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4)
- 2023(8569)
- 2022(6588)
- 2021(5812)
- 2020(4590)
- 2019(10424)
- 2018(10483)
- 2017(19990)
- 2016(10992)
- 2015(12224)
- 2014(12695)
- 2013(12161)
- 2012(10896)
- 2011(9660)
- 2010(9958)
- 2009(8860)
- 2008(8807)
- 2007(8072)
- 2006(7247)
- 2005(6677)
- 学科
- 济(50131)
- 经济(50090)
- 管理(28799)
- 业(27904)
- 企(22300)
- 企业(22300)
- 中国(17787)
- 地方(14938)
- 方法(14758)
- 业经(14131)
- 农(13465)
- 产业(12054)
- 数学(11868)
- 数学方法(11766)
- 财(10182)
- 制(9529)
- 农业(9184)
- 学(8948)
- 理论(8482)
- 发(8235)
- 城市(7670)
- 贸(7578)
- 贸易(7572)
- 技术(7525)
- 体(7471)
- 地方经济(7231)
- 易(7188)
- 结构(7083)
- 银(7051)
- 银行(7038)
- 机构
- 学院(155321)
- 大学(151628)
- 济(63508)
- 经济(61949)
- 管理(55522)
- 研究(53245)
- 理学(46908)
- 理学院(46311)
- 管理学(45492)
- 管理学院(45193)
- 中国(39503)
- 京(32920)
- 科学(32179)
- 财(28383)
- 所(26240)
- 江(25629)
- 中心(24235)
- 研究所(23506)
- 农(22428)
- 财经(22267)
- 范(22023)
- 师范(21770)
- 州(20824)
- 北京(20585)
- 业大(20376)
- 经济学(20332)
- 院(20132)
- 经(19993)
- 经济学院(18343)
- 技术(17619)
- 基金
- 项目(100612)
- 科学(79344)
- 研究(76622)
- 基金(70599)
- 家(60595)
- 国家(60084)
- 科学基金(52055)
- 社会(49125)
- 社会科(46671)
- 社会科学(46661)
- 省(41137)
- 基金项目(37574)
- 教育(34391)
- 划(33467)
- 编号(31843)
- 自然(31284)
- 自然科(30526)
- 自然科学(30521)
- 自然科学基金(29981)
- 资助(27248)
- 成果(25579)
- 发(24315)
- 重点(23124)
- 课题(22950)
- 创(21067)
- 部(20827)
- 国家社会(20531)
- 发展(20219)
- 展(19926)
- 创新(19676)
共检索到23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荣南,张雪莲
本文通过对战后台湾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得出了产业结构演变所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业地位的消涨、比较利益的差异及劳力吸收率的更迭造成城市化动力更替,是台湾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台湾省 动力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李成
基于福建省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状态空间变参数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福建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有负效应的影响,第二产业是推进福建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作用由大变小,并逐渐趋向稳定。认为福建省的城市化进程过度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不具有可持续性,应合理安排产业结构与政策导向,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状态空间模型 福建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建军 高学栋
文章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概念,分产业对山东省以及17城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17城市进行了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划分,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2型和偏R3型。最后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响应 山东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尉东
该文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了因素关联分析研究,并以浙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为样本,提出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灰色理论 关联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永志 万勇
本文分析了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两方面研究台湾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对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带来的影响;其次,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产业分工合作模式及特点,探讨新时期加强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新模式;最后,提出加强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 两岸 分工合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元良
台湾,包括临近所属岛屿,陆地面积共36,000平方公里,其中台湾本岛有35,759平方公里。截至1979年4月底,共有人口1,723万5千多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78人。这样的人口密度,超过了祖国大陆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100人的近五倍,超过了世界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30人的近16倍。连素以人口稠密著称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杭嘉湖平原这些地方,都要落到它的后面了(这些地方,当前人口密度也不过每平方公里四、五百人而已)。台湾已成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的一个省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家伟 乔家君
采用产业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指标和方法,分析河南省1986—2011年的产业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产业结构高级化。1986—2011年河南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既表现为河南省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也表现为各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前河南省产业结构相当于发达国家1920年代的水平。②三次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趋势明显,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有多样化趋势。③三次产业与全国相比同构化较为明显,但近年来同构现象有所减弱。④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有待优化。⑤第二产业为河南省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对GDP贡献率最大,但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需要产业优化升级。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主要有以下因素:劳动力、政策、制造业转移、社会需求、传统农业生产惯性和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 河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祖钧
台湾近年来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的变化金祖钧一、台湾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1.三大产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农业为主时期。1951~1962年,各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是,农业从32.28%,逐渐下降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承彬
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其升级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导向和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遵循了要素比较优势,朝国际分工原则发展,不提"跨越式发展"。笔者以为这些经验大陆是可以借鉴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比较优势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东 缪旭晖
本文阐述了台湾省产业结构经历几十年的调整和升级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今后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和对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
台湾 产业结构 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爱军
一、台湾近年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台湾经济在经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后,目前已进入一个经济升级和产业转型阶段。台湾内外部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致使台湾的各类产业随着这变化的环境此消彼长,以适应新的生存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春友 梁潇 房士吉
现有理论证明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间具有复杂的变化关系,但无法解释具体的作用机理。本文以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影响为切入视角,以中国30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1996-2007年之间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并将全国分为三大区域深入讨论。结果显示,城市化在人口、经济和社会领城引发了新的变革,对产业结构演变起到了显著的影响作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逐渐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利用计量模型验证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城市化率是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其中第一产业的占比降低会提高城市化率,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的扩大会提高城市化率。从系数比较看,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率的影响要大于第二产业的影响,这主要因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并且能大力促进消费的提高和改善。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率 产业结构 关系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