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0)
2023(6598)
2022(5515)
2021(5406)
2020(4352)
2019(10060)
2018(10127)
2017(16928)
2016(10885)
2015(12376)
2014(12612)
2013(11275)
2012(10443)
2011(9545)
2010(9996)
2009(8595)
2008(8563)
2007(7938)
2006(6959)
2005(6216)
作者
(28780)
(23749)
(23661)
(22632)
(15362)
(11414)
(11005)
(9291)
(9080)
(8812)
(8279)
(8145)
(7719)
(7609)
(7367)
(7327)
(7305)
(7130)
(7054)
(6897)
(6273)
(6092)
(5693)
(5666)
(5584)
(5478)
(5264)
(5241)
(4943)
(4848)
学科
(26744)
经济(26713)
教育(21952)
管理(18453)
中国(14973)
(14765)
方法(11830)
(11813)
企业(11813)
理论(11024)
(10098)
数学(9140)
数学方法(8933)
教学(8738)
(8458)
业经(7384)
研究(6207)
地方(6132)
(6102)
农业(5745)
(5388)
(5352)
贸易(5349)
学校(5262)
(5181)
思想(5172)
(5113)
技术(5026)
发展(5002)
政治(4996)
机构
大学(146546)
学院(137336)
研究(52913)
管理(41321)
(40506)
经济(39212)
理学(35420)
理学院(34746)
教育(33941)
科学(33888)
管理学(33639)
管理学院(33348)
(33336)
(33128)
师范(33084)
中国(31116)
(27382)
师范大学(27008)
研究所(25356)
(24871)
(23460)
中心(22189)
北京(21524)
业大(21523)
技术(20191)
农业(19826)
(19327)
(18794)
(18443)
职业(16511)
基金
项目(90602)
研究(73538)
科学(71320)
基金(59679)
(51978)
国家(51343)
教育(43620)
科学基金(41942)
社会(41755)
社会科(39093)
社会科学(39081)
(38082)
(34515)
编号(33018)
成果(31816)
基金项目(30938)
课题(27221)
自然(25619)
自然科(25020)
自然科学(25009)
自然科学基金(24562)
资助(23427)
(23384)
重点(22562)
(21302)
(20872)
规划(20289)
项目编号(20026)
(19233)
(18920)
期刊
教育(59050)
研究(49589)
(44466)
经济(44466)
中国(40930)
学报(24727)
(21889)
科学(20556)
大学(19756)
学学(15950)
农业(15482)
技术(15051)
管理(14608)
(13992)
职业(13704)
图书(12338)
书馆(9309)
图书馆(9309)
(9250)
论坛(9250)
(9179)
高等(8468)
技术教育(8362)
职业技术(8362)
职业技术教育(8362)
(7969)
金融(7969)
(7788)
(7719)
高等教育(7276)
共检索到218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海芍  
文章梳理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台湾"清华大学"和元智大学为例分析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同时,结合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开展,这种教育实践提出了需要加以研究的若干教育理论问题。我想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就正于高教界的朋友。一、教育功能问题我们在高校从事教育和科研、或做管理工作,很少想到教育的功能问题。此问题相当复杂,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比如,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莉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余年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实施通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使其在中国大学教育中深深扎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这一本质特性。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对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显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并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较之通识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也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同时展开,两者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别?应当如何对待?本文在对这两种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名正言顺"的角度,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的名称都是不合适的。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运行方式。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通识教育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通的。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发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从相同的一面来说,两者都是基于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和实际,结合外来经验而进行的本土化创新;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殷小平  黄少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自1984年开始,台湾高校普遍开展通识教育。1995年以来,大陆高校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2000年之后,许多高校将“通识教育”概念引入教学计划。对比分析台湾的通识教育和大陆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二者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点,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季诚钧  
本文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要求、课程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大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明  汪亮  
台湾技职教育具有体系完备、学制多元、务实致用、产学融通等特点;技职教育与生涯教育是相互交融、互为促进的,技职教育对生涯教育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台湾技职教育与生涯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对大陆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晓斌  
介绍了美国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定义、研究发展经过、美国高等教育中关于素质能力的标准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做法,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易斌  
文章介绍美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重视理论研究、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的制订及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做法、经验,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提出发展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从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学习思考实践相推动三个层面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安庆师范学院提出和实施"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太善  
近年来,在许多高等学校中蓬勃开展的通识教育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找到了专业教育之外的又一个坚实的落脚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事"的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密切配合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