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8)
2023(8959)
2022(7473)
2021(6924)
2020(5252)
2019(11936)
2018(11601)
2017(21816)
2016(11715)
2015(12887)
2014(12899)
2013(13139)
2012(12519)
2011(11702)
2010(12120)
2009(11084)
2008(10913)
2007(9858)
2006(9269)
2005(8543)
作者
(34886)
(29962)
(29249)
(27439)
(18522)
(14367)
(13051)
(11529)
(11422)
(10521)
(10176)
(9888)
(9538)
(9355)
(9142)
(8876)
(8687)
(8501)
(8425)
(8316)
(7567)
(7426)
(7140)
(7062)
(6763)
(6734)
(6630)
(6443)
(6154)
(5902)
学科
(60439)
经济(60389)
(49353)
(37595)
农业(33029)
管理(23335)
地方(21617)
中国(20235)
业经(18994)
(14867)
(14379)
企业(14379)
农业经济(12696)
方法(12009)
发展(11681)
(11658)
土地(11396)
(11376)
(11000)
数学(10344)
数学方法(10236)
地方经济(10104)
(9964)
贸易(9951)
(9753)
银行(9744)
(9663)
农村(9641)
(9626)
金融(9626)
机构
学院(171076)
大学(163559)
(73280)
经济(71632)
研究(66768)
管理(62564)
中国(53203)
理学(52435)
(51824)
理学院(51768)
管理学(51036)
管理学院(50716)
科学(39972)
农业(39043)
(36627)
(34420)
业大(32433)
中心(31657)
研究所(30718)
(30043)
(28983)
(24940)
师范(24719)
(24556)
农业大学(23860)
(23717)
北京(23136)
(23080)
(22529)
财经(22306)
基金
项目(109019)
科学(85305)
研究(84637)
基金(75711)
(65732)
国家(65005)
科学基金(54717)
社会(53853)
社会科(50511)
社会科学(50502)
(45727)
基金项目(40257)
(37032)
编号(36866)
教育(35460)
自然(32075)
(31438)
自然科(31193)
自然科学(31187)
自然科学基金(30565)
(30083)
成果(29167)
资助(28816)
发展(25917)
课题(25561)
(25489)
重点(24293)
(23442)
(22601)
国家社会(22046)
期刊
(99671)
经济(99671)
(58934)
研究(53451)
中国(48418)
农业(40050)
科学(27161)
学报(25997)
业经(24143)
(21762)
金融(21762)
大学(20783)
管理(20195)
教育(19822)
(19802)
学学(19795)
(18193)
技术(15301)
农业经济(15270)
农村(14816)
(14816)
问题(14289)
经济研究(12627)
世界(11425)
资源(11182)
(10978)
经济问题(10757)
财经(9977)
农村经济(9778)
社会(9208)
共检索到285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静琪  
依照土地使用管制及土地性质,台湾土地重划实施的地域及方式分成——在都市土地实施的市地重划和在非都市土地实施的农地重划,2000年又从农地重划中独立出农村小区土地重划。归结起来,目前与台湾农村发展相关的重划,有"农地重划"与"农村小区土地重划"两种。农地重划与农村小区土地重划的发展演变依重划性质,台湾推动农地重划过程分为6个阶段:1.1961年之前为实验、试办及示范时期,共办理农地重划4,567公顷;2.1962年~197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修川  
●对重划利益进行公平、公正、合理分配是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取得成功的关键●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让各利益主体共享重划利益,把农民作为主要受益方,能够使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利益关系台湾的土地重划体系包括市地重划和农地重划,而农地重划又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重划和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雏形是1987年实施的农渔村社区更新(又称为农村社区更新),是台湾针对农渔村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发展、道路弯曲狭窄、排水不畅、公共设施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录  胡红梅  张远索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过沟农村社区为例论述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过程,进而对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处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中的最高层阶梯,即授予权力阶梯和公民控制阶梯;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公众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加以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章远钰  
为纪念荷兰土地整理100周年,由荷兰地籍、土地登记和制图局(KADASTER),国际测量师协会(FIG),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土地整理专业人士非正式团体(LANDNET)联合主办、以"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与土地重划"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近期在荷兰阿培尔顿召开。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和全球土地技术网络联盟(GLOBAL LAND TOOL NETWORK)协办了会议。会上,来自荷兰、德国、希腊、乌克兰、中国等52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讨论并发表了《土地整理与土地重划阿培尔顿倡议》,该倡议既是各国土地整理做法和经验的凝练,也是荷兰土地整理100年的实践的总结和凝练。为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敬  蔡宗翰  施昱年  
在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法》《农地重划条例》《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条例》《农村再生条例》共同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法律体系和实施依据。本文对台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目标土地整治的特点及对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的作用,为大陆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未来土地整治的发展提供借鉴。台湾地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台湾地区的农村土地整治称之为"农地重划",仅限于"耕地和种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桂香  王炫  樊万选  
自20世纪40年代末期以来的60余年中,中国台湾先后经历了三次土地改革,其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但在城镇化风潮及工业化蓬勃发展趋势下,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外移严重,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农村生活及文化特色逐渐丧失。中国台湾农业管理部门为了重振农村经济,制定了《农村再生条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惠斌  
土地重划技术对村镇区域土地管理有重要影响作用,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我国村镇区域土地重划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探索具中国特色的土地重划机制具备紧迫性和必要性。基于国外土地重划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法规保障,技术原理与利益补偿,应用范围与重划模式等层面研究,分析我国村镇空间城乡平衡增长管理与土地使用转型,股份公司与新农村规划新模式发展,中心村规划向村镇区域规划转变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需理清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与其他规划关系,因地制宜进行土地调查和模式探索,分段制订配套法规及明确公共服务配比,建立试点探讨具中国特色土地重划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峻  
台湾地区从1958年办理农地重划整理以来,面积已经超过48万公顷。重划整理的效益很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便于机械化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农田道路、灌溉、排水等进行了妥善配置;重划整理后农地产权明晰,土地权利由复杂趋于单纯,减少了产权纠纷,改善了人际关系。土地整理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缩小了城乡差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杨红  
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一样,海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均要涉及城市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改善、低收入住房保障、旧市区更新、新市区开发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而供地不足是其瓶颈。先行国家和地区往往通过土地重划,实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土地利用。德国称之为城市建设用地整理,日本称为土地区划整理,韩国称为土地区划整理事业,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市地重划,英语中统称土地重划(land readjustment)。研究海外土地重划经验,对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阿琳  
在1970年代后的工业化快速增长时期,台湾的农村都市计划区被规划为农村的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与社区中心,同时进行农村空间与土地利用的管制。从台湾农村空间的实际发展分析农村都计区的成败,认为:台湾的都计区实际上是农村基层开发与经济全球化的空间策略,它确实刺激了农村工商业发展;但因处于全球分工末端,农村又必然存在建设用地蔓延、土地资源耗竭、环境严重污染与公共设施难以实现等诸多问题。在产业外移导致农村全面衰败之后,台湾开始反思外向型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经济全球化发展,并积极探索"自下而上"的社区整体营造。作者认为大陆农村应吸取台湾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应选择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琼  曾玉荣  
台湾农村发展政策经历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型、以提高农民所得为核心的均衡型、以"三生"并重为目标的调整型、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再生型等四次变迁。台湾农村发展以社区营造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多功能化农村发展为方向。其农村发展政策目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调整,政策形成从"由上而下"治理转变为"由下而上"共同参与,政策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琼  曾玉荣  
台湾农村发展政策经历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型、以提高农民所得为核心的均衡型、以"三生"并重为目标的调整型、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再生型等四次变迁。台湾农村发展以社区营造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多功能化农村发展为方向。其农村发展政策目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调整,政策形成从"由上而下"治理转变为"由下而上"共同参与,政策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怡明  马翼飞  窦营  
台湾地区农村再生计划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台湾构建连续培育机制、实施公约自主管理、促进产业活化升级以及倡导再生永续发展等系列做法取得极大成效。大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相机借鉴台湾地区成功经验,在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中优化培育机制,夯实人才之基;深化村民自治,重塑制度之本;助力产业活化,遵循市场之律;严守生态红线,恪尽永续之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钦泉  
50余年来 ,台湾“农会”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农会”不仅协助台湾有关方面推行农业政策 ,提供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文化所需的各种服务 ,同时透过“农会”的教育训练 ,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水平 ,促进了农民政治与社会移动性的提升 ,“农会”对台湾农业与总体经济发展确实贡献卓著。本文主要说明台湾的“农会”组织协助台湾有关方面辅导农民发展农业之经验 ,以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晋  徐振增  杜宇  
在台湾地区农会的运营下,台湾农业实现了由小农经济向社会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并提供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农会亦面临会员老化、竞争力不足等困境,农会改革再次成为台湾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的最重要课题。台湾农业以家庭小户经营为基础,和大陆文化的同根同源性,决定了其农会模式对于大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可借鉴性。大陆应以法治化路径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建立健全其组织结构、成员资格等制度,明确和强化政府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