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7)
2023(16618)
2022(14486)
2021(13714)
2020(11431)
2019(26818)
2018(27075)
2017(50999)
2016(28545)
2015(32630)
2014(33360)
2013(32776)
2012(30756)
2011(28015)
2010(28515)
2009(25847)
2008(25503)
2007(22953)
2006(20146)
2005(18100)
作者
(84081)
(69921)
(69721)
(66339)
(44556)
(33681)
(31898)
(27560)
(26709)
(25185)
(23856)
(23544)
(22269)
(22250)
(21787)
(21680)
(21538)
(20801)
(20078)
(20072)
(17614)
(17557)
(16965)
(15967)
(15877)
(15684)
(15661)
(15539)
(14229)
(14016)
学科
(116237)
经济(116124)
管理(75007)
(72587)
(57865)
企业(57865)
方法(51115)
数学(44372)
数学方法(43889)
中国(35893)
(32582)
地方(28864)
(27148)
(26758)
业经(25390)
教育(24193)
农业(21880)
(21501)
贸易(21487)
理论(20987)
(20780)
(20736)
技术(18286)
(18074)
(17873)
银行(17814)
环境(17676)
(17277)
金融(17274)
(17024)
机构
大学(410366)
学院(406484)
(156617)
管理(153923)
经济(152769)
研究(142970)
理学(132127)
理学院(130495)
管理学(128175)
管理学院(127416)
中国(102468)
科学(90252)
(90126)
(74163)
(70949)
(70090)
研究所(67519)
中心(64167)
(62679)
(62316)
业大(61762)
师范(61761)
北京(58137)
财经(56140)
农业(54877)
(51366)
(50813)
(50698)
师范大学(50033)
技术(46916)
基金
项目(269081)
科学(209727)
研究(200431)
基金(189374)
(164543)
国家(163017)
科学基金(137868)
社会(121319)
社会科(114598)
社会科学(114566)
(107774)
基金项目(100774)
教育(96934)
(91658)
自然(89193)
自然科(87008)
自然科学(86981)
自然科学基金(85380)
编号(84976)
资助(78410)
成果(71217)
重点(61358)
(61036)
课题(60868)
(59852)
(55410)
创新(51493)
项目编号(51322)
科研(51160)
教育部(50967)
期刊
(178208)
经济(178208)
研究(126507)
中国(88882)
教育(70179)
学报(65091)
(63687)
科学(59205)
管理(54958)
(53031)
大学(48823)
学学(44549)
农业(44141)
技术(38934)
(34505)
金融(34505)
业经(30087)
经济研究(27358)
财经(26662)
问题(23254)
(23243)
图书(23088)
(22693)
技术经济(19856)
理论(19294)
科技(19107)
(18520)
商业(18369)
(18073)
论坛(18073)
共检索到61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技职校院研究生教育既是台湾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台湾高等技职校院发展的热点。台湾技职校院研究生教育已初具规模和特色,具有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学科结构倾向于技术色彩浓厚的学科领域、教育类型侧重面向在职人员的回流教育等特点,差异定位、产学合作和加强评鉴是其发展策略。但台湾技职校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盲目扩张、定位模糊、供非所需、体系反噬等问题,未来发展要解决好适应社会需求适度问题、培养模式同构问题、培养体系分化问题、教育体系顶层设计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富顺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首先配合台湾经济建设对人力的需求,其次为受到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技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型塑了鲜明的特色,如学术多元,体系完整;招生管道多元适性;强调务实致用,适性扬才;跨足国际,全球接轨。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也对城市化的形成产生了影响,惟台湾城乡差距不大,且迁徙自由,故其影响力较小,但仍发挥了相当程度的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燕  
历经四十余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本科层次课程改革取得了成效,四技课程发展趋于成熟。从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内涵、要素以及课程发展原则及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借鉴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课程发展经验,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应着重进行以下改革:一是以高素质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包括课程结构和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的统整,特别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适应产业需求;二是进行科目课程创新,同时融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三是建立科学的应用性本科课程发展决策机制,使诸利益相关方在课程发展中合理承担任务和发挥职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鑫祥在《机械职业教育》2010年第9期中撰文,对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析。作者认为,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持续发展、技职体系的不断完善两个方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靖  
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研究生教育在结构方面逐渐形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层次结构重心整体上移,本研比大幅缩小,硕博比先降后升;院校结构偏向应用型,技职院校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生教育增长点;学科专业结构日益完整,科技类专业在其中占据明显优势;培养形式结构不再单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比重趋于稳定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2013届博士陈玟晔在其学位论文中,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勾勒出了战后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轨迹,分析了台湾技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战后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按照时间维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战后台湾技职教育萌芽时期(1945-1960)。1945年战争结束后,百废待兴,为复苏经济,技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聪敏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历史,探析了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台湾技职教育对大陆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时期:1.经济重建时期(战后1945年至1950年),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腾蛟  张可立   柴御清  
台湾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类型大抵仍延续中等教育的双轨制,分为学术及技职两类。本文针对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首先进行历史背景的回顾,其次介绍近来发展的概况及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最后再论述未来的政策与发展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求  
近五十年来 ,台湾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其大力发展技术与职业教育 ,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与职业教育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积极开发技术人力资源 ,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对台湾近五十年来四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技术与职业教育变革进行了纲要式的描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淑媛  
台湾高等教育已从早期精英教育走入普及教育。就台湾社会而言,教育本身就能代表着社会地位,教育是促进个人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反映出台湾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一、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现况台湾现有156所大学校院,13所专科学校。156所大学校院中,有74所隶属于技职体系(包括科技大学57校、技术学院17校)。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富顺  
本文旨在介绍台湾技职教育新近的发展状况,并归纳其特色。第一部分简述了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四个时期,即:发展基层农业及商业教育时期、技术专业人才培育时期、技职教育体系建立时期及技职教育优质化时期;第二部分针对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现况,分别就教育行政制度及学校制度作现况的说明;第三部分提出了台湾技职教育在世纪交替后的发展重点;第四部分就前述发展重点归纳新近发展的特色,包括:技职教育体系独立完整;社会力量办学兴盛;技职教育学制与类科多元,符应社会各种不同的需求;产学合作多样而深入;课程内容强调实用取向;教育与就业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技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琴  马立红  周华丽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台湾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项分析,以便为大陆相关评价工作提供借鉴。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专题,分析了台湾高等技职校院评鉴制度"等第制"评鉴标准和新近推行"认可制"评鉴标准中相关指标,把握其在促进高等技职校院产学融合方面表现出的整体系统规划和分类分层指导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陆近年来开展的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相关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颖  
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以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以培训优质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明确定位,多层次、多规格的立交桥式教育体系,本科层次规模不断扩大,强调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借鉴其经验,大陆地区应加强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建设,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制度,办学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岚   王馨然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体和联合培养,评价考核强调成果应用与科技转化。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完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强化职业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树立应用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创新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完善产学合作的配套保障措施;构建应用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