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0)
- 2023(5771)
- 2022(4823)
- 2021(4925)
- 2020(3779)
- 2019(8867)
- 2018(8798)
- 2017(15326)
- 2016(9417)
- 2015(10503)
- 2014(10736)
- 2013(9669)
- 2012(8955)
- 2011(8371)
- 2010(8864)
- 2009(7799)
- 2008(7564)
- 2007(7030)
- 2006(6592)
- 2005(6044)
- 学科
- 济(24777)
- 经济(24756)
- 管理(21566)
- 教育(19426)
- 业(18847)
- 中国(14593)
- 企(14499)
- 企业(14499)
- 农(9452)
- 理论(8461)
- 方法(8374)
- 财(8199)
- 策(7680)
- 数学(7422)
- 学(7253)
- 数学方法(7197)
- 教学(7165)
- 贸(6312)
- 贸易(6308)
- 地方(6173)
- 易(6133)
- 农业(5892)
- 制(5889)
- 及其(5764)
- 业经(5641)
- 发(5523)
- 政策(5477)
- 技术(5273)
- 方针(4802)
- 银(4789)
- 机构
- 大学(121312)
- 学院(118174)
- 研究(45950)
- 济(42335)
- 经济(41029)
- 管理(39362)
- 理学(33034)
- 理学院(32555)
- 管理学(31771)
- 管理学院(31491)
- 教育(29444)
- 中国(29314)
- 京(27212)
- 范(26488)
- 师范(26363)
- 科学(25190)
- 所(22646)
- 财(22370)
- 师范大学(21481)
- 江(20669)
- 研究所(20290)
- 中心(20155)
- 北京(18488)
- 院(16966)
- 技术(16886)
- 财经(16413)
- 职业(16327)
- 州(16079)
- 经(14817)
- 农(14745)
- 基金
- 项目(71375)
- 研究(62534)
- 科学(57811)
- 基金(47477)
- 家(39510)
- 国家(39001)
- 教育(36882)
- 社会(35800)
- 社会科(33597)
- 社会科学(33592)
- 科学基金(32897)
- 省(28866)
- 编号(28860)
- 成果(27325)
- 划(26699)
- 课题(23912)
- 基金项目(22872)
- 年(20363)
- 资助(20276)
- 自然(19165)
- 自然科(18689)
- 自然科学(18685)
- 自然科学基金(18326)
- 部(17782)
- 规划(17623)
- 重点(17529)
- 性(17263)
- 项目编号(17141)
- 发(16965)
- 教育部(15973)
共检索到198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红娟
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评估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从早期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评估,到委托民间团体开展评估,再到成立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专责开展评估活动。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角色虽因大学趋于自治而弱化,从执行人转向监督人,但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实际推动中,无论是制度层面的引进还是运作机制的推行,以及法律依据的扩延,其影响力都未有减弱,并藉此使"系所退场机制"合法地导入高等教育评估中。
关键词:
台湾 高等教育评估 政策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家新
从"国家认同"的视角来看,台湾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同化主义"为核心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以"民族本位"为理念的"两蒋"主政时期、以"台湾主体性"为特征的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以及出现一定"拨乱反正"倾向的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教育政策的变迁对民众的"国家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体现于"民族认同"方面的身份认同"本土化"、历史认同"虚像化"和地域认同"孤立化",体现于"政治认同"方面的制度认同建构、政党认同变化与两岸认同移转。未来应继续关注台湾教育政策演变中的认同张力及其与民众认同倾向的互动关系,以及台湾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台湾教育 国家认同 两岸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家新
从"国家认同"的视角来看,台湾教育政策经历了以"同化主义"为核心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以"民族本位"为理念的"两蒋"主政时期、以"台湾主体性"为特征的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以及出现一定"拨乱反正"倾向的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教育政策的变迁对民众的"国家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体现于"民族认同"方面的身份认同"本土化"、历史认同"虚像化"和地域认同"孤立化",体现于"政治认同"方面的制度认同建构、政党认同变化与两岸认同移转。未来应继续关注台湾教育政策演变中的认同张力及其与民众认同倾向的互动关系,以及台湾教育政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台湾教育 国家认同 两岸关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林杰
进入21世纪之后的台湾正迎来一个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伴随着国立大学的法人化运动以及私立大学的发展,台湾高等教育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在经费减少、生源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台湾高等教育被迫实施自主经营、民主治校、院校整合、高校评鉴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主题是提升质量、增加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较为严峻的问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鸣玖
本文基于1990—2019年台湾地区进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台湾地区两次“南向政策”的实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李登辉当局提出的“南向政策”与蔡英文当局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对台湾地区的进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分布没有影响。南向经济为台湾地区提供了中国大陆之外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但对促进其经济势力扩张并无帮助。台湾当局应加强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索磊
在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下,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政策变迁受到外部因素(相对稳定因素和外部事件)的影响。以此为背景,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政策的子系统包含多个倡议联盟,各联盟之间在政策核心信念上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人才培育和技术研发之间的抉择。因此,在明确"产学合作"真正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产学合作"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厘清职业院校、产业界和政府的职责和义务,强化政策学习以达成政策核心信念的一致是提高产学合作政策成效的关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文章
教育政策是政府管理教育事业和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式及健康水平。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能保持较快较好发展,科学合理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是其重要保障。其政策经验是:依法治教,构建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法规;因应变化,保持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的适切性;强调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财政支持责任;保障私立高校的教师的待遇和权利;追求品质,重视对私立高等教育质量督导。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经验,并通过不断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机制等,推动当前大陆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台湾 私立高等教育 教育政策 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腾蛟 张可立 柴御清
台湾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类型大抵仍延续中等教育的双轨制,分为学术及技职两类。本文针对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首先进行历史背景的回顾,其次介绍近来发展的概况及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再论述未来的政策与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琼 曾玉荣
台湾农村发展政策经历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型、以提高农民所得为核心的均衡型、以"三生"并重为目标的调整型、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再生型等四次变迁。台湾农村发展以社区营造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多功能化农村发展为方向。其农村发展政策目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调整,政策形成从"由上而下"治理转变为"由下而上"共同参与,政策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
台湾 农村发展 政策变迁 社区营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琼 曾玉荣
台湾农村发展政策经历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型、以提高农民所得为核心的均衡型、以"三生"并重为目标的调整型、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再生型等四次变迁。台湾农村发展以社区营造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多功能化农村发展为方向。其农村发展政策目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调整,政策形成从"由上而下"治理转变为"由下而上"共同参与,政策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
台湾 农村发展 政策变迁 社区营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宗哲
台湾的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密切的联系① ,台湾中小企业在出口外销上的冲锋陷阵 ,一举冲破了制约一般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缺口———储蓄、外汇、竞争力。本文对台湾中小企业辅导政策的演变与现状做了系统描述 ,再根据结构层面评估台湾的中小企业辅导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世渊
通讯产业是台湾的“十大新兴工业”之一。近十多年来 ,在因特网蓬勃发展和台湾电信自由化两大趋势下 ,台湾通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获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在分析台湾通讯产业格局变迁的基础上 ,认为促成台湾通讯产业结构转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因特网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带动了通讯产品市场需求。如果从台湾通讯产业自身因素看 ,加大研发投入 ,致力于企业并购 ,以及强化产业聚集是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通讯产业 NII 因特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艳霞
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问题,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为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法规建设的历程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大陆的高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公绩主义价值观使许多社会大众信服于教育的向上流动功能,进而要求扩张教育规模,因此许多社会试图扩张高校以提升劳工阶级子女的向上流动比率,进而改善社会不均等的问题。本文以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论证,此种措施并未考量到社会阶级学生学科能力的区隔以及衍生的问题,并且也忽视外在经济规模的制约性,本文认为社会流动主要取决于经济规模而非高校的扩张。
关键词:
高校 台湾 不均等 文化再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