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3)
2023(15437)
2022(13350)
2021(13049)
2020(10748)
2019(25572)
2018(25784)
2017(47106)
2016(27119)
2015(31080)
2014(31531)
2013(30226)
2012(27617)
2011(24766)
2010(25349)
2009(22581)
2008(22050)
2007(19675)
2006(17424)
2005(15299)
作者
(75042)
(62128)
(61852)
(59092)
(39829)
(29947)
(28429)
(24318)
(23975)
(22705)
(21714)
(20910)
(19889)
(19882)
(19309)
(18996)
(18864)
(18588)
(18083)
(18025)
(15628)
(15574)
(15086)
(14387)
(14180)
(14009)
(13879)
(13858)
(12573)
(12389)
学科
(95745)
经济(95653)
管理(76849)
(68143)
(58130)
企业(58130)
方法(45214)
数学(39042)
数学方法(38275)
中国(29568)
(25973)
教育(25695)
(24660)
地方(24149)
(23181)
理论(22206)
业经(21798)
农业(17516)
(16927)
(16166)
(16053)
财务(15967)
财务管理(15934)
技术(15873)
(15873)
贸易(15861)
教学(15319)
(15255)
企业财务(14979)
(14555)
机构
大学(366903)
学院(361366)
管理(140384)
(126629)
经济(123164)
研究(120777)
理学(120159)
理学院(118571)
管理学(115996)
管理学院(115281)
中国(85525)
(81385)
科学(77768)
(61092)
(59725)
(59446)
(59275)
师范(58791)
(56684)
研究所(55925)
中心(55370)
业大(54104)
北京(51672)
师范大学(47796)
财经(46602)
(46184)
教育(45936)
农业(44260)
技术(44184)
(43957)
基金
项目(245757)
科学(192709)
研究(184769)
基金(171991)
(149473)
国家(148083)
科学基金(126482)
社会(109973)
社会科(103758)
社会科学(103721)
(99256)
教育(92823)
基金项目(91276)
(84997)
自然(83518)
自然科(81507)
自然科学(81488)
自然科学基金(79935)
编号(79094)
资助(71496)
成果(66621)
课题(57798)
重点(56361)
(54521)
(52552)
(50830)
项目编号(48072)
大学(47295)
创新(47027)
(46991)
期刊
(142021)
经济(142021)
研究(112226)
中国(82875)
教育(78510)
学报(56816)
管理(53800)
科学(51609)
(50179)
(46929)
大学(44135)
学学(38958)
技术(38180)
农业(35084)
(27476)
金融(27476)
业经(23274)
图书(22871)
财经(21761)
(20614)
经济研究(20497)
职业(20165)
(18573)
问题(17698)
资源(17509)
科技(17273)
(17087)
技术经济(16711)
(16679)
(16527)
共检索到548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乐毅  于曌  
台湾地区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整体性设置、课程实施模式的不断改进;并通过专门的层级化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强化课程管理;通过内外部课程评价促进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台湾研究型大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大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等方面也正面临类似问题。探讨并总结台湾地区的经验和问题,有益于大陆高校的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洪  
2005年12月,台湾启动新一轮的教学评估工作——系所评估,计划在2006—2010年的5年时间内,完成78所大学院校(不含技职院校)共2000多个系所的评估工作。系所评估是台湾首次进行的以系所为单位的大学评估,旨在强调教学保证与改进,有助于淘汰质量欠佳的系所,促使学校与教师投入更多资源及时间到学生的学习中。从考察时间上看,系所评估委员要在一个系所考察2—4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系所的办学情况,深刻挖掘系所的优缺点;而且系所评估注重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估,评估专家主要是来自高校的同学科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强的评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徐岚  
台湾地区大学整并政策是在为了追求最佳规模效应,竞争有限的资源,调整大学结构,进而提高大学运作效率的初衷下出台的。台湾当局通过经费支持等措施推进大学整并工作的开展,并主要以校内整合与校际整合两种方式进行,以公立研究型大学为重点。但从其整并的实施来看,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最适规模、特色化、机构认同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2009年6月中科院研究生院MBA15名学生在中心主任徐艳梅教授的带领下,赴台参加为期10天的"两岸管理经营实务"专题课程学习。本次专题学习共开设:当代华人组织行为、信息安全、财务管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英  
台湾教育学家陈伯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知识社会学、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本文第一部分探究了影响其教育思想的因素系统,包括学术氛围、导师和从教经历;第二部分重现了他逐步介入课程改革的旅程、对课程改革实施后的反思以及进一步的实战探索;第三部分表述了他的教育本土化情怀和实践主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万言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子恒  
资讯素养教育在台湾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台湾大学校院的资讯素养教育,主要由通识教育中心来主导,授课老师多为校内教师或该校图书馆组长职级以上的同仁来担任,在内容上仍以图书馆与各式图书资源的利用为主。作者认为,以通识课程的方式来教导低年级大学生资讯素养的相关概念与技巧是最适宜的模式,期望台湾的各大学校院可以更重视资讯素质教育,也建议授课老师在课程规划时,能参考美国图书馆学会"高等教育资讯素养能力标准"之内容,向学生提供更完整的学习计划。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俊杰  孙震  
本文以傅斯年未满两年的台大校长任内之改革理念及措施作为中心 ,分析傅斯年之大学理念、改革原则及其具体作为 ,指出傅斯年心目中理想的大学近于欧洲的大学之典型 ,但是其改革原则特别着重本国之具体社会文化脉络 ,并强调专业训练与通识教育的动态平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翠苓  
对台湾地区六所大学舞蹈科系八位学者的深度访谈及其分析显示:台湾地区大学舞蹈专业教育在师资结构方面,存在着理论专业师资不足、教师需要转型进修与教师负担增加等问题;课程特色方面,存在着课程发展受制于师资、专业教材研发不足与专业认证制度尚待建立等问题;学生发展方面,存在着学生理论人文素养亟待提升、就业市场相对狭隘与修习教程旷日费时等问题;教育推展方面,存在着为招生策略有待改善、私校招生愈形困难、舞蹈普及教育推展不足与经费补助渐减等问题。台湾地区舞蹈专业教育发展宜改善师资结构、凸显课程特色、提倡多元人才培养、落实舞蹈基础教育与调整经费补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欧进士  洪嘉声  张力允  
本研究旨在探讨台湾地区公立、私立大学校院间是否存有产出效率之差异。从相关文献可知,公立学校在政府公务预算体系下,收入及支出皆缺乏追求绩效之诱因,相对于私立学校自负盈亏及经费来源受限之压力,公立学校在产出效率上比较可能出现较无效率之情况。本文采用资料包络分析法估计大学校院之产出效率值,再进一步评估公立、私立大学校院产出效率之异同。由实证结果可知,虽然公立、私立学校在平均总技术效率、平均纯粹技术效率及平均规模效率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整体而言,公立学校之平均纯粹技术效率低于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平均总技术效率相对劣于公立学校,主要原因在于规模之无效率。就各年度而言,由于公立学校平均纯粹技术效率有上升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玲  
本文在分析我国台湾现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台湾高中与大学教育在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立交桥模式中的改革措施及其实际效果,并对其经验教训及对我国大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寿松  徐辉  
文章对台湾中原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通识课程的理念、内容、实施途径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对两所大学的正式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比较,提出了制约内地大学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发展的三个要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茂森  
在我国台湾地区,课程史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我国台湾地区课程史研究内容范围较为广泛,彰显了课程研究的历史意识、初步形成了研究的学术社群,以及亟待加强课程史研究内容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论的完善。借鉴台湾的经验,在今后我国大陆地区的课程史研究中,应着力于形成课程史研究的学术社群、增强课程史研究的解释力、拓展和深化课程史研究的内容、采用多元的课程史研究方法论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蓓绯  
大学评鉴是用来衡量大学绩效考核或协助进行教学质量改善的一种普遍方式。通识教育评鉴是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价值和功能以及实施成效进行判断评定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台湾地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因评鉴工作的推进及评鉴机制的完善而进入纵深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评鉴的缘起、目标、原则并结合台南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实务的分析,探讨了台湾新一轮评鉴工作在评鉴目标、评鉴项目、评鉴机构、评鉴实施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和鲜明特色,以期为大陆高校推动通识教育的制度化、纵深化、实效性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瑜芳  
文章阐述了台湾地区校企合作模式,将台湾地区60年来技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24种合作模式归为六大类,即顶岗实习模式、研究开发模式、配合教学模式、员工培训模式、创新育成模式和合作经营模式;分析了台湾地区校企合作模式随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技职教育层次不同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剖析了台湾地区产学携手合作计划的运作机制,指出台湾地区校企合作具有明显的官、产、学合作特点,提出"校企合作要搞好,首先必须有政策法规的支撑和资金的支持,然后才是完善校企双方的合作机制,形成多元的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