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0)
2023(17078)
2022(14378)
2021(13050)
2020(10993)
2019(25242)
2018(24816)
2017(46775)
2016(25636)
2015(29097)
2014(29352)
2013(29003)
2012(27476)
2011(24971)
2010(25721)
2009(24417)
2008(23758)
2007(21926)
2006(19436)
2005(18176)
作者
(78173)
(65057)
(64875)
(61829)
(41299)
(31352)
(29625)
(25234)
(24860)
(23476)
(22289)
(21973)
(21098)
(20861)
(20757)
(20333)
(19443)
(19298)
(19163)
(18859)
(16550)
(16347)
(15944)
(14970)
(14858)
(14806)
(14594)
(14461)
(13376)
(13159)
学科
(106004)
经济(105860)
管理(73921)
(70706)
(57025)
企业(57025)
方法(39144)
中国(36799)
数学(33361)
数学方法(33016)
(31302)
(30391)
(29884)
金融(29876)
(29033)
银行(28978)
地方(28433)
(27982)
(27643)
业经(25574)
(23114)
农业(20844)
(20017)
贸易(19998)
(19301)
(18510)
(18459)
财务(18451)
财务管理(18400)
理论(17557)
机构
学院(370536)
大学(370013)
(150416)
经济(146814)
研究(135233)
管理(132597)
理学(111084)
理学院(109713)
中国(108052)
管理学(107767)
管理学院(107082)
科学(83117)
(81042)
(74948)
(71364)
(70333)
研究所(64100)
中心(63129)
(60667)
财经(56975)
业大(56197)
农业(55227)
北京(51876)
(51315)
(49601)
师范(48960)
(48685)
(48306)
经济学(46360)
(44534)
基金
项目(236375)
科学(183102)
研究(172961)
基金(166896)
(146623)
国家(145317)
科学基金(121789)
社会(107211)
社会科(101433)
社会科学(101404)
(95067)
基金项目(87310)
(79747)
教育(79736)
自然(77361)
自然科(75500)
自然科学(75475)
自然科学基金(74107)
编号(71454)
资助(68899)
成果(60326)
(55397)
重点(54569)
课题(51762)
(51597)
(49062)
创新(46012)
科研(45070)
(45033)
(44444)
期刊
(178301)
经济(178301)
研究(115789)
中国(88083)
(65797)
学报(62461)
(60142)
科学(55200)
管理(51064)
(49790)
金融(49790)
大学(46653)
教育(45834)
学学(43815)
农业(43509)
技术(32964)
业经(29476)
财经(28911)
经济研究(28083)
(24838)
(23130)
问题(23105)
(18632)
(18453)
理论(17807)
图书(17605)
技术经济(17402)
国际(16804)
世界(16799)
科技(16760)
共检索到593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心鹏  
80年代未90年代初,是台湾金融发展的重大分水岭。在此之前,台湾金融业受到当局的长期管制,保守而僵化。此后,台湾金融开始迈向“自由化”和“国际化”,这场金融大变革值得我们分析探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骏  
为了克服产业金融体制的弊端 ,80年代中台湾开始了向商业金融体制过渡的改革 ,但改革尚未成功 ,即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 ,引发台湾“本土性金融危机” ,这迫使台湾面向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进行金融体制再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豪  宋陆军  
本文提供一种金融体制变革与金融发展分析的新框架。该分析框架不是就金融论金融,也不仅仅从经济论金融,而是把金融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从环境、文化、制度、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视角对金融体制变革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从环境与金融体系互动的角度考察金融功能,强调金融发展的价值导向。该框架对一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问题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跃生  
本文就台湾金融体制变革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台湾金融体制变革的走向是值得关注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家骅  谢瑞巧  
由于经济的二元性 ,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伴随着经济二元性的消失 ,民间金融也会逐渐萎缩。然而 ,我国台湾地区在其经济二元性隐退的情况下 ,却仍然存在规模大、范围广、形式多样的民间金融。探讨其发展的现状、成因、问题与趋势 ,对于我国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芬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新阶段。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说到底是资金结构与资金流向的改变。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定位不够明确,很多领域存在空白,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已严重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发育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潼  
本文使用数量经济方法,刻画和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市场化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效是我国社会信用从计划化、行政化走向市场化。社会信用市场化的过程是与国有专业银行经营管理不断企业化,与这些银行的商业化转变过程同步实现的。衡量社会信用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数量指标是社会货币信用乘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国鹏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框架设想中国人民银行山东泰安分行行长李国鹏总的来看,我国农村应当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农村信用社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剑波  
一、台湾、韩国汇率制度的演变 (一)台湾汇率制度的演变 台湾的汇率制度经过单一→多重→单一,以及固定→管理浮动的变化发展到今天。1949年台币发行初期,采用了1美元=新台币5元的单一汇率制度。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1951年采用了多重汇率制度,多重汇率以1美元=10.3台币的卖出汇率,1美元=10.25台币的买入汇率为基本汇率,结合实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美祥  
去年下半年台湾岛内爆发的企业财务危机,引起了全岛震撼。为遏制企业财务危机的 蔓延,台湾当局出台了多项措施,以期再造金融机构体质。这些措施包括强化各银行 转销呆账、降低逾放比率、推进金检一元化、违规处罚透明化,以及鼓励金融机构合 并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匡家在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伯富  
机会利益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息优势者利用其信息优势所带来的机会而获得的经济净收益。本文试图从机会利益角度出发,来探讨金融体制变迁问题。重点分析经济主体追求机会利益或约束分配性机会利益的努力怎样促进了金融体制变迁,指出金融体制变迁并不必然导致资源配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钰  
中国和俄罗斯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大大改变了金融制度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通过对两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评析和中央银行改革、政府职能定位和金融市场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比较,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必须增强转轨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从而有效保障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准确界定证券市场的功能,科学推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必须加强中小银行建设,满足转轨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必须加强转轨国家在金融转型进程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伯富  
金融体制变迁:从机会利益角度的分析金伯富机会利益是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信息优势者利用其信息优势所带来的机会而获得的经济净收益。本文试图从机会利益角度出发,来探讨金融体制变迁问题。重点分析经济主体追求机会利益或约束分配性机会利益的努力怎样促进了金融体制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