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1)
2023(3767)
2022(3131)
2021(3100)
2020(2509)
2019(5720)
2018(5711)
2017(10937)
2016(5919)
2015(6539)
2014(6334)
2013(6497)
2012(5982)
2011(5674)
2010(5905)
2009(5511)
2008(5327)
2007(4956)
2006(4623)
2005(4113)
作者
(16552)
(14687)
(13983)
(13395)
(8837)
(7067)
(6289)
(5687)
(5538)
(4931)
(4870)
(4728)
(4531)
(4467)
(4299)
(4289)
(4181)
(4125)
(4038)
(3994)
(3653)
(3609)
(3544)
(3470)
(3417)
(3296)
(3256)
(3177)
(2949)
(2926)
学科
(43176)
农业(28654)
(27724)
经济(27688)
(26622)
业经(12521)
管理(11072)
农业经济(9542)
(8823)
农村(8819)
(7308)
企业(7308)
(7141)
中国(7004)
(6965)
地方(6800)
土地(6676)
方法(6547)
(6514)
劳动(6514)
发展(6281)
(6278)
农业劳动(6260)
(6184)
人口(6041)
收入(5886)
(5846)
动力(5732)
劳动力(5709)
农业人口(5660)
机构
学院(85577)
大学(80142)
(39078)
(38160)
经济(37540)
管理(34855)
理学(30563)
理学院(30327)
管理学(30002)
管理学院(29854)
研究(29447)
农业(29439)
中国(24814)
业大(21073)
农业大学(17652)
科学(17596)
(15846)
(15264)
中心(15014)
(14110)
(13949)
(13849)
研究所(13679)
经济管理(13317)
(11781)
(11460)
财经(10694)
科学院(10488)
(10479)
(10448)
基金
项目(56758)
科学(44859)
研究(44531)
基金(40750)
(35034)
国家(34593)
科学基金(29769)
社会(28695)
社会科(26615)
社会科学(26607)
(24793)
(24182)
基金项目(22405)
编号(20232)
(18475)
教育(18295)
自然(18053)
自然科(17606)
自然科学(17603)
自然科学基金(17284)
成果(15395)
资助(15091)
(13748)
(13668)
(13025)
课题(12256)
(12152)
重点(12107)
(12079)
国家社会(11640)
期刊
(52212)
经济(52212)
(46951)
农业(31751)
研究(22698)
中国(22191)
业经(16408)
(13894)
学报(13891)
科学(13670)
农业经济(12991)
农村(12661)
(12661)
大学(11546)
学学(11133)
(10936)
金融(10936)
管理(8924)
(8566)
农村经济(8529)
问题(8070)
世界(7648)
技术(7179)
(6813)
经济问题(6809)
教育(6681)
社会(6178)
社会科(5738)
社会科学(5738)
业大(5541)
共检索到134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强  胡登洲  
在台湾的农业发展中,农民团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民团体包括农会、渔会、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农田水利会。其中,农业合作社与合作农场是专业性农民团体,从事单项农业经营;农、渔会是具有多目标的综合性的农民团体,从事推广、供销、信用、保险等多项事业,因而组织体系最为完整和普遍,深入农村,与农渔民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台湾有农会305个,渔会40个,农业合作社场410个,农田水利会17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钦泉  
50余年来 ,台湾“农会”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农会”不仅协助台湾有关方面推行农业政策 ,提供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文化所需的各种服务 ,同时透过“农会”的教育训练 ,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水平 ,促进了农民政治与社会移动性的提升 ,“农会”对台湾农业与总体经济发展确实贡献卓著。本文主要说明台湾的“农会”组织协助台湾有关方面辅导农民发展农业之经验 ,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建嵘  
台湾“农村建设”的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农民自有组织的努力,农业发展与乡村发展计划始能有效推动。因此,为了使“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有真正的行动主体,中国农村需要建立以“农有、农治、农享”为原则、以属地主义为组织体系和议行分立为治理结构的农会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健  
近一个世纪来,台湾农会在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提高农民所得、带动工商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然而,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农业逐渐面临经贸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冲击,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加上政府对农业保护政策的改变,连带影响农会的组织发展,农会组织面临着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崇阳  
本文分析了台湾农会运销组织的发展,并重点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因应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宇能  
随着中国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农业的重要载体——农会呈现出新的发展变化。本文从台湾农会新架构、组织模式、主要功能、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其三级农会体系,以期为大陆农村的乡村治理和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经勇  
台湾农会自1900年9月于台北县创设以来,迄今已有96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台湾农会受到当局的支持和重视,经历多次改组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目前已成为台湾地区组织最严密、运作规则最明确,且深入台湾地区基层之最大农民组织。依农会法规定,台湾农会以保障农民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甬军  
台湾农会的经济功能及其启示陈甬军台湾的农会组织已有80年历史,开始是日本殖民时期为强制性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而组建的。如嘉义县新港乡农会的前身是日据时代的信用组合,成立于1916年,在20年代陆续增加了农产品的贩卖、销售业务,成为以后农会供销业务和信用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辉  
本文具体分析了台湾农会的性质,台湾农会的性质历经百余年来多次嬗变,复杂而独具特色。当前的台湾农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性、政治性、社会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性质的多目标功能组织,也是独特的人民团体和农民合作社。在台湾政治民主转型之后,台湾行政部门与农会的关系从恩宠-侍从关系逐步转化为公私伙伴关系,台湾农会与农民之间则形成了丰沛的社会资本关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台湾农会与农业推广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上,两岸学者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台湾方面对技术进来的理解比大陆的习惯认识较为宽泛,他们认为农业科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方而,例如:育种、耕作、加工、销售;二是经济社会方面,例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少芬  吴湧超  
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建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其合作金融体系为二级制,由基层农会信用部及农业金库组成。本文从组织体制、营业范围、参与会员等方面分析台湾地区农会信用部发展特性,从监管体制、上层辅导、存款保险、贷款保证、配套政策等方面总结台湾地区农会信用部发展支撑体系,系统比较海峡两岸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在借鉴台湾地区经验基础上,提出促进大陆农村合作金融稳健发展的政策思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忠宇  
作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微观载体之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实现规模经济、节约交易费用、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抵御风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快速发展将有利于促进以户为单位的农村富余人口转移,进而在稳健推进的城市化中,实现三农问题破解和城乡协调发展。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台湾农会将供销、信用、推广、保险等业务融于一体,创造了小农户可持续经营的新模式值得借鉴。我国应按照"五好"标准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并从政策支持、治理机制、服务模式、融资渠道、人力资源等方面协调推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树仁  
本文在论述福建省"六大员"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台湾农会公共服务供给的成功经验及其有效做法,认为台湾农会发展经验对完善福建省"六大员"制度、进一步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推进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义  
一、绪言 台湾自光复以来,由于土地改革的成功以及农业科技的创新、农业建设的成功为今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石,也创造了安定繁荣,进步丰硕成果。目前农业在台湾总体经济中仍为最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晋  徐振增  杜宇  
在台湾地区农会的运营下,台湾农业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并提供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农会亦面临会员老化、竞争力不足等困境,农会改革再次成为台湾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的最重要课题。台湾农业以家庭小户经营为基础,和大陆文化的同根同源性,决定了其农会模式对于大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可借鉴性。大陆应以法治化路径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建立健全其组织结构、成员资格等制度,明确和强化政府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