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9)
- 2023(2838)
- 2022(2518)
- 2021(2453)
- 2020(1951)
- 2019(4555)
- 2018(4513)
- 2017(7724)
- 2016(4507)
- 2015(5181)
- 2014(5588)
- 2013(5294)
- 2012(4877)
- 2011(4418)
- 2010(4638)
- 2009(3992)
- 2008(4056)
- 2007(3949)
- 2006(3442)
- 2005(3206)
- 学科
- 济(11923)
- 经济(11907)
- 管理(11343)
- 业(9588)
- 企(8192)
- 企业(8192)
- 学(5148)
- 理论(4361)
- 农(4231)
- 财(4164)
- 中国(4065)
- 教学(4064)
- 业经(3820)
- 教育(3576)
- 制(3550)
- 地方(3510)
- 方法(3450)
- 贸(3156)
- 贸易(3152)
- 易(3001)
- 务(2818)
- 财务(2807)
- 财务管理(2789)
- 农业(2777)
- 和(2626)
- 学法(2611)
- 教学法(2611)
- 企业财务(2557)
- 银(2540)
- 银行(2516)
- 机构
- 学院(62342)
- 大学(60086)
- 研究(22739)
- 管理(17958)
- 中国(17449)
- 科学(16831)
- 济(16606)
- 经济(15901)
- 理学(14110)
- 京(14092)
- 理学院(13870)
- 所(13566)
- 农(13540)
- 管理学(13410)
- 管理学院(13286)
- 江(12605)
- 研究所(12141)
- 业大(11195)
- 省(10768)
- 技术(10757)
- 中心(10416)
- 农业(10258)
- 州(10246)
- 财(9975)
- 院(9416)
- 北京(9355)
- 范(8933)
- 师范(8767)
- 职业(8105)
- 研究院(7457)
- 基金
- 项目(37825)
- 研究(27243)
- 科学(26160)
- 基金(22635)
- 家(21346)
- 国家(21134)
- 省(16853)
- 科学基金(16019)
- 划(13509)
- 教育(13267)
- 社会(12819)
- 编号(12545)
- 社会科(11836)
- 社会科学(11833)
- 基金项目(11613)
- 自然(11243)
- 成果(11165)
- 自然科(10930)
- 自然科学(10921)
- 自然科学基金(10711)
- 资助(10236)
- 课题(9930)
- 重点(9090)
- 年(8330)
- 科技(8219)
- 发(7910)
- 计划(7692)
- 科研(7624)
- 创(7535)
- 项目编号(7424)
共检索到105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傅秋华 陆媛媛 范一卿 郑楼福 谢芳 李大标 董云富 郑英茂
台湾杉属的秃杉和台湾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1992 ~1993 年在浙江省遂昌县对二树种进行了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二树种速生, 适应性良好。秃杉6年生平均树高达3-61 m , 地径8-4 cm ; 台湾杉5 年生平均树高达2-54 m , 平均地径5-0 cm , 与当地主栽树种杉木速丰林生长速度相仿。秃杉和台湾杉在遂昌县引种已取得初步成功。表2 参5
关键词:
秃杉 台湾杉 引种 效果 遂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沈锡康 柴世民 陶法根
在浙江和福建两省的亚热带地区引种了台湾特产珍贵树种。68的结果证明,在两省范围内26°20'~30°20'N之间的地区红桧、台湾扁柏、台杉和峦大杉生长良好;台湾黄杉耐寒性较强,可栽培于更冷地区;台湾翠柏和台湾榉耐寒性较差,宜在较暖地区栽培。
关键词:
特有种 珍贵树种 引种 亚热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丰晓阳 潘金贵 吴隆高 许元科 徐端妙
1991~ 1 995年在亚热带地区 2 0多个地点试种了引自台湾的 6种针叶树 :红桧(Chamaecyparisformosensis)、台湾扁柏 (Ch .obtusavar.formosana)、峦大杉 (Cunninghamiakonishii)、台杉 (Taiwaniacryptomerioides)、台湾黄杉 (Pseudotsugawilsoniana)和台湾肖楠(Calocedrusformosana)。本文总结其中在浙江省 4个地点———淳安千岛湖 ( 2 9°0 1′N ,1 5 0m海拔 )、遂昌安口 ( 2 8°2 0′N ,680m海拔 )、龙泉山坑 ( 2 8°0...
关键词:
针叶树 珍贵树种 引种 植苗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王军 束云山 何贵平 王树凤 李云松 晁得旺
从美国引进4种紫树属树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试种,重点对水紫树、沼地紫树与国产蓝果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适应性和耐涝性等进行比较研究。3~4 a引种结果表明:水紫树和沼地紫树生长良好,未出现冻害、病虫害和其它不适应表征。水紫树幼年高生长和耐涝性超过沼地紫树和蓝果树。水紫树和沼地紫树对水分需求高,适宜在平原水网地区防护林建设中推广应用。种子播种前须经层积沙藏,选择低湿地育苗造林,在培育管理过程中保持土壤的湿润环境,切忌干旱,是保障成活率和促进快速生长的关键。
关键词:
紫树 引种 生长 适应性 培育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若蕙 刘洪谔 沈锡康 凌浪生
红桧、台湾扁柏、台杉、台湾黄杉和峦大杉都是台湾特产的珍贵用材和观赏美化树种。我们用采自台湾北部的少量种子成功地培育出这5个树种健壮的苗木总计约4000株。按苗期生长好坏和抗性强弱排列名次,其顺序为:峦大杉—红桧—台湾黄杉—台杉—台湾扁柏。
关键词:
台湾 特有种 针叶树 引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积余 韦增健 丘小军
长期以来,油杉属树种,只开发利用而未人工造林,资源濒于枯竭。国内仅少数植物园引种作观察或观赏,国外也仅英、美、意等国零星引种于公园庭院,尚无系统的作为用材树种造林的研究。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从1957年开始油杉人工引种驯化试验,在完成广西油杉属物种资源调查和采种育苗试验基础上,对油杉属中的4个主要树种进行造林试验,至1989年止,已推广造林700ha,并总结了一整套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试验内容自1978年以来,先后在全区设试验点8个,试验林80多公顷,进行了造林地选择、物种比较、密度、混交造林、抚育等试验,各试点的试验内容有所不同。1989年5月至9月对各点的试验林及推广林进行了全面...
关键词:
油杉属 造林技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新宪
本文通过对台湾庙学相关情况的简要探讨,认为尽管庙学这一独特的文化教育形态是封建政治的产物,但对于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以至促进社会稳定都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闽台在庙学方面存在的深厚渊源。
关键词:
台湾 孔庙 庙学 闽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本课题是林业部“七五”重点项目“海南岛热带主要树种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澳大利亚阔叶树种引种与栽培”项目中有关桉属树种引种与栽培的研究,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该研究历时8a,取得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3年9月14日在广州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通过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在桉属树种选择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华 谭长强 何琴飞 吴远媚 郑威 申文辉 曹艳云 何峰
为了探讨台湾桤木混交造林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试验林,以台湾桤木纯林为对照(CK),测定2年生试验林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比较它们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混交林土壤容重均低于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土壤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除了处理9外均大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不同混交处理混交初期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有高于纯林也有低于纯林;综合评价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最强是处理9,最弱是处理5。总体来说,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混交造林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台湾桤木纯林,其中,对于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尤以2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好,对于提高土壤主要营养养分尤以1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沙桦欣 伍建榕 周利平 王芳 张东华 马焕成
通过对干热河谷地区台湾相思树种根瘤菌进行高温干旱等抗性研究,揭示干热河谷地区台湾相思树种根瘤菌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规律,为发掘优良的根瘤菌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分离纯化采自干热河谷地区台湾相思树种的根瘤菌;经与相思树种无菌苗共生接瘤培养,将筛选出的各根瘤菌菌株接种到YMA培养基中,于不同温度下恒温培养,记录菌落数和菌落横纵径;用聚乙二醇6 000(PEG 6 000)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在最终浓度(w/v)分别为0,5%,10%,20%,30%等5个水平的PEG培养液中接种菌株培养,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菌悬液的OD600值并绘出相应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明显抑制根瘤菌菌落生长。Y...
关键词:
台湾相思 根瘤菌 抗干热 干热河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铭辉
大陆各地区旅游环境因子之差异分析 大陆地区幅员广大,由于各地区的区位条件不同,形成各地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同时也使各地区为配合当地之发展,而产生各地区旅行环境因子的差异。 在前节之研究中,曾就整个大陆的旅行环境加以分析,惟同一环境因子,在各地区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节拟就向卷所得,将大陆地区依地理区位,以及台湾业界较普通的旅行路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志强 邢增艺 施卫华
台湾金融(银行)改革具有典型的"机构范式"特征,遵循了"机构范式—机构调整—行政主导"的改革逻辑。行政部门在台湾金融(银行)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试图通过银行机构的设限、设量调整实现改革目标。通过对台湾金融改革历程和绩效的考察,本文认为台湾行政主导的金融改革不仅无法实现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提高,还将衍生其他经济金融问题,如台湾银行业登陆困境等,台湾银行业改革面临范式调整问题。
关键词:
金融改革 机构范式 机构调整 市场力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淑卿
近年来,各国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超越个别学科的通用能力,无法借由任何单一学科养成,跨学科统整的课程因而开始受到重视。事实上,跨学科课程并非新概念,早在2000年初,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校皆曾尝试过课程统整。但是由于统整的课程设计本来就有难度,当时许多学校未能充分理解统整课程的观念,以致出现了许多"为统整而统整"的问题,也招致"浅化学习"的批评。跨学科课程主要是"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以"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其焦点就在于"统整"与"问题探究"。倘若能让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能,深入探究某个现象或问题,一方面可以统合不同学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也让学科知识得以活化应用。台湾从2019年8月开始实施的十二年一贯新课程,也基于核心素养的前提,再度倡导跨学科统整课程。本文借由两个台湾的跨学科课程案例,通过教师实施与修正课程的过程,分析教师对于跨学科课程中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反思,最后提出有关跨领域课程设计的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铭辉
台湾旅行业界对大陆旅游环境的整体认知 自从1987年11月2日台湾开放到大陆地区探亲以还,大陆旅游路线立即成为台湾旅客出岛旅游最热门的路线之一;近年来从台湾到大陆探亲的人数,皆呈几何倍数的成长,根据大陆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至1991年止,到大陆的游客人数已超过300万人次;这种快速成长现象的产生,主要乃是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原本皆为炎黄子孙,故有血浓于水的情怀,加上大陆风光、山水、文物、古迹等皆为台湾旅客耳熟能详的地方,故蜂拥而至大陆探亲与观光旅行乃可期之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兆慧
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外移遵从的理论依据及与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来探讨“产业空洞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量外移,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模式。高科技产业外移存在“新产业空洞化”的隐忧,但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