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4)
- 2023(6857)
- 2022(5795)
- 2021(5082)
- 2020(4176)
- 2019(9497)
- 2018(9230)
- 2017(17822)
- 2016(9176)
- 2015(10091)
- 2014(10057)
- 2013(10104)
- 2012(9576)
- 2011(8871)
- 2010(9154)
- 2009(8380)
- 2008(7683)
- 2007(7020)
- 2006(6620)
- 2005(6029)
- 学科
- 济(66332)
- 经济(66298)
- 管理(24468)
- 业(22029)
- 方法(20241)
- 地方(19389)
- 数学(18416)
- 数学方法(18312)
- 企(15361)
- 企业(15361)
- 地方经济(13593)
- 农(13052)
- 中国(12634)
- 业经(11490)
- 学(11269)
- 农业(9812)
- 财(8786)
- 环境(8388)
- 贸(8139)
- 贸易(8132)
- 易(7716)
- 经济学(7282)
- 产业(7171)
- 制(7128)
- 发(6960)
- 融(6723)
- 金融(6722)
- 体(6115)
- 和(6070)
- 资源(5985)
- 机构
- 学院(141523)
- 大学(141251)
- 济(72697)
- 经济(71559)
- 研究(54182)
- 管理(51593)
- 理学(44626)
- 理学院(44000)
- 管理学(43334)
- 管理学院(43054)
- 中国(39584)
- 科学(31787)
- 财(29018)
- 京(28945)
- 所(27862)
- 研究所(25329)
- 农(24690)
- 经济学(23983)
- 中心(23517)
- 财经(23125)
- 经济学院(21357)
- 江(21153)
- 经(20938)
- 业大(20566)
- 农业(19154)
- 院(18794)
- 范(18124)
- 北京(18081)
- 师范(17920)
- 科学院(17206)
- 基金
- 项目(93599)
- 科学(74175)
- 基金(69190)
- 研究(66544)
- 家(60951)
- 国家(60501)
- 科学基金(51473)
- 社会(45920)
- 社会科(43618)
- 社会科学(43606)
- 基金项目(36739)
- 省(36040)
- 自然(31773)
- 自然科(31051)
- 自然科学(31043)
- 自然科学基金(30511)
- 划(29860)
- 教育(29540)
- 资助(27650)
- 编号(24642)
- 发(22443)
- 重点(21512)
- 部(20704)
- 国家社会(20149)
- 成果(19647)
- 创(19284)
- 发展(18315)
- 创新(18146)
- 展(18080)
- 教育部(17868)
共检索到219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鹏 万希
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多种要素共同推动的,各要素投入的数量、质量和效率决定了产出的增长。文章以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台湾地区经济增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和要素分析,从而揭示台湾地区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各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台湾地区 要素投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鑫 赵鑫铖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绝大多数国家都受到了冲击,中国台湾地区也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考察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显得尤为有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修正的Lucas模型,运用台湾地区1960~2008年的消费数据对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显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台湾地区两种成本的重要性是不同的:1960~1987年台湾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小于经济增长降低1%的福利成本,说明经济波动相对于经济增长是不重要的;在合意的取值区间内,1988~2008年和1960~2008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与经济增长降低1%的福利成本都比较大且大体相当,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在关注...
关键词:
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永琦
要素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而经济持续增长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本文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台湾地区土地改革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公平分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途径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取得成功以及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两岸经济的发展状况。基本结论是:同一经济发展阶段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大陆有效经济增长水平低、增速慢;同一时期增长趋势相比较,我国台湾地区有效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大陆则仍处于加速上升阶段,有望实现赶超,但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的阻滞力大于台湾,要想顺利实现经济赶超,需通过多种途径克服有效经济增长的减损强度,以实现经济赶超与有效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正 黄文军
选取两岸贸易量、投资、往来人数三个指标来考察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运用1992年到2010年间的数据,分析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都显著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对大陆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统计上也不显著。结论表明,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经济增长 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聂莹 李月
台湾地区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组合效应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单一领域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为正;较高程度的内部金融部门改革可增强贸易改革和外部资本市场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高程度的贸易改革可增强外部资本市场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反之则弱化。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结构性改革 增长效应 组合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邓露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与停滞或小幅下降阶段三个阶段;其中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为"起飞前准备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为"新起飞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起飞前准备阶段",但当前已接近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与高速波动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即正向"新起飞"阶段跨越。对此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为祖国大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谈世中
台湾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进步。这与当局采取的政府主导下的分散领导科技体制;移植型的科技发展模式;官、学、民三位一体整体推动的科技开发机制;推动科技向中、小企业转移的中介机构;兴建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科学工业园区;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基地的高校科研等措施密不可分。目前,台湾由于基础研究、高科技人才奇缺,经济、科技发展遇到一定的困难。加强与大陆的科技合作可能是其克服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旭华
2001年是民进党执政的首个年份,但在该年台湾经济即出现了罕见的衰退,目前外界普遍认为台湾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但相对之前的稳定增长而言,台湾经济的前景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为获取台湾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规律,采用包含3状态的M arkov状态转换模型对台湾的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台湾经济当前处于中速增长阶段,再次进入衰退或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施昱年 廖昭雅 秦波
针对我国台湾自1895年农业社会迄今各政治环境及经济增长阶段,归纳台湾的城市规划功能演进。日治时代农业社会的城市规划强调环境卫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光复后,城市规划的功能在于将土地资本转为工业资本,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开始紧密相连。因此到了工业发展阶段,城市规划的执行经费主要依靠各项土地政策筹措,以达成完善规划工业区的功能,并通过公私协力模式以及成立由学者及民意代表组成的审议委会员,实现协调社会利益的功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走向由经济、城市以及土地的专门人才统筹及审议城市规划,实现以城市规划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台湾通过强化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的配套以推动各项城市规划功能,值得我国大陆借鉴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文 李红佳
第一、二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上升构成了1981年以来台湾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趋势。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台湾地区1981—2007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其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德海 李保明 胡永亮
2000年之后的台湾经济增速锐减,本文认为,恢复的办法除提升岛内企业固定资本形成能力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侨外投资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并打破台湾当局对企业赴大陆投资所设立的种种限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洪杰
根据1988-2008年的经济数据,利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两岸贸易与台湾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台湾经济增长与两岸贸易及其进出口构成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两岸贸易明显促进了台湾经济增长;对大陆出口有力推动了台湾经济增长,自大陆进口则起抑制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羽馨
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关注的对象。巴西与我国台湾的发展分别代表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两种不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从中寻找有利于正确处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海生
由于海峡两岸使用不同的货币作为计价单位,要比较两岸经济实力必然涉及货币折算率问题。本文采用汇率、购买力平价、真实比价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按汇率核算,台湾人均GDP比大陆高16倍,台湾经济总量相当于大陆的1/3;按真实比价核算,台湾人均GDP比大陆高5倍,台湾经济总量相当于大陆的1/10。真实比价核算的结果介于汇率和购买力平价之间。汇率核算的结果表明台湾经济“枝叶繁茂”,真实比价核算的结果表明大陆经济“扎根深厚”。自1949年至今50年来两岸价值总量、实物总量、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都表明,两岸经济差距并不象世人想象的那样大。两岸经济的重新评价,对“台独”主张是釜底抽薪,对“和平统一”则增加了说服...
关键词:
台湾问题 经济实力比较 真实比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