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6)
- 2023(4388)
- 2022(3472)
- 2021(3077)
- 2020(2576)
- 2019(5664)
- 2018(5100)
- 2017(10021)
- 2016(4831)
- 2015(5356)
- 2014(5155)
- 2013(5159)
- 2012(4645)
- 2011(4160)
- 2010(4677)
- 2009(4754)
- 2008(3415)
- 2007(2978)
- 2006(2773)
- 2005(2663)
- 学科
- 融(24729)
- 金融(24729)
- 银(21325)
- 银行(21324)
- 行(20819)
- 济(18378)
- 经济(18361)
- 业(15383)
- 中国(13770)
- 管理(13475)
- 企(13346)
- 企业(13346)
- 中国金融(10864)
- 财(7751)
- 制(7728)
- 地方(6784)
- 务(6078)
- 财务(6064)
- 财务管理(6057)
- 企业财务(5847)
- 业经(5788)
- 方法(5526)
- 贸(5050)
- 贸易(5041)
- 易(4916)
- 数学(4907)
- 数学方法(4870)
- 农(4670)
- 体(4430)
- 事业(4401)
- 机构
- 学院(62942)
- 大学(62472)
- 济(29013)
- 经济(28388)
- 中国(25083)
- 管理(22105)
- 研究(22061)
- 理学(18230)
- 理学院(18066)
- 管理学(17855)
- 管理学院(17738)
- 财(15288)
- 银(15066)
- 银行(14586)
- 融(14100)
- 金融(13832)
- 行(13720)
- 中心(13014)
- 京(12227)
- 财经(11916)
- 人民(11322)
- 经(10850)
- 所(10660)
- 科学(10647)
- 国人(10294)
- 经济学(10286)
- 中国人(10243)
- 中国人民(10179)
- 江(9526)
- 研究所(9467)
- 基金
- 项目(39862)
- 科学(31139)
- 研究(30939)
- 基金(28864)
- 家(24436)
- 国家(24215)
- 科学基金(20925)
- 社会(20240)
- 社会科(19423)
- 社会科学(19419)
- 省(15640)
- 基金项目(14701)
- 教育(13373)
- 划(12654)
- 编号(12243)
- 自然(12079)
- 资助(11881)
- 自然科(11852)
- 自然科学(11850)
- 自然科学基金(11644)
- 融(10408)
- 成果(10379)
- 发(9379)
- 重点(9228)
- 创(9170)
- 国家社会(8818)
- 性(8630)
- 课题(8595)
- 创新(8559)
- 部(8542)
共检索到10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恩
自1998年初以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冲击增大,造成岛内出口严重衰退,物价和失业率上升,股、汇两市双双持续剧挫。为对应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台湾金融、贸易和对外投资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台湾当局制定和实施了“政府再造”、扩大岛内需求、布建金融防火墙、“全球专项拓销方案”等一系列旨在稳定岛内股\汇两市,打击国际投机客炒作,提振外贸出口,刺激岛内需求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荣义
一、台湾在东亚金融风暴的表现东亚金融风暴造成了亚洲主要国家的股市及汇市重挫,至今依然余波荡漾。在此危机中,台湾股汇市总跌幅为2182%,所受到的创击仅次于其它东亚国家,其稳健的表现的确十分突出。对于台湾的卓越表现,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特别指出台湾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伟 胡松明
东亚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弱点和政府在推进金融深化中的监管不当。在未理清本国银企关系并进行金融重组前,在缺乏可持续汇率形成机制前,政府应以保持适度储备、防止金融泡沫、坚持金融约束为手段,向金融开放稳健过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尹竹
东亚发展模式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其依靠投入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市场、美元及美国金融的高度依赖,使得本次危机透过金融渠道、货币渠道以及商品渠道对东亚经济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东亚国家与地区应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调整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建立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为动力,内需主导与外需相结合的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亚洲区域内经济循环机制,以期有效缓解外部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积极推行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自由和大体自由的经济体,并因此而获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东亚金融危机主要是那些体制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国家(地区)的政府过度干预的结果。相关国家(地区)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国际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将是东亚经济复苏和再现繁荣的必备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建中 陆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萼
一、亚洲的价值观当前所谓的亚洲价值实际上并不代表整个亚洲五大文化区域。所谓的亚洲价值明确的说是指东亚的价值观,这包括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等五个地区,也包括1978年以后的中国大陆。这些地区构成了“儒家文化经济圈”的主要部份。以东亚儒家经济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海秋
东亚金融危机是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对理论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虽然中国由于资本市场的封闭性侥幸与这场危机擦肩而过,但其经济和金融结构中存在的与东亚国家类似的问题却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本文试图从金融结构角度剖析危机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冉铮海 陈标金 徐典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漓高
90 年代初以来,世界政治与经济出现了三个划时代的趋势,即: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趋势。这三大趋势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潮流。为什么美国经济进入了所谓的“新经济”时期?而在同样的国际环境之下,为什么一些东亚国家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同一国能否顺应时代大趋势,作出相应的变革或转变有密切关系。90 年代出现的三个划时代趋势在21 世纪将深入发展。
关键词:
时代大趋势 东亚金融危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增骥
一、国际投机资本兴风作浪是金融危机最主要的根源金融危机的产生固然与有关国家经济工作的失误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国际上有一批数量庞大的短期资本,流入到金融投机活动,它在国际间频繁流动,以追逐利率差额或汇率变动的收益为目的,其结果是金融风险不断升级,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