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6)
2023(12873)
2022(10772)
2021(10021)
2020(8393)
2019(18853)
2018(19045)
2017(35027)
2016(19138)
2015(21143)
2014(20491)
2013(19675)
2012(18343)
2011(16488)
2010(16875)
2009(15860)
2008(15859)
2007(14401)
2006(13037)
2005(11939)
作者
(53853)
(45185)
(45069)
(42870)
(29046)
(21904)
(20319)
(17360)
(17226)
(16233)
(15453)
(15345)
(14956)
(14573)
(14461)
(14052)
(13501)
(13174)
(13050)
(13032)
(11409)
(11078)
(10899)
(10463)
(10291)
(10231)
(10134)
(9948)
(9104)
(9017)
学科
(69105)
经济(69002)
管理(61050)
(55913)
(49409)
企业(49409)
方法(25009)
(22586)
中国(21391)
(21231)
数学(20519)
数学方法(20152)
(18790)
贸易(18777)
(18509)
业经(18468)
(18339)
技术(18072)
(15957)
地方(14750)
(14745)
(13886)
银行(13848)
(13295)
(13083)
(13058)
金融(13055)
技术管理(12788)
理论(12705)
体制(12378)
机构
大学(261469)
学院(259686)
(105737)
经济(103516)
管理(95177)
研究(94375)
理学(80434)
理学院(79463)
管理学(77980)
管理学院(77469)
中国(72702)
科学(57103)
(56397)
(53708)
(48303)
(44213)
研究所(43219)
(42688)
中心(42577)
财经(40228)
业大(37439)
(36401)
北京(35758)
(35201)
农业(34383)
(34016)
师范(33535)
(33128)
经济学(32865)
(30861)
基金
项目(170781)
科学(134658)
研究(124532)
基金(123052)
(108991)
国家(108072)
科学基金(91932)
社会(79348)
社会科(75139)
社会科学(75120)
(67281)
基金项目(64142)
自然(59102)
自然科(57709)
自然科学(57687)
教育(57686)
(57072)
自然科学基金(56690)
资助(49560)
编号(48404)
成果(40886)
(40815)
重点(39537)
(37583)
创新(37383)
(37006)
(36037)
课题(35763)
国家社会(33387)
教育部(32242)
期刊
(125013)
经济(125013)
研究(84014)
中国(64722)
(43800)
学报(43482)
管理(41932)
(40377)
科学(39759)
教育(35585)
大学(33581)
学学(31266)
(27434)
金融(27434)
农业(26540)
技术(23742)
财经(20853)
经济研究(20438)
业经(19235)
(18138)
问题(15734)
(15439)
(15265)
科技(14472)
国际(13526)
(12994)
技术经济(12704)
世界(11781)
(11632)
论坛(11632)
共检索到41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海东  
本文对台湾出口加工区转型过程中制度改革和创新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蘋  
台湾是倡导加工出口区制度的发源地。自1966年12月至今的30多年岁月中,岛内三个加工出口区肩负着“吸引工业投资、拓展对外贸易、增加就业机会、导入最新技术”四大使命,为加速台湾工业化进程作出卓著的贡献,被岛内舆论称为“创造经济奇迹的重镇”。随着时序的推进,加工出口区正与台湾经济体的其他部分一齐迈入结构转型的新时期。如何通过调整以因应环境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侯家驹  胡兆量  
近两年,特别是1992年春以来,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个建设经济开发区的高潮,省建、市建、县建,乡镇也建。在成千个经济开发区像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候,如何提高规划与建设的水平,如何发挥投资的效益,如何避免1958年大炼钢铁和1967年发展五小工业时一哄而起的覆辙,成为经济理论界与规划界关心的重点。在当前兴建经济开发区的高潮中,借鉴台湾加工出口区的经验是很有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出口加工区的法律制度(下)宋锡祥8.《条例》第二条规定,出口加工区的设置及管理,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由此不难看出,该《条例》是出口加工区设置和管理的专项特别法。按照特别法适用于其他涉外法规的原则,在区内涉及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论台湾出口加工区的法律制度(上)宋锡祥40多年来,台湾逐步发展成为发达的工业化地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与台湾当局在60、70年代推行特殊的工业区政策和完备的法制不无关系。1965年,台湾率先在亚洲创设了第一个旨在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国君  
出口加工区对吸收外资、提升贸易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出口加工区在政策选择、产业定位和管理方式等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制度上创新,但创新应符合世贸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章善斌  
台湾财政与立法当局在长期的外贸实践中,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现行的管理商品进出口的基本法规,它们主要有:《贸易法草案》、《货物出口审查规则》、《货物进口审查规则》、《进出口货品分类审查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法规。进出口商品以《进出口货品分类表》为标准,定出每类商品进出口的管理办法。以这些法规为基本框架,构成了较为完整、配套的商品进出口管理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对于促进台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周俊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侯高岚  
本文从金融体系、股票市场相关规定、创新活动的劳动分工、税收激励机制、风险资本家的行为取向、政府机构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台湾地区技术创新体系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旨在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第三代追赶经济体构建更为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可供参考的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翔  曾令涵   徐海峰  
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稳增长”和优化升级的双重挑战。能否依托作为新时代开放发展重大战略转型的自贸试验区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出口“稳增长”和优化升级的双重目标,不仅事关“建设贸易强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更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能否有效发挥开放发展的引领作用。文章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出口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与虹吸高端要素集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机制作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周边城市出口稳增长产生了虹吸作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动了以出口产品质量为表征的优化升级,但对以贸易方式转变的优化升级尚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应博  殷存毅  
制度视角下地区创新能力演化是一个复杂多维构面。本文基于制度和制度质量影响创新能力的已有文献研究,分析了在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变革背景下,台湾地区近年来的创新制度安排以及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和问题。采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台湾地区长期创新能力与制度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关键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未来台湾在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制度措施及重点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翔  徐海峰  曾令涵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同时具有“固链”和“补链”作用,能够夯实提升出口韧性的分工基础。以理论分析为先导,通过文本分析方法量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采用自贸试验区片区所在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外生冲击,进一步实证分析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城市出口韧性的现实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提升城市出口韧性有积极作用,且该结论也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外,上述影响效应因自贸试验区批次不同、所处地区不同以及制度创新的维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未来,为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必须加快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精神,依托自贸试验区“扩容”和“提质”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朝运  张洁  
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结售汇制度变革过程的介绍与分析,结合现阶段大陆结售汇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下一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贵  钟坚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解决就业激增、外汇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台湾通过设立出口加工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走上了"出口导向"的开放经济道路。由于充分发挥学习机制、集群机制、创新机制和服务机制的作用,台湾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并通过价值链内的横向扩展升级路径、价值链间的纵向跃升路径和价值链"切片"外移的路径,逐渐实现了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我国大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