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5)
- 2023(10798)
- 2022(9203)
- 2021(8733)
- 2020(7429)
- 2019(17229)
- 2018(16996)
- 2017(32484)
- 2016(17881)
- 2015(20413)
- 2014(20561)
- 2013(20047)
- 2012(19003)
- 2011(17278)
- 2010(17885)
- 2009(16532)
- 2008(16692)
- 2007(15634)
- 2006(13812)
- 2005(12203)
- 学科
- 济(70458)
- 经济(70398)
- 管理(47808)
- 业(43810)
- 企(34427)
- 企业(34427)
- 方法(29316)
- 数学(25649)
- 数学方法(25290)
- 农(22306)
- 中国(21358)
- 财(18625)
- 地方(16950)
- 贸(15311)
- 贸易(15304)
- 业经(15126)
- 易(14831)
- 学(14315)
- 农业(14274)
- 制(13640)
- 理论(12349)
- 策(11948)
- 教育(11711)
- 银(11321)
- 银行(11299)
- 和(10929)
- 行(10804)
- 融(10701)
- 金融(10699)
- 务(10579)
- 机构
- 大学(251884)
- 学院(249420)
- 济(100302)
- 经济(97869)
- 管理(91708)
- 研究(87721)
- 理学(77326)
- 理学院(76383)
- 管理学(74833)
- 管理学院(74327)
- 中国(66188)
- 京(54263)
- 科学(52611)
- 财(48632)
- 所(44726)
- 农(42729)
- 江(41053)
- 中心(40917)
- 研究所(40122)
- 财经(36958)
- 范(36283)
- 业大(36035)
- 师范(35972)
- 北京(34821)
- 农业(33448)
- 经(33364)
- 州(32400)
- 院(31925)
- 经济学(30036)
- 师范大学(28526)
- 基金
- 项目(157183)
- 科学(122103)
- 研究(120365)
- 基金(109491)
- 家(94051)
- 国家(93207)
- 科学基金(78786)
- 社会(72588)
- 社会科(68471)
- 社会科学(68446)
- 省(63081)
- 教育(57614)
- 基金项目(57056)
- 划(53164)
- 编号(51912)
- 自然(49545)
- 自然科(48309)
- 自然科学(48290)
- 自然科学基金(47394)
- 资助(45611)
- 成果(44754)
- 课题(37377)
- 重点(35983)
- 部(34897)
- 发(34725)
- 创(32282)
- 大学(31680)
- 项目编号(31027)
- 性(30846)
- 年(30786)
- 期刊
- 济(117591)
- 经济(117591)
- 研究(79858)
- 中国(57247)
- 教育(40952)
- 农(39519)
- 财(38160)
- 学报(37348)
- 管理(33745)
- 科学(33373)
- 大学(29355)
- 农业(26666)
- 学学(25863)
- 融(25359)
- 金融(25359)
- 技术(23659)
- 业经(19825)
- 经济研究(18895)
- 财经(18053)
- 图书(16177)
- 经(15576)
- 问题(15179)
- 业(14458)
- 贸(13761)
- 技术经济(12222)
- 版(11936)
- 理论(11906)
- 书馆(11747)
- 图书馆(11747)
- 坛(11720)
共检索到395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华
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追求无疑是世界高等教育自20世纪末期以来的摘要潮流之一。台湾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样选择了符合其自身需要的"一流大学"发展策略,启动了"发展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的启动既是台湾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该计划,台湾社会明确了未来十年建设"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的愿景和目标,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同时也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评估淘汰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建立无疑会推动台湾高等教育国际声誉和地位的提升,也有利于台湾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改进与提升。
关键词:
台湾 一流大学 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育光
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政策由数量扩充转变为学术卓越,导致许多亚洲国家与地区先后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本文通过分析"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及"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两个核心计划,探讨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审核标准与指标及经费分配等关键要素,最后提出结论。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政策分析 台湾地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小玮
目前各省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双一流"建设专项政策或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文件。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不同省域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较为一致体现了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延续重点的设计原则,分别探索出学科驱动、平台建设、整体推进、高校引入这四种典型推进策略;从政策方案到具体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作保障,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水平大学 学科 平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可 史静寰 孙海涛
二战以来美国陆续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并非完全是大学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有美国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出于美国国家利益而采取的政策扶植与介入。美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1941-1971的30年间,以1960年的《西博格报告》为标志,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中,联邦政府均发挥重要作用。联邦政府首先通过科技政策间接地扶持了一流大学的出现,继而采取专项资助的方法帮助一批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美国政府长期稳定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不同阶段具体政策的运作方式及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美国联邦政府 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彦博 祝非凡 陈华荣
近十年来,美国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一流大学建设,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列入国家战略;建立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提升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加强政府对大学绩效拨款及问责。美国众多大学基于自身发展需求,与国家政策对接,建立面向国际和实践的学生培养机制;实施研究与教学结合的教师管理机制;健全以自评为主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科研促进机制。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需进行本土化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中国特色 教育国际化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褚照锋
通过系统比较24个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颁布时间与机构、文本名称与结构、规划时间与目标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但规划目标数字化特征明显。其指导思想上凸显区域特色,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策略上主要体现分层分类支持、资源优化整合、前后政策衔接、巨额资金投入,保障策略上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绩效动态考核。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需注重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省域高校的科学分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政策设计的系统布局。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政府 政策文本 实施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贵平 赵婷婷
一流大学示范效应是彰显其价值的重要途径。一流大学的示范效应是一种基于其他高校的模仿而展开的组织学习,在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其他高校通过竞争性模仿和制度性模仿而使一流大学的示范效应得以体现。运用爬虫技术对高校调研行为的分析表明,我国一流大学的示范效应比较明显,它通过锁链结构渐次传递;行业高校构成了传递示范效应的特殊渠道;示范效应在不同的活动领域存在强弱差异。因此,应重视一流大学的示范效应,构建多维分层的示范体系,提升高校的自觉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双一流”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万安
台湾产业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及其效果分析(下)[台]叶万安(四)第二阶段进口替代及出口扩张期(1973—1980年)由于出口扩张政策方向正确,兼以国际经济景气,持续繁荣,60年代台湾出口工业快速成长,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大幅成长,过去存在的失业、物价上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万安
台湾产业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及其效果分析(上)[台]叶万安纵观过去40年来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事实上就是一个经济体系工业化的历程。而台湾工业化的发展又与产业的政策息息相关。本文拟讨论台湾地区产业政策的转变,藉以了解产业政策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蒂 赵麟
[目的/意义]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与高校图书馆在运行机制和服务内容等层面上都有差异,如何实现CASHL与学科服务的深度结合值得探讨。[方法/过程]通过整合CASHL目前面临的挑战,提出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CASHL深化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应用焦点小组调研法,调研用户应用CASHL的个性化体验、学术需求以及他们对于CASHL深化学科服务职能的相关建议。[结果/结论]CASHL可从定位学科服务职能、规划具体服务内容和方式、培养多元化服务执行者和建立合作机制等方面来深化学科服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国福 蒋清泉 唐炎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基于资源配置理论,从科技创新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高校数据,从科技创新视角分析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结果发现,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处于上升趋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呈现区域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特征;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而科技创新活力的影响较小;资本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而人才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中国高校应该重视优秀人才培养,参与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知识经济的社会发展模式大大加强了大学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新世纪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中国大学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需要达到哪些基本要求?国际上有哪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重点课题"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有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与政策建议,或许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春
为使我国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国政府和大学正在向着这一目标进发,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行动。笔者试图就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评价。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政策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俊芳 车旭
世纪交替之交,中韩两国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相继出台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总览两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实践,均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总体背景下,以国家作为实施主体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加速优秀人才培养。当然,中韩两国也存在"重叠"与"兼容"、"单一"与"多样"、"单位制"与"项目制"等方面的差异,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韩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 比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