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8)
2023(7905)
2022(6685)
2021(6256)
2020(4703)
2019(11100)
2018(11067)
2017(19261)
2016(11490)
2015(13141)
2014(13424)
2013(12713)
2012(12325)
2011(11435)
2010(12120)
2009(10792)
2008(10760)
2007(9973)
2006(9448)
2005(9168)
作者
(32091)
(26463)
(26458)
(25241)
(17137)
(12791)
(12112)
(10400)
(10160)
(9884)
(9013)
(8960)
(8655)
(8582)
(8366)
(8326)
(7946)
(7835)
(7750)
(7698)
(7166)
(6655)
(6471)
(6310)
(6166)
(6052)
(5934)
(5844)
(5521)
(5326)
学科
(45940)
经济(45888)
管理(24820)
(23676)
中国(22743)
教育(19919)
地方(18307)
(16483)
企业(16483)
(15202)
业经(12066)
(11595)
(10529)
农业(10447)
地方经济(10226)
理论(10082)
方法(9667)
(9621)
银行(9611)
(9389)
(9362)
金融(9362)
(9337)
(9330)
发展(9167)
(9040)
(8800)
贸易(8786)
(8356)
技术(7986)
机构
大学(157639)
学院(156908)
研究(64067)
(58271)
经济(56602)
管理(49111)
中国(45148)
理学(39393)
理学院(38740)
管理学(37922)
管理学院(37587)
(37220)
科学(37208)
(33587)
(33153)
师范(32942)
教育(31907)
研究所(29650)
(29167)
(28276)
中心(27872)
师范大学(26675)
北京(25785)
(24394)
(23201)
(22878)
技术(21703)
财经(20905)
(20159)
职业(19361)
基金
项目(89017)
研究(75730)
科学(70262)
基金(57244)
(48138)
国家(47487)
社会(44179)
社会科(41490)
社会科学(41483)
教育(41348)
科学基金(39220)
(38278)
编号(34291)
(33251)
成果(31827)
基金项目(28580)
课题(28507)
(26637)
(24206)
资助(23570)
发展(22118)
重点(21906)
(21679)
自然(21479)
规划(21046)
自然科(20908)
自然科学(20905)
自然科学基金(20478)
(20200)
(20009)
期刊
(81083)
经济(81083)
研究(64834)
教育(53746)
中国(49083)
(24827)
(21443)
管理(20805)
学报(19682)
(19201)
金融(19201)
科学(19069)
技术(18377)
农业(17074)
大学(16270)
业经(14862)
职业(13336)
学学(13279)
经济研究(12158)
财经(10421)
问题(10378)
(10078)
论坛(10078)
(9495)
图书(9297)
(9136)
技术教育(8692)
职业技术(8692)
职业技术教育(8692)
(8476)
共检索到282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公绩主义价值观使许多社会大众信服于教育的向上流动功能,进而要求扩张教育规模,因此许多社会试图扩张高校以提升劳工阶级子女的向上流动比率,进而改善社会不均等的问题。本文以文化再生产的观点论证,此种措施并未考量到社会阶级学生学科能力的区隔以及衍生的问题,并且也忽视外在经济规模的制约性,本文认为社会流动主要取决于经济规模而非高校的扩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泽彧  武毅英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服务。探讨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主要是战后)的相互关系,在个性中发现共性,在共性中认清个性,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这一研究对于目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祖国大陆,尤其是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繁相  
台湾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因应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走过了初步发展、快速扩张和巩固成果等三个主要阶段,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高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办学定位偏移、发展速度过快、学生来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质量,进而制约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办学者的深刻反思并进行有效的改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雁玲  王晖  
当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高等院校都瞄准了中国大陆市场,台湾也于2011年公布了"高等教育输出计划",但要摆脱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仍需进一步拓展两岸教育发展的空间。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一、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一)台湾岛内高等教育需求相对于供给接近饱和20世纪80年代伴随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规模也急剧扩大。1981年台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6.7%,经过1995年的教改,2009年已达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五十年代以来,台湾省的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成功地步人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的行列。1952年到1991年,台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205美元增长到8788美元,增长了四十多倍。与此同时,台湾高等教育也有了极为显著的发展,高等院校数由1950年的7所发展到1989年的116所,在校学生数由6665人增长到53.5万人,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林廷春  丁佳  
本文探讨了台湾地区196 5 - 2 0 0 0年间高等教育学科对劳动力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以台湾高等教育四类学科为对象探究了学科结构的潜在影响。同时,产出被分为三个产业部门以考察不同学科对每个部门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总体上对台湾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工程和自然科学专业的作用最显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林  
本文阐述了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评析了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经济来源体制及立法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海燕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法制的历史发展,历经日据时期、国民政府戒严时期和解严后时期三个阶段的变革,逐渐形成了以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台湾的高等教育通过大学法的修订启动改革,以大学内部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司法审查和大法官解释等法律实践活动逐渐推进高等教育法制的发展。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发展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邹景平  
概述台湾高等教育数字学习的发展现况,并论及相关发展的策略、成果及问题与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欣  
"马太效应"作为公共资源配置中效率优先原则的典型范本,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控、调节着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格局。中央与地方属两类普通高等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距明显、经费收入结构严重分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马太效应"的两大典型表征。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引发一系列问题,揭示出未来高教优质资源配置就应当偏重向均衡一方倾斜,在确保底线均衡的前提下,扣两端而取其中,逐步打破马太效应的僵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腾蛟  张可立   柴御清  
台湾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类型大抵仍延续中等教育的双轨制,分为学术及技职两类。本文针对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首先进行历史背景的回顾,其次介绍近来发展的概况及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再论述未来的政策与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淑媛  
台湾高等教育已从早期精英教育走入普及教育。就台湾社会而言,教育本身就能代表着社会地位,教育是促进个人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反映出台湾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一、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现况台湾现有156所大学校院,13所专科学校。156所大学校院中,有74所隶属于技职体系(包括科技大学57校、技术学院17校)。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文章  
教育政策是政府管理教育事业和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式及健康水平。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能保持较快较好发展,科学合理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是其重要保障。其政策经验是:依法治教,构建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法规;因应变化,保持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的适切性;强调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财政支持责任;保障私立高校的教师的待遇和权利;追求品质,重视对私立高等教育质量督导。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经验,并通过不断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机制等,推动当前大陆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蓉  
与过去历次相比,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经济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影响显得更加明显与直接,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已显现及潜藏的矛盾与问题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对此,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社会各界全面启动应急机制,并建立起推进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力图化危机为转机,以促进台湾高等教育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