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1941)
- 2022(10144)
- 2021(9741)
- 2020(8225)
- 2019(19194)
- 2018(18777)
- 2017(35434)
- 2016(18645)
- 2015(21205)
- 2014(20479)
- 2013(20433)
- 2012(18877)
- 2011(17260)
- 2010(16903)
- 2009(15656)
- 2008(15306)
- 2007(13036)
- 2006(11441)
- 2005(10508)
- 学科
- 济(82422)
- 经济(82340)
- 管理(51137)
- 业(45817)
- 方法(39621)
- 企(38567)
- 企业(38567)
- 数学(34193)
- 数学方法(33646)
- 中国(23974)
- 学(20172)
- 财(19051)
- 农(18072)
- 贸(16122)
- 贸易(16112)
- 业经(15813)
- 易(15747)
- 理论(14840)
- 制(13296)
- 和(13170)
- 融(11938)
- 金融(11936)
- 农业(11819)
- 银(11698)
- 银行(11684)
- 地方(11590)
- 务(11417)
- 财务(11365)
- 财务管理(11337)
- 行(11292)
- 机构
- 大学(276998)
- 学院(264609)
- 济(115895)
- 经济(113883)
- 管理(102719)
- 研究(89565)
- 理学(88311)
- 理学院(87321)
- 管理学(85708)
- 管理学院(85149)
- 中国(69014)
- 京(58554)
- 财(52605)
- 科学(51518)
- 财经(42992)
- 所(42989)
- 中心(40436)
- 经(39415)
- 研究所(39140)
- 范(38151)
- 经济学(38135)
- 师范(37876)
- 江(37256)
- 北京(37215)
- 农(35144)
- 经济学院(34152)
- 业大(34094)
- 财经大学(32204)
- 院(31871)
- 师范大学(31114)
- 基金
- 项目(176588)
- 科学(140776)
- 基金(132743)
- 研究(131949)
- 家(114852)
- 国家(113994)
- 科学基金(98542)
- 社会(87210)
- 社会科(82870)
- 社会科学(82849)
- 基金项目(68628)
- 省(62871)
- 自然(61115)
- 教育(60807)
- 自然科(59784)
- 自然科学(59769)
- 自然科学基金(58698)
- 划(54878)
- 资助(54554)
- 编号(52946)
- 成果(45224)
- 部(41271)
- 重点(39533)
- 国家社会(38283)
- 发(36726)
- 教育部(36426)
- 创(36321)
- 人文(34859)
- 大学(34695)
- 课题(34444)
- 期刊
- 济(119807)
- 经济(119807)
- 研究(81783)
- 中国(48924)
- 学报(42040)
- 财(41470)
- 管理(37984)
- 科学(36729)
- 图书(33592)
- 大学(33146)
- 农(29945)
- 教育(29783)
- 学学(28739)
- 书馆(26242)
- 图书馆(26242)
- 技术(23372)
- 财经(23264)
- 农业(20799)
- 融(20575)
- 金融(20575)
- 经济研究(20523)
- 经(20159)
- 问题(16148)
- 贸(15748)
- 业经(15420)
- 世界(14073)
- 统计(13950)
- 国际(13648)
- 坛(13576)
- 论坛(13576)
共检索到40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立耘
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往往取决于研究方法的正确选择,三者惟有达到统一,学术史才能既反映学术的变迁,又揭示学术的思想价值。范并思的新著《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一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把史、论与方法较好地统一起来,是一部具有长远价值的图书馆学学术史著作。参考文献9。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佩纯
文章对范并思《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一书进行了学术评介,认为范著的基础建立在科学方法上,因而是一部信史;而在叙述上则充满了激情,全书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愫。
关键词:
20世纪 西方图书馆学 中国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全太 李香艳
本文首先分析了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给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学的产生、发展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中国的图书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最后通过对 2 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的反思 ,得出启示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超越传统、创新领先 ,是 2 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 图书馆学 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孟智明 任秀煜
本文从文献信息学深刻的内涵和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文献信息学有可能成为21 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大统一理论。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设想的理论依据:大统一理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学说;大统一理论有利于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用历史的观点看文献信息学。
关键词:
文献信息学 发展 21世纪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星溪
论述了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 ,这些思想产生的诸多影响因素 ,以及这些思想成果所体现的诸多领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与信息-知识资源、信息技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由此决定了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是一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以揭示图书馆本质和规律为目的,标志人和人类社会文化更新、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历史高度的综合性、应用性交叉学科。图书馆以人文为本质属性,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本手段和社会功能,以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为生存依据和社会目标,以推进人类文明的提升和进步为价值追求。为了从人文本质、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三个方面全面揭示图书馆的本质和规律,本文从当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发展趋势、理论基点和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构建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子舟
百年图书馆学发展史上出现过三次发展高潮,前后约计40余年。在此期间,图书馆学得到迅速发展。勾勒三次高潮概貌,总结图书馆学演进经验,有助于认清历史,开辟未来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20世纪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刚 倪波
大学专业教育是图书馆学最重要的学科建制化措施 ,学术成果既是学科建制化的标志也是建制化的结果 ,学会和学术刊物是学术建制的另一重要标记。图书馆学的现代性和建制化对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有着重要影响。参考文献 14。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现代性 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凡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著作 图书馆学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白光田
本文从学科生存、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证了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应该达成共识,探讨了各家观点统一的基础,论证了把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图书馆”的科学性。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研究对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仅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霍国庆
本文勾勒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概貌,论述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三次高潮的来龙去脉和主要特征,刻画了20世纪中国大陆图书馆学四代学人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两代半人”的群体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点评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学说及其逻辑发展轨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霍国庆
百年沧桑三次高潮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续)霍国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080)5开放的台湾图书馆学台湾图书馆学是中国图书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40年代末之后,部分第一代和第二代图书馆学家或直接或辗转抵赴台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凡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一书,突破了单纯以图书馆为中心来介绍图书馆自身发展历史的做法,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置于中国社会与民众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描述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突出了图书馆事业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从一个图书馆史研究者的角度看,该书史学视野宏大、历史分期独特,叙述方法娴熟,继承并发展了已有图书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