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5)
- 2023(4389)
- 2022(3611)
- 2021(3391)
- 2020(2718)
- 2019(6259)
- 2018(6246)
- 2017(11687)
- 2016(6120)
- 2015(6965)
- 2014(6847)
- 2013(6972)
- 2012(6482)
- 2011(5834)
- 2010(6131)
- 2009(5466)
- 2008(5365)
- 2007(4927)
- 2006(4592)
- 2005(3708)
- 学科
- 济(21070)
- 经济(21059)
- 管理(13596)
- 业(13050)
- 农(7923)
- 中国(7716)
- 地方(7546)
- 工作(6634)
- 服务(6513)
- 方法(6507)
- 业经(6357)
- 企(6151)
- 企业(6151)
- 学(5467)
- 农业(5449)
- 服务业(5015)
- 贸(4930)
- 贸易(4925)
- 土地(4830)
- 易(4719)
- 理论(4692)
- 制(4454)
- 财(4210)
- 数学(4164)
- 数学方法(4119)
- 读者(3738)
- 资源(3704)
- 发(3667)
- 环境(3546)
- 制度(3389)
- 机构
- 学院(81545)
- 大学(80129)
- 管理(30916)
- 研究(28233)
- 济(25992)
- 理学(25012)
- 经济(24995)
- 理学院(24655)
- 管理学(24273)
- 管理学院(24073)
- 中国(21672)
- 科学(18292)
- 京(18205)
- 范(14635)
- 师范(14501)
- 江(14491)
- 所(13694)
- 中心(13667)
- 财(13600)
- 农(13002)
- 研究所(12209)
- 州(12206)
- 师范大学(11675)
- 北京(11674)
- 院(11075)
- 业大(11007)
- 游(10538)
- 旅(10480)
- 旅游(10333)
- 省(10231)
- 基金
- 项目(54439)
- 研究(42774)
- 科学(41617)
- 基金(36654)
- 家(31967)
- 国家(31664)
- 科学基金(26548)
- 社会(26148)
- 社会科(24518)
- 社会科学(24510)
- 省(22343)
- 基金项目(20132)
- 编号(19133)
- 教育(18433)
- 划(18157)
- 成果(15936)
- 自然(15878)
- 自然科(15407)
- 自然科学(15405)
- 自然科学基金(15122)
- 资助(14327)
- 发(13211)
- 课题(13037)
- 重点(12164)
- 项目编号(11379)
- 年(11289)
- 部(10727)
- 创(10668)
- 发展(10614)
- 国家社会(10507)
共检索到13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志义
台湾在开放接待大陆地区居民旅游前,相关部门曾多次召开公听会,几乎所有旅游业者皆说已经准备好了,主管旅游业务之行政部门也蓄势待发,惟笔者在参与会议中以一学者身份大声疾呼:"旅游目的地之公共服务建设仍未周全,亟须加强,应以保障来客人身安全为前提;有质量旅游,才有可持续两岸旅游业之发展。"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开放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信章
中国旅游发展的路径一般都是按照资源开发建景点——土地开发建宾馆——市场开发建品牌——综合开发建目的地这一过程进行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属于这一进程的最后一环——旅游目的地建设。近年来,旅游公共服务日益受到各旅游目的地的重视,无疑与旅游业的逐渐成熟相关,也与各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传递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既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也包括顾客与设施设备、服务环境以及其他顾客等所有可感知服务要素的接触。基于此,关注服务接触环节,并以其相关要求来制定服务规范、设置服务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天 屈册
本文以大陆旅游者游记为分析单位,通过类属分析和多维话语分析,从功能-心理、属性-整体、普通-独特三个维度,分析了大陆旅游者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情感形象,结果发现:大陆旅游者对台湾的形象感知以正向为主,感知的台湾整体形象为文明有序、社会民主、风光秀美、人文突出、轻松舒适;构成台湾旅游形象的重要属性包括居民素质、民风、街道、夜市等,而台北101、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台湾的人文,以及两岸的历史则构成台湾旅游的独特形象;大陆旅游者普遍认为赴台旅游是愉悦的,对台湾的情感形象包括感动、留恋、羡慕、震撼、难忘等。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类属分析 多维话语分析 台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Alastair Morrison 邵隽 陈映臻
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本栏目2013年起进行了全新改版,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本栏目的特邀责任编辑,由这些特邀责任编辑约请各自领域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坤 王进 颜珂
旅游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性,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依赖于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旅游产品供给的主体之一,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长期以来却缺乏学界的关注,是旅游城市理论研究的盲区。本文首次定义了亚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解析了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和特点,对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的优化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
亚旅游目的地城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向阳 杨颂 汪波
运用文化营销策略提升目的地形象对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和规划旅游景区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心理学关于文化认同理论,构建了基于文化认同、游客涉入度和目的地形象三因素假设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将此三因素作为重游倾向的前因,进一步采用实地访谈、调查问卷方法,以塑造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例,发现游客涉入度与文化认同有正相关关系,两者均对目的地形象产生积极作用,目的地形象正向引导游客重游倾向。同时,证明了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无直接关系,目的地形象在游客涉入度、文化认同和重游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文化认同要素在游客构建目的地形象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亮 赵黎明
通过对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站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自然生态、度假、乡村、文化、城市。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类网站构建并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同。研究结果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台湾 内容分析 网站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关新华 李健仪 谢礼珊
随着国内自助游迅速发展,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对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关注吸引物之外,对该地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游客感知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对广东省主要旅游目的地688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游客的总体满意感、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感正向影响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对政府的信任感正向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岚 许志晖 丁登山
本文利用1995~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资料,采用亲景度分析法,分析了台胞对大陆60个旅游城市选择的空间偏好的变化,等结果为台胞大陆旅游市场预测及营销提供新的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蓉
随着网络价值的发现,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互联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作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前提和基础的旅游信息服务,具有导向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和沟通机制。借助于这些机制,旅游目的地可以从建立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网络、提供网络虚拟体验,实现形象演示功能、向旅游者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建立旅游者数据库,实施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构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
关键词:
信息服务 旅游目的地 网络营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巫宁
文章讨论了旅游业作为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的特征,并指出,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目的地营销的基本内容,同时,传递信息也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营销 信息传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房建磊 赵希勇
基于根据重点国有林区2010—2017年旅游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技术分析旅游资源质量、基础设施条件、资源投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区参与这5个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区之间旅游产业规模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差异;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投入因素对各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正向影响显著;旅游资源质量因素的影响较小;影响不同林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要素差异较大。最后,提出提升目的地设施服务和资源投入质量;拓宽社区参与渠道;加快引进科技与文创人才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