生,树干通直,木质粗细均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亚龙  唐军荣  杨宇明  原晓龙  李斌  辛培尧  王娟  
以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珍贵树种牛樟带叶腋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牛樟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幼嫩茎段经处理后用75%乙醇处理5 s,0.1%升汞处理8 min后,其污染率仅为5.14%。较适宜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 mg/L+IBA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NAA0.4 mg/L,而1/2 MS+NAA0.4 mg/L+IBA0.4 mg/L+活性炭(AC)0.3 mg/L为较理想的牛樟生根培养基。开展牛樟组培快繁进行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朱兆海  黄璜  赵燕  徐锋  
为了选育新的菊花特色品种 ,以菊花花瓣为外植体 ,通过激素组合筛选合适的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 ,同时运用核辐射技术对菊花进行诱变育种 .结果表明 ,经过不同辐射剂量的 6 0 Co- γ射线处理后 ,菊花性状和染色体发生明显变异 .变异菊花的培育结果表明 ,组织培养结合辐射诱变进行菊花育种 ,可以得到丰富的变异体 ,提高变异频率 ,增加选择机会 ,缩短育种周期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进朝  陈兰芬  王晶  高琼  
以变叶金银木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论如下:(1)变叶金银木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外植体是半木质化带芽枝段,以70%CH2(OH)560 s+0.1%HgCl2消毒4~5 min为最好;(2)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20 d后能诱导出幼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mg.L-1+NAA 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1;(3)生根试管苗适宜的开瓶锻炼时间为3 d,选择直径为0.5~1 mm的试管苗移栽到蛭石培养基上能够获得76.7%~86.6%的成活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璐  王波  苏开美  谢辉  康文玲  黄静  杨启国  吕加燕  杨福锁  
为了优化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系统,为史密斯桉的无性繁殖和转基因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建立无菌苗,研究不同品种、外植体部位、激素种类及其配比、不同质量浓度2,4-D与NAA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激素种类及配比、基本培养基种类、6-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不同转种周期对史密斯桉愈伤组织分化成芽的影响以及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史密斯桉不定芽分化成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54 mol/L NaClO对史密斯桉种子消毒30~50 min建立的无菌苗效果较好;史密斯桉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品种9的愈伤形成率最高;不同外植体部位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子叶、真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燕芬  周国兰  赵华富  
为降低茶树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切割方式、转瓶间隔时间、培养基类型、激素配比、抗褐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消毒最适时间为7~8 m in;接种外植体带腋芽叶片保留2/5,3 d转瓶1次降低褐化的效果较好;经此处理的外植体培养在1/2MS+BA 2 mg/L+NAA 0.1 mg/L+Vc 1.0 g/L+AC 1.0 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褐化率由86%下降为4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琦  罗晓芳  
在牡丹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现象普遍发生,并影响着牡丹培养物的正常生长与增殖。因此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培养方式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褐剂的方法,对品种为青龙卧墨池的牡丹组培物褐化的防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生长素会加剧启动培养中外植体的褐化程度,暗培养对愈伤组织抑制褐化很有效,悬浮培养未能减缓褐化却能使愈伤快速增殖。吸附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结冷胶(Phytagel)能够有效地缓解褐化。抑褐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抗坏血酸(VC)和铜试剂(DDTC)在牡丹的组培中加剧了组织培养物的褐化程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邬秀宏  李中林  陈正明  朱学栋  邓敏  张莹  王廷华  唐敏  
为了控制茶树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抗氧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琼脂浓度和pH值的高低进行了综合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以6 min为宜;外植体接种在MS+6-BA 2.0 mg/L+NAA 0.2mg/L+GA31 mg/L+核黄素0.02 g/L的培养基上,琼脂浓度为5.0 g/L,pH值为5.6,外植体生长状况良好,褐化率由57%下降为13.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建英  
作为外来种的桉树(Eucalyptus)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性能,经济效益显著,南方各省均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但是桉树的北移造林存在一定风险。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中亚热带种植大量桉树,但70年代中期遇寒潮袭击,大部分桉树受冻死亡(朱宁华,2000)。邓恩桉(E.dunnii)是种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健华  李正红  马宏  刘秀贤  万友名  
地涌金莲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一直是其优良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地涌金莲未成熟雄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和不同抗褐化剂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消毒的外植体其污染率为0%,且褐化率和褐化指数均显著低于消毒后的外植体;6-BA在地涌金莲愈伤组织诱导中起主要作用,浓度为2 mg·L-1、3 mg·L-1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能显著降低褐化指数;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VC)混合液、表面添加VC均对地涌金莲褐化未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姜汁和阿魏酸对抑制愈伤组织褐化有较好的效果,48.5 mg·L-1的阿魏酸能显著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使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海芸  桂仁意  汤定钦  方伟  
以菲白竹Sasa fortunei幼嫩竹秆和竹鞭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以竹鞭为外植体萌芽率较高,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试管苗增殖效果优于噻二唑苯基脲(TDZ),但TDZ能促进新芽生根;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3 mg.L-16-BA与0.5 mg.L-1萘乙酸(NAA),侧芽增殖系数达3.60;添加3 mg.L-16-BA与0.01 mg.L-1TDZ,增殖系数较高(3.43),且伸长生长迅速,生根率达到100%,可同时实现增殖与生根,有利于菲白竹大规模快速繁殖。图1表3参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单芹丽  吴丽芳  阮继伟  蒋海玉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