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3)
2023(4221)
2022(3396)
2021(3165)
2020(2566)
2019(5825)
2018(5386)
2017(10648)
2016(5235)
2015(5728)
2014(5533)
2013(5471)
2012(4860)
2011(4360)
2010(4738)
2009(4821)
2008(3648)
2007(3368)
2006(3040)
2005(2850)
作者
(13270)
(10716)
(10440)
(10102)
(6910)
(5136)
(5060)
(4275)
(3933)
(3780)
(3707)
(3599)
(3407)
(3313)
(3280)
(3261)
(3253)
(3114)
(3019)
(2819)
(2684)
(2530)
(2507)
(2429)
(2419)
(2406)
(2349)
(2329)
(2175)
(2141)
学科
(24861)
金融(24861)
(21625)
银行(21625)
(21107)
(17925)
经济(17900)
(15205)
中国(14027)
管理(13300)
(12944)
企业(12944)
中国金融(10881)
(8101)
(8100)
地方(7000)
(6223)
财务(6206)
财务管理(6196)
企业财务(5993)
业经(5960)
方法(5515)
(5147)
数学(4875)
数学方法(4830)
(4593)
事业(4529)
(4517)
贸易(4508)
(4390)
机构
学院(65852)
大学(64964)
(29388)
经济(28677)
中国(25760)
管理(23392)
研究(21973)
理学(19322)
理学院(19125)
管理学(18918)
管理学院(18786)
(15998)
(15523)
银行(15013)
(14200)
(14064)
金融(13922)
中心(13121)
(12759)
财经(12328)
人民(11807)
(11129)
国人(10839)
中国人(10799)
中国人民(10719)
科学(10675)
(10454)
经济学(10322)
(9709)
经济学院(9370)
基金
项目(41069)
研究(33224)
科学(32033)
基金(29051)
(24045)
国家(23803)
社会(21228)
科学基金(20627)
社会科(20270)
社会科学(20266)
(16206)
基金项目(14949)
教育(14556)
编号(14042)
(13150)
成果(12232)
资助(12008)
自然(11396)
自然科(11159)
自然科学(11158)
自然科学基金(10970)
(10452)
(9714)
课题(9569)
(9494)
(9420)
重点(9345)
项目编号(9288)
(8968)
国家社会(8935)
期刊
(30560)
经济(30560)
(26920)
金融(26920)
研究(22110)
中国(14577)
(12493)
管理(9179)
(8282)
教育(6843)
学报(6617)
科学(6361)
财经(6126)
大学(5608)
学学(5245)
(5191)
经济研究(5149)
技术(5142)
农业(4841)
中国金融(4779)
理论(4573)
业经(4434)
实践(4187)
(4187)
国际(4114)
世界(3717)
问题(3504)
(3464)
财会(3370)
现代(3193)
共检索到111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勇  
2007年初台湾爆发了严重的金融业挤兑风潮,造成岛内金融环境急剧恶化。金融业挤兑源于台湾力霸集团旗下的一些公司的财务危机。台湾金融挤兑风潮警示内地集团企业必须树立财务管理新理念,并落实到企业财务管理中;集团企业内部关联交易极易发生风险,各部门应联手加强监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冲  周瑾芝  
政府担保在金融危机期间如何影响储户的挤兑行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从储户行为的视角认识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935年的"白银风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机,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文章利用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1932-1935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实证检验了"白银风潮"期间政府担保对储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担保显著降低了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概率,并且促使银行吸引更多存款流入;储户从不受政府担保的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受到政府担保的银行,由此引起的存款再分配效应避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文章还发现,具有政府担保的银行在危机期间投放了更多信贷,这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柳宾  
正金银行全称横滨正金银行,1879年成立,以经营对外汇兑、贴现为主要业务,是日本的国立银行之一,也是当时日本唯一的国际汇兑银行。正金银行总行设在日本横滨,其分行遍布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旧金山和夏威夷、印度孟买、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以及中国香港、天津、营口、北平、大连、奉天、汉口、哈尔滨、长春等地,是重要的跨国银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卫中  王宏  李更  李义奇  傅玲玲  
相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讲 ,防范和平息挤兑风险的关键和首要任务是避免银行危机。银行挤兑的原因在于储户对银行信心的动摇 ,由于挤兑具有非线性扩张的特性 ,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危害是严重的。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基本思路是 :建立挤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化解挤兑风险、政府做出中小储户存款安全的承诺、充分发挥市场监督作用、央行加强风险监管及鼓励好银行兼并有问题银行等。平息挤兑的对策是 :建立平息挤兑的紧急应对方案 ;做好平息挤兑的善后工作。但从长远来看 ,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晓霞  
1916、1921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度遭受挤兑风潮。挤兑风潮的发生,是政府与银行信用交相丧失的结果,反映着金融乃至政治经济体系的致命缺陷,其中有政府的银行财政化问题,也有银行的权力依赖、本身实力及应对危机能力的问题,还有政府、社会危机处理经验的匮乏。中国、交通银行在两次危机中同遭打击,中国银行安渡难关,并很快恢复发展,交通银行却一落千丈,从此失去与中国银行一比高下的能力。之所以如此,既有政局变更、政治力量消长等原因,也和中国银行对市场、信用的坚持与交通银行对政府的依赖密切相关。两次挤兑风潮的发生、发展路径及结局的异同,或可为深入认识、思考近代中国银行与政府关系问题提供某些借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范文仲  杜杰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台湾地区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由于政策层面的制度引导、资金层面的供给扩张以及民生层面的需求崛起,共同推动了台湾地区消费金融的发展热潮,但也为后来台湾金融史上严重的"双卡风暴"埋下了危机伏笔,给台湾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鉴于台湾与大陆类似的经济发展轨迹,探究台湾地区消费金融从繁荣到危机的商业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多贵  周志田  
本文对"资源诅咒"概念内涵进行诠释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探讨前苏联解体与"石油战争"、"资源诅咒"之间的内在机理。揭示俄罗斯复兴与国际石油上涨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阐述2008年因"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油价暴跌,对俄罗斯经济和金融的毁灭性打击。2014年源于"克里米亚"危机,俄罗斯遭遇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和金融制裁,加之新一轮的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引发俄罗斯卢布疯狂贬值,经济和金融濒临崩溃,俄罗斯再一次遭遇了"资源诅咒"惩罚。俄罗斯"资源诅咒"的宿命,警示我国在"新常态"下,必须尽快摆脱依赖"要素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国家发展"大质量观",以"创新驱动"和"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橄榄  陈武元  
陈橄榄、陈武元在《台湾研究集刊》2017年第2期中撰文,分析了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剖析了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大陆高职办学的警示。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深受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有:1.经济因素,21世纪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台湾地区的经济投资不足、出口衰退,对高等技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2.政策因素,政策推行逐渐从"由上而下"转为"由下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苌苌  
文章在回顾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设计特性并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CBDC发行对金融脱媒和银行挤兑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发行CBDC可能产生金融脱媒效应,但若央行对商业银行资金流失进行补偿,则可缓解该效应。补偿比例越大,金融脱媒效应越小;完全补偿时不产生金融脱媒效应。第二,在央行补偿条件下发行CBDC,银行挤兑发生门槛提升、概率下降。补偿比例越大,银行挤兑发生概率越小。第三,在央行全额补偿条件下发行CBDC,外部冲击对于总产出和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减小,发行CBDC促进了金融稳定。因此,文章建议逐渐放松CBDC发行限制,建立CBDC发行专项补偿机制,适度引入降低CBDC流动性的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秀波  
2008年5月,越南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了安全警戒线,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越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导向难辞其咎:政府巨额的投资导致财政赤字;大规模的设备进口导致贸易赤字;过于迷信外资作用,金融开放过快;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资产价格泡沫危害认识不足;在出现通胀苗头时犹犹豫豫,错失最好的调控时机。越南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借鉴越南教训,中国应严防通胀,防止境外热钱流入境内兴风作浪,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善花  
2011年初,韩国银行挤兑及停业事件接连发生,韩国银行体系风险突显。本文分析了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及韩国监管当局的应对策略,并为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监督带来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恂诚  
中国近代的三次金融风潮及其启示杜恂诚近代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不平静的。其间有过多次狂风浊浪、震撼神州的大风潮,常常是以喜剧始而以悲剧终,给当时全国的经济造成灾难。至于股市的大起大落则始终是它的基本特征。这类以喜剧始以悲剧终的活剧似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甚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争荣  林清泉  卜静  
文章以余额宝为例,运用银行挤兑模型和大数定律,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立法,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储户恐慌而发生大规模赎回,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