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0)
2023(16553)
2022(14455)
2021(13290)
2020(10994)
2019(25156)
2018(25127)
2017(47969)
2016(26011)
2015(29265)
2014(29267)
2013(29209)
2012(27458)
2011(25153)
2010(25430)
2009(23288)
2008(22669)
2007(20206)
2006(18327)
2005(16459)
作者
(79179)
(65612)
(65374)
(62136)
(42028)
(31734)
(29687)
(25797)
(25171)
(23698)
(22502)
(22351)
(21315)
(21048)
(20519)
(20275)
(19573)
(19131)
(18920)
(18918)
(16534)
(16473)
(16042)
(15189)
(14876)
(14726)
(14573)
(14441)
(13457)
(13045)
学科
(122710)
经济(122520)
管理(71568)
(67019)
(54981)
企业(54981)
方法(47098)
数学(39276)
数学方法(38847)
中国(33353)
地方(30346)
(29755)
(27797)
业经(27071)
(24563)
农业(20240)
(20019)
(19216)
贸易(19200)
(19186)
理论(19007)
(18432)
环境(17877)
地方经济(17471)
(17213)
金融(17211)
(17135)
银行(17064)
(16469)
技术(16246)
机构
大学(379900)
学院(376546)
(154479)
经济(151046)
管理(142501)
研究(140195)
理学(121867)
理学院(120314)
管理学(118147)
管理学院(117476)
中国(103403)
科学(87816)
(83951)
(73118)
(69193)
研究所(66465)
(65784)
中心(61173)
(57108)
业大(57061)
财经(54436)
北京(54080)
(51880)
农业(51409)
师范(51312)
(51109)
(49374)
经济学(46497)
(46114)
(42231)
基金
项目(251927)
科学(196439)
研究(181416)
基金(181077)
(159737)
国家(158380)
科学基金(133811)
社会(114125)
社会科(107281)
社会科学(107247)
(98107)
基金项目(95408)
自然(87568)
自然科(85447)
自然科学(85425)
自然科学基金(83896)
(83680)
教育(82237)
资助(75376)
编号(73083)
成果(60062)
(57558)
重点(57381)
(54838)
课题(51681)
(51335)
科研(48022)
创新(47922)
教育部(46318)
国家社会(46263)
期刊
(182319)
经济(182319)
研究(118894)
中国(79701)
学报(63892)
(60170)
科学(59000)
管理(55566)
(50971)
大学(47458)
学学(44562)
教育(43906)
农业(41672)
(34003)
金融(34003)
技术(33045)
经济研究(29591)
业经(28363)
财经(27236)
(23427)
问题(23048)
(21588)
图书(20355)
技术经济(19325)
科技(18309)
理论(17542)
资源(17480)
现代(17348)
世界(17299)
(17276)
共检索到58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忠科  
一 概况 台湾已经顺利完成了它的人口转变过程,其人口增长的特征已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化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1905年,台湾的人口总数仅有300余万,到1950年总数已增至760万,1986年再度增至1950万。短短81年中,人口增长5倍多,年平均增长率为6.6%。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忠科  
从1970~1981年的11年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2.6,受到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重视。从1981~1986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再度降至2.2,对此,本文试图引用有关资料,以鲍思顿—顾宝昌模式为基础,讨论1981~1985年中国生育率变化的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宝昌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我国的生育率经历了急剧和大幅度的下降。从1970年到1981年的短短11年中,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2.6。这一具有全球意义的人口事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在众多的人口学研究中得到确认。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三个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文生,靳光华  
本文运用相关、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从时序与截面数据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作了系统实证分析。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率水平的终极性因素,但其直接影响力较小,更多地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育率的变动。经济发展是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基础和实现人口控制的长期条件,文化水平在生育率转变中起特殊重要的作用。作者还分析了造成生育率时序、地区和城乡差异的原因及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钟声  
众所周知,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接近或达到更替水平,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在这方面,城市走在农村的前面,不少城市生育率已达到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村生育率虽高于城市,但从70年代起已开始明显下降。我国农村生育率为什么能下降,能否持续稳定下降?农村生育率下降是靠政策威力,强迫命令,“超经济控制”,还是“计划生育超前”,众说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  孙文生  
The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theimpact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 onfertilitybycombiningquantitativewithqualitativemethods,timeseriesanalysis withcross-sectionanalysis.Theresearchconcludesthatthefinaldeterminantof fertilityiseconomicdevelopmentandthateconomicdevelopmentformsthefounda- tionoffertilitydeclineandlongtermconditiontokeeppopulationundercontrol.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顾宝昌在 1 987年利用省级数据考察了中国的生育率 ,通过路径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对中国生育率都有重要的直接影响的结论。李建民在 2 0 0 4年分析了我国低生育率的经济环境 ,提出 1 990年代我国生育率的下降应该主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基于这些结论或假设 ,本文利用中国省级数据 ,再次考察“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关系 ,结果表明在过去 30年里 ,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下降 ,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增强。 1 970年代计划生育的作用是主导 ,1 980年代计划生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二者的作用基本达到了平衡 ,而 1 9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成为主导。“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关系呈献出一种动态平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甫强  
东莞县地处我国珠江三角洲,毗邻香港,是通向深圳特区的走廊。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来往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较多,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会给他们以深刻的印象。他们会用这种印象去认识、看待广东乃至全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因此,东莞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又是全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窗口。 东莞县有119万多人口,是广东11个百万人口的大县之一,在全省的计划生育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德清  
一、社会经济效益的内涵 计划生育是一项事业。从事这项事业活动虽然不直接创造社会物质产品,但它却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效益,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计划生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国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什邡县的实践证明,实行不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不控制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求  
近五十年来 ,台湾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其大力发展技术与职业教育 ,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与职业教育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积极开发技术人力资源 ,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对台湾近五十年来四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技术与职业教育变革进行了纲要式的描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子慧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获得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和胎次率资料,不仅反映出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 总和生育率在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正华  
人口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的定量分析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研究团体的注意。 社会经济条对家庭生育观和生育实际水平的影响只有同时进行微观的研究才能澄清。下面就各省、市、自治区和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定量与定性的几点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珑  甄号召  王健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出生人口日益下降,出生率也到达一个很低的水平,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渐渐消失,我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基于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交互效应、中介效应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提升发挥着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的鼓励性生育政策,如“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促进生育的效果,只能减缓生育率的下降速度,并不能使生育率上升。人均消费支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率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即人均消费支出会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对生育率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水映  汪世琦  
文章基于36个OECD国家198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发展与生育率的“反J型”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在不同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结构背景下经济发展对生育率影响的地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与生育率的“反J型”关系确实存在。第二,经济发展对生育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家庭政策力度更强、性别平等程度更高的国家,经济发展对生育率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而市场托育情况的差异并不会带来显著的差别。第三,由性别平等、收入分配和家庭政策三个要素构成的社会生育环境在经济发展与生育率的关系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