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9)
2023(6350)
2022(5525)
2021(5524)
2020(4401)
2019(10610)
2018(10776)
2017(20359)
2016(11436)
2015(12390)
2014(12673)
2013(12040)
2012(11301)
2011(10386)
2010(10945)
2009(10183)
2008(10263)
2007(9128)
2006(8658)
2005(7895)
作者
(31085)
(25921)
(25587)
(24835)
(17024)
(12207)
(11770)
(10019)
(9780)
(9635)
(8970)
(8841)
(8699)
(8371)
(8241)
(8052)
(7726)
(7631)
(7624)
(7550)
(6707)
(6401)
(6239)
(6096)
(5943)
(5898)
(5870)
(5788)
(5245)
(5123)
学科
(44128)
经济(44066)
管理(30729)
(25339)
(20508)
企业(20508)
(13977)
方法(13308)
(12359)
中国(12004)
数学(11494)
(11429)
数学方法(11246)
业经(9448)
(9114)
(8806)
贸易(8803)
(8683)
银行(8668)
(8531)
(8522)
地方(8471)
(8435)
(8364)
金融(8363)
(8295)
(7958)
农业(7895)
税收(7731)
(7675)
机构
大学(153635)
学院(153262)
(64223)
经济(62695)
研究(59029)
管理(56201)
理学(46714)
中国(46404)
理学院(46143)
管理学(45318)
管理学院(45007)
(34491)
科学(33932)
(33199)
(30585)
研究所(27347)
中心(26629)
(26032)
(25921)
财经(25046)
(22737)
(22581)
师范(22384)
北京(21640)
(21415)
业大(20176)
农业(20096)
(19906)
经济学(19277)
财经大学(18399)
基金
项目(93229)
科学(73190)
研究(72061)
基金(66367)
(57415)
国家(56912)
科学基金(47783)
社会(43774)
社会科(41344)
社会科学(41334)
(35412)
教育(33807)
基金项目(33722)
(30889)
编号(30427)
自然(29982)
自然科(29273)
自然科学(29260)
自然科学基金(28738)
资助(28029)
成果(27449)
课题(22158)
(21426)
重点(21247)
(20495)
(19456)
(19102)
教育部(18310)
(18148)
(18144)
期刊
(78296)
经济(78296)
研究(52935)
中国(35757)
(25204)
(23897)
教育(23650)
管理(22086)
(21010)
金融(21010)
科学(20550)
学报(20433)
大学(15958)
农业(15865)
学学(14568)
技术(13067)
经济研究(12236)
财经(12058)
业经(11820)
(10431)
理论(10146)
问题(9684)
实践(9309)
(9309)
(8909)
价格(8585)
(8338)
国际(8293)
世界(8140)
现代(7351)
共检索到255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曹洋  刘洪玉  
在中国,劳动力在城市间流动性的逐渐增强使得居民能够自由选择居住城市,这种居民在城市间的重分布促使房价被重估,更准确地反映居民对于城市价值(包括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支付意愿。本文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住宅市场中,城市价值已经被很显著地资本化到房价当中。城市居民的劳动收入水平越高,或者城市生活质量越好,城市的房价就会越高。这意味着,人们愿意为居住在一个城市所支付的成本(即房价),取决于他们能够在这个城市里获得怎样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以及享受怎样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还发现,在早期,城市生活质量要素在房价中是被低估的,向合理水平的收敛过程会带来房价的上升。同时,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印堃华   赵传葆  
住房短缺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据联合国人类居住署1987年的统计,世界上约有10多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1亿多人实际上无家可归,其中的大多数就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里。如印度1971年城市家庭中有2间住房的只占27%,一半以上家庭只有1间住房,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30%以上的居民住在贫民窟中。埃及、伊朗、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的大城市中也都存在类似的“贫民区”,其居住人口分别占城市人口的5—30%不等,酿成住房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国家自本世纪50年代开始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波  施建刚  
文章基于中国住房市场价格管制的现状,首先基于社会福利视角,分析了价格管制政策工具对住房价格与福利的影响机理与效果,然后以上海住房市场为实例,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经济适用房政策干预住房价格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积极完善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完善住房市场调控体制与机制及积极发挥对价格预期的干预作用几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与意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争艳  彭博  
住房价格高涨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一直以来颇受关注。本文构建含有房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是否关注住房价格进行了检验。此外,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将房价纳入货币政策规则与否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央行在2003—2010年的实际操作中已将住房价格波动纳入修订泰勒规则中;将住房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规则对调控房价上涨有较好效果,但代价是调控过程中通货膨胀率的持续上升,以及产出水平和家庭消费负向偏离稳态;家庭住房贷款首付比例能够有效降低稳态水平下的住房价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雷  刘璐  施良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房地产持续高温,房价不断攀升。2016年10月,深圳市颁布了严格的房地产限购新政,一度导致房地产市场降温。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对于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传统的研究方法无法客观体现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无法解读政策出台后对不同区域房价的影响差异。因此,本文结合深圳市二手房价格与百度兴趣点数据,对深圳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10月新政对深圳市房价在空间上的影响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建华  
城市住房改革与住房政策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崔建华城市住房问题始终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开始于80年代初,邓小平在1980年5月关于住房问题的一次著名谈话中指出,住房可以出售,租金也要进行调整。如何总结已经形成的改革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洪玉  马亚男  
房价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房价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个人。本文将从介绍房价的概念入手,分析影响房价的若干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系统介绍判断房价高低的指标,分析导致当前我国城市房价持续走高的原因,并对政府调控房价的原则和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远索  张占录  姜志法  
本文从回顾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历程入手,以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为基础,模拟了近五年来我国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我国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众多因素,提出应从房地产行业的重新定位、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及政绩考核机制创新、住房基本生活资料属性的回归等角度探索住房制度新走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强  
我国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有诸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土地秕租政策有不少弊端,一次性地收取土地批租税费,使过高的房价难以降下来。应改革土地税费收缴,实行土地年租制,调控商品房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路英  吴玉鸣  
利用北京市二手住宅的相关数据,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在控制住宅的其他特征的条件下,考察空气质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空气质量指数对住宅价格的弹性系数为-2.46,即空气质量指数每降低1个百分点,住宅价格提高2.46个百分点。考虑空气质量在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分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空气质量较差的西南区域的弹性系数为-4.91,这表明相对其他居民,生活在较差空气环境中的居民对空气质量改善有着更高的支付意愿。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中低端住宅市场的消费者对空气质量改善有显著的支付意愿,而高端住宅市场的消费者由于其所购住宅的空气质量较优,并不愿意为空气质量改善买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治国  李成友  刘志有  
文章采用我国284个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及东中西部地区数据,构建实证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有效验证。研究发现,当城市非住房部门获得更多土地配给时,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会增加,人口规模反而下降,城市经济总产出会先增加后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合理的城市土地供给制度导致的土地供需错配降低了匹配城市发展的人口容量、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持久发展,特别是优先考虑非住房用地使用的城市土地供给政策推升了房价,且发现在2009年之前,东部地区非住房用地比重对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的推动效应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不大,而自2009年以来,三个地区非住房用地比重对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推动效应的增幅有所减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迪  张楚然  侯成琪  
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异质性家庭、异质性厂商和金融机构的DSGE模型,分析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研究不同政策的选择和协调问题。研究发现,首先,由于政策的作用范围不同,不同政策会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产生不同影响。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住房需求和信贷供给,但也会抑制消费需求和产出;而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逆周期LTV政策和逆周期资本充足率政策在应对房价波动导致的金融稳定问题时更加有的放矢。其次,外生冲击的来源会影响政策的选择和协调——当经济波动来源于需求冲击时,固定LTV政策搭配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的宏观审慎政策、不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表现最优;当经济波动来源于供给冲击时,固定LTV政策搭配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的宏观审慎政策、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表现最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建新  苗建军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1997-200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动态特征,并考察了城市因素对房价动态参数的影响。所得主要结论有:中国城市房价具有强序列相关和弱均值回归特征;住房使用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及其变化对序列相关系数有显著影响;真实收入及其变化、建造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对均值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各城市的房价动态参数拟合值几乎全部落入震荡收敛区内,东部城市房价的波动振幅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1999年后35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波动振幅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尤其是2007年的房价波动振幅出现了非正常增长,但波动频率变化幅度不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旦杏  林雄斌  
首先利用ArcGIS分析广东省住房价格的时空间变化特征,进而采用2005—2010年城市用地与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市场政策、环境特征等方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省内21个地级市城市商品住宅价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住房价格呈现强烈的时间、空间变异;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对住房价格有显著的影响,但作用强度和显著度存在差异;时间固定效应表明调控政策对调控住房价格的作用在降低。最后提出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