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9)
- 2023(15718)
- 2022(13594)
- 2021(12553)
- 2020(10340)
- 2019(23663)
- 2018(23681)
- 2017(45167)
- 2016(24393)
- 2015(27296)
- 2014(27346)
- 2013(27290)
- 2012(25444)
- 2011(23122)
- 2010(23288)
- 2009(20993)
- 2008(20340)
- 2007(17916)
- 2006(16030)
- 2005(14319)
- 学科
- 济(107037)
- 经济(106937)
- 业(66618)
- 管理(66092)
- 企(51673)
- 企业(51673)
- 方法(42053)
- 数学(35780)
- 数学方法(35406)
- 农(32226)
- 中国(30486)
- 地方(30180)
- 业经(25647)
- 农业(22449)
- 学(22388)
- 财(22120)
- 贸(18970)
- 贸易(18951)
- 制(18351)
- 易(18249)
- 环境(17008)
- 技术(16980)
- 银(16438)
- 和(16430)
- 银行(16392)
- 地方经济(16219)
- 融(16173)
- 金融(16169)
- 理论(15915)
- 行(15797)
- 机构
- 大学(345733)
- 学院(345545)
- 济(141478)
- 经济(138504)
- 管理(137572)
- 研究(123887)
- 理学(118414)
- 理学院(117062)
- 管理学(115230)
- 管理学院(114606)
- 中国(91623)
- 科学(76369)
- 京(75231)
- 所(62941)
- 财(61828)
- 农(60193)
- 研究所(57351)
- 中心(55852)
- 江(55376)
- 业大(52925)
- 财经(48892)
- 范(47631)
- 北京(47404)
- 师范(47140)
- 农业(46710)
- 院(45281)
- 经(44430)
- 州(42323)
- 经济学(41203)
- 师范大学(38173)
- 基金
- 项目(237548)
- 科学(187008)
- 研究(174931)
- 基金(170858)
- 家(149141)
- 国家(147872)
- 科学基金(126829)
- 社会(109809)
- 社会科(104065)
- 社会科学(104039)
- 省(94222)
- 基金项目(91334)
- 自然(81945)
- 自然科(80002)
- 自然科学(79987)
- 教育(78662)
- 自然科学基金(78541)
- 划(78406)
- 编号(71766)
- 资助(69605)
- 成果(57754)
- 发(55022)
- 重点(53572)
- 部(51849)
- 课题(49706)
- 创(49412)
- 创新(46056)
- 科研(44729)
- 国家社会(44715)
- 发展(44046)
- 期刊
- 济(161412)
- 经济(161412)
- 研究(104747)
- 中国(71670)
- 农(55140)
- 学报(54200)
- 管理(51758)
- 科学(51193)
- 财(43977)
- 大学(40794)
- 教育(40354)
- 农业(38311)
- 学学(38199)
- 融(32408)
- 金融(32408)
- 技术(30992)
- 业经(28168)
- 经济研究(25196)
- 财经(22934)
- 问题(20970)
- 业(19992)
- 图书(19764)
- 经(19720)
- 科技(17523)
- 技术经济(17248)
- 资源(17107)
- 理论(16740)
- 现代(16176)
- 商业(16075)
- 实践(15279)
共检索到52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向大陆的投资向纵深领域的拓展,IT产业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台湾IT产业落户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就“西进北移”的动因与效应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台湾IT产业之所以出现向长江三角洲的转移倾向是由IT产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会成为集研发、生产和孵化基地为一身的核心发展地带。但在台湾IT产业蜂拥进入长江三角洲的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隐忧也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关键词:
台湾 IT产业 西进北移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进军
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其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这无疑又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已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对这种态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长江三角洲整体经济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石慧 王正卫
长江三角洲①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
趋势 长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叶森 曾刚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人口产业密集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都市区之一,推进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浦东新区的视角,以集成电路(IC)产业为分析对象,系统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浦东的区域产业联动具有资金境外联系强而境内联系弱、跨国产业链联系密切而境内联系少、人才流入多于流失、技术合作伙伴多在本地和境外而与江浙合作少、产业联动制度环境总体较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尊重企业的区域经济主体地位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兰陵
根据国外产业集群的理论,以不同的标准体系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出不同的类型。结合我国长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文章在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长三角”的产业集群模式,进一步衍生了基本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新
文章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产业同构现象和上海当前发展的机遇,借鉴城市带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的发展定位问题,得出结论:上海未来应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通过科教创新,从形象和功能上打造知识型、创新型的大都市,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其他城市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产业同构 发展定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东升 王晖 孙伟
基于人口经济增长弹性、重心、地理集中度和不一致指数等方法,在研究2000~2015年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规律基础上,从人口与经济协同演变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不同时期区域发展差距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发展环境与政策演变影响下,区域人口与经济集聚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二者重心距离的缩小表征了总体发展差距的缩小。城市对比发现,区域经济集中度呈现"Z"字形格局而人口集中度南北差异显著;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2000~2015年演变表现为发达城市的增加和欠发达城市的下降;这些都表征了区域发展的显著差异和向均衡状态的演变趋势。不同时期区域发展差距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呈现市场力量的趋强和政府影响的弱化;普通面板回归高估了多数影响因素的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区域发展向均衡状态的转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卫东 彭俊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建设和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宁波 长江三角洲 城市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世俊 叶舒娟 王秉建
文章依据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借助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核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的聚类分析,为划分三大核心城市的各自腹地范围提供了依据。基于三大核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和空间辐射范围,提出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模式,归纳演绎出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整合架构,以期对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使之更好的发挥其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城市群 经济联系强度 空间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