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8)
- 2023(6263)
- 2022(5521)
- 2021(5322)
- 2020(4428)
- 2019(10310)
- 2018(10287)
- 2017(19994)
- 2016(11058)
- 2015(12474)
- 2014(12213)
- 2013(11836)
- 2012(11290)
- 2011(10187)
- 2010(10737)
- 2009(9908)
- 2008(10132)
- 2007(9470)
- 2006(8736)
- 2005(8000)
- 学科
- 济(40472)
- 经济(40424)
- 业(36789)
- 管理(35249)
- 企(30642)
- 企业(30642)
- 财(14824)
- 农(14227)
- 方法(13257)
- 中国(12579)
- 地方(11448)
- 策(11127)
- 数学(10709)
- 数学方法(10438)
- 制(9993)
- 业经(9790)
- 贸(9717)
- 贸易(9709)
- 农业(9495)
- 易(9382)
- 务(9380)
- 财务(9356)
- 财务管理(9337)
- 企业财务(8854)
- 学(7867)
- 银(7813)
- 银行(7795)
- 行(7432)
- 理论(6979)
- 技术(6907)
- 机构
- 学院(152413)
- 大学(151198)
- 济(62434)
- 经济(60936)
- 管理(58572)
- 研究(53881)
- 理学(48924)
- 理学院(48340)
- 管理学(47526)
- 管理学院(47211)
- 中国(43348)
- 京(35732)
- 财(31507)
- 科学(31010)
- 所(27478)
- 中心(25442)
- 江(24414)
- 研究所(24286)
- 农(23901)
- 北京(23753)
- 财经(23182)
- 经(20900)
- 业大(20765)
- 范(20327)
- 师范(20133)
- 州(19551)
- 院(19339)
- 农业(18480)
- 经济学(17705)
- 省(17148)
- 基金
- 项目(92461)
- 科学(72391)
- 研究(70726)
- 基金(65414)
- 家(55653)
- 国家(55087)
- 科学基金(47419)
- 社会(43335)
- 社会科(40959)
- 社会科学(40950)
- 省(35553)
- 基金项目(33706)
- 教育(31958)
- 划(30456)
- 编号(30111)
- 自然(30097)
- 自然科(29412)
- 自然科学(29407)
- 自然科学基金(28877)
- 资助(27887)
- 成果(26461)
- 课题(21350)
- 发(20642)
- 重点(20524)
- 部(20184)
- 创(18828)
- 性(18807)
- 项目编号(18399)
- 年(17530)
- 创新(17507)
共检索到251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枫 高成亮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加速,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部分台资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变化,主动将投资重心梯度式转移到京津冀地区。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市一省长远发展需要,应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布局和总体发展目标,依照各地区功能定位,有选择地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台资资本,引导各产业台资资本进入京津冀不同地区,确保产业承接过程中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针对目前承接台资转移中存在的制度安排、产业选择、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京津冀承接台资转移应顺应一体化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枫 高成亮
随着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加速,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部分台资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变化,主动将投资重心梯度式转移到京津冀地区。考虑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市一省长远发展需要,应根据京津冀一体化布局和总体发展目标,依照各地区功能定位,有选择地承接具有比较优势的台资资本,引导各产业台资资本进入京津冀不同地区,确保产业承接过程中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针对目前承接台资转移中存在的制度安排、产业选择、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京津冀承接台资转移应顺应一体化长远发展需要,在台资进入的不同阶段,相机抉择,选择不同的承接策略,设置合意的制度安排,一要采用政府主导的引力策略;二要实施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合力策略;三要实施市场主导的驱动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合理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建设,搭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坚实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孙晓然
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河北省目前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指出河北省具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层次城镇化水平和低契合度产业链条、不断加剧的生态负外部性效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有效承载力存量、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却大大阻碍了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发展多元化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云飞 赵宁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河北的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以"大产业"和"大承接"的宏观理念,解决"接得住"、"接得对"、"接得好"三大难题。在财政政策上,建立京津冀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财政对竞争性和公益性两类项目的引导功能,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区域间利益分配、引进项目效益评价、产业转移收益诱导、居民公共服务权益共享等四项利益安排制度。
关键词:
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南云芙
产业对接与协作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央对京津两地的产业定位,北京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呈现"以舍为主"特点,主要移出商贸服务业以及一般制造业;天津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呈现"取舍结合"特点,在承接部分北京产业的同时,移出部分传统制造业。这对多年处于"项目经济洼地"的河北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将有助于河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树伶
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核心,产业转移升级成为重点突破领域之一。京津冀地区主要产业存在一定的梯度差异,将从根本上推动区域内产业转移,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正效应,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分层次、有重点地提升主要产业的承接效益和质量;二是以科技、金融创新驱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创建协同创新的共同体;三是推动优势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转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大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四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五是借助京津人才智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晗 成微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产业协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产业仍高度趋同,天津与河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竞争倾向,未来区域内仍存在巨大的产业调整空间。本文通过建立衡量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各城市之间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尽管河北整体产业承接能力有所改善,但各城市之间承接水平仍存巨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就各个层次城市如何提升其承接能力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的深入进行。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承接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淑芬 李晓琪 阎晓
借融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机会窗口,山西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是其推进全省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是两地间产业相互吸引的结果,只有两者相互耦合才是有效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文章在利用产业集聚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测度京津冀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第二产业范围基础上,结合山西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承接需求,着重通过构建产业引力模型测算山西对京津冀转移工业细分门类的吸引力情况,确定山西最可能承接的京津冀转移产业。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有转移趋势的产业集中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 赵聪 周慧敏
就河北省社保PPP融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来说,京津冀房地产开发的融资均衡性、基础设施融资服务的协同性、科技保险业的金融对称性为河北省大力推行社保基地PPP融资模式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就河北省社保PPP融资项目的风险来说,主要表现为"资金断裂式风险"、"特色缺失性"风险和"价值真空性"风险。就河北省社保PPP融资项目风险的控制策略而言,主要应该加快建立社保PPP融资项目的预警和监督机制;加快社保PPP融资项目众筹网络平台的建设,大力促进产业融资观念的转变;推行河北省社保融资的"地方特色",推动社保PPP融资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 赵聪 周慧敏
就河北省社保PPP融资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来说,京津冀房地产开发的融资均衡性、基础设施融资服务的协同性、科技保险业的金融对称性为河北省大力推行社保基地PPP融资模式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就河北省社保PPP融资项目的风险来说,主要表现为"资金断裂式风险"、"特色缺失性"风险和"价值真空性"风险。就河北省社保PPP融资项目风险的控制策略而言,主要应该加快建立社保PPP融资项目的预警和监督机制;加快社保PPP融资项目众筹网络平台的建设,大力促进产业融资观念的转变;推行河北省社保融资的"地方特色",推动社保PPP融资项目的深度扩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王一楠 孙梦雪
张家口位于环首都贫困带地区,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实现与北京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先对北京和张家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分析张家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与北京协同发展的优势基础以及面临约束条件,分析可承接产业,最后提出张家口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京张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张协同 承接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硕
本文简要介绍了社会融入的内涵,总结了社会融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中的重要意义,在分析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中社会融入问题主要表现和深入剖析导致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在承接非首都功能中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京津冀城市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但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建立多层次、多元化、深合作的区域金融体系,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振辉 娄冠华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其中,产业的对接与协作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全省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廊坊如何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将自身区位优势全部变现为发展优势,对于自身财政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廊坊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