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3)
2023(9638)
2022(8121)
2021(7559)
2020(6162)
2019(14014)
2018(13924)
2017(26473)
2016(14320)
2015(15866)
2014(15610)
2013(15487)
2012(14092)
2011(12864)
2010(12910)
2009(11993)
2008(11907)
2007(10577)
2006(9679)
2005(8641)
作者
(38619)
(33361)
(32364)
(30885)
(20664)
(15969)
(14787)
(12653)
(12623)
(11580)
(11229)
(11202)
(10560)
(10158)
(10072)
(9869)
(9720)
(9714)
(9299)
(9277)
(8127)
(8037)
(7792)
(7728)
(7485)
(7366)
(7317)
(7242)
(6554)
(6472)
学科
(58234)
经济(58141)
(49671)
(47867)
管理(39521)
农业(33133)
(26445)
企业(26445)
业经(20526)
(17545)
(15355)
方法(15325)
中国(15023)
地方(14609)
数学(13291)
数学方法(13137)
(12640)
农业经济(12515)
土地(11954)
(11808)
(10180)
(9757)
农村(9734)
发展(9493)
(9484)
(9480)
贸易(9473)
体制(9385)
环境(9333)
(9191)
机构
学院(197674)
大学(192261)
(81127)
经济(79193)
管理(75783)
研究(66985)
理学(64896)
理学院(64159)
管理学(63277)
管理学院(62896)
中国(53878)
(51750)
(41091)
科学(39197)
农业(38966)
(37987)
业大(34900)
中心(33194)
(32811)
(32288)
研究所(29097)
财经(28636)
(26454)
师范(26268)
(25818)
(25082)
北京(24919)
农业大学(24448)
(24089)
(23982)
基金
项目(131731)
科学(104369)
研究(102553)
基金(94628)
(81092)
国家(80250)
科学基金(69258)
社会(65897)
社会科(61801)
社会科学(61787)
(53465)
基金项目(51145)
教育(44739)
编号(44096)
(43619)
自然(42259)
自然科(41157)
自然科学(41148)
自然科学基金(40371)
资助(35745)
成果(35259)
(31619)
(30319)
(29803)
课题(29682)
(29531)
重点(28928)
(27575)
国家社会(27068)
(26241)
期刊
(102693)
经济(102693)
研究(58175)
(57971)
中国(49719)
农业(39290)
(30082)
科学(28696)
学报(28003)
管理(24005)
业经(23685)
大学(23060)
学学(21839)
(21476)
金融(21476)
教育(20260)
(17828)
技术(16635)
问题(15094)
农业经济(14975)
农村(14923)
(14923)
财经(13533)
(12550)
经济研究(12201)
资源(11642)
(11573)
世界(11365)
经济问题(10614)
社会(10440)
共检索到309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录  胡红梅  张远索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过沟农村社区为例论述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过程,进而对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处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中的最高层阶梯,即授予权力阶梯和公民控制阶梯;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公众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加以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修川  
●对重划利益进行公平、公正、合理分配是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取得成功的关键●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让各利益主体共享重划利益,把农民作为主要受益方,能够使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利益关系台湾的土地重划体系包括市地重划和农地重划,而农地重划又可分为农业生产用地重划和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雏形是1987年实施的农渔村社区更新(又称为农村社区更新),是台湾针对农渔村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发展、道路弯曲狭窄、排水不畅、公共设施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静琪  
依照土地使用管制及土地性质,台湾土地重划实施的地域及方式分成——在都市土地实施的市地重划和在非都市土地实施的农地重划,2000年又从农地重划中独立出农村小区土地重划。归结起来,目前与台湾农村发展相关的重划,有"农地重划"与"农村小区土地重划"两种。农地重划与农村小区土地重划的发展演变依重划性质,台湾推动农地重划过程分为6个阶段:1.1961年之前为实验、试办及示范时期,共办理农地重划4,567公顷;2.1962年~197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琰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土地整理这个热点问题,探索了在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借鉴西方一些比较成熟的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建立以保护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土地整理制度,成立公众参与土地整理的民间协会组织,完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和加强土地整理的相关信息的透明度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公众参与土地整理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枝  詹晴  
土地整理不仅能推动土地合理使用、改善土地使用结构及土地关系、最大限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同时也是创造优质生态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土地整理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是维护农民的利益。调查研究农民的想法,了解土地整理的当前情况,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侃华  刘洁  蔡辉  杨震  
在我国大陆经济社会进入常态化之后,折返式城镇化正在使部分人口回流,乡村社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乡村治理进入了转型和复兴的阶段。引入人本导向理论应对乡村发展的时代需求,通过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研究,提出乡村规划应改变"城镇化"倾向,着眼于乡村社会,将乡村营造纳入规划研究的范畴。并以村民的需求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人—技术—乡村"逻辑的乡村复兴新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可石  高佳  
中国大陆广大地区面临乡村转型和复兴的背景下,研究海峡对岸的台湾以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具体分析台南市土沟村以时间为线索,以"农村美术馆"——即整个村作为美术馆的创新理念为平台,以艺术为媒介挖掘乡村价值,进而扩展到乡村产业、资本、管治与文化等深层领域,实现乡村多元发展与全面复兴的实践内容,系统归纳土沟"农村美术馆"的创新经验,从而启示我国大陆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与复兴之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鹤汀  
当前土地争议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其表现是因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而引发的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土地争议涉及四方利益主体,即:被征地农民、村(社区)组织、开发商、基层政府,不同主体关系形成不同的争议类型,每类争议主体在利益目标、行为模式和政治特征上均有所差异。土地争议的表现是利益之争,实质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博弈与交换,根源是现代执政理念的缺失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树立现代执政理念,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民政治参与,建立争议协调裁决机制,将有利于土地争议的防范与化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葛向华  
农地金融就是将金融与农村土地经营直接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融资模式,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与大陆开展不久的农地金融业务相比,台湾的农地金融制度建立时间更久远,运行机制更完善。借鉴台湾的农地金融经验,对于大陆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意义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燕  
我国城镇化制度安排的产物农村社区不断发展变化,引起理论界对其变迁过程的研究与探讨。以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社区教育的需求与实践,可以有效地解释不同类型农村社区的偏好及其演变,从而导致了农村社区对教育的选择差异。而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确定政策,使得农村社区对教育的路径依赖有了新的锁定,体现政府政策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华芹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路径具有多样性,区域经济学理论只能解释城市化路径的区域差异,却无法解释村际差异。社区资本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概念,指的是一个社区所拥有的能够用来投资的资源,包括自然、文化、人力、社会、政治、金融和建设资本七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资本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影响,正是社区资本拥有情况以及资本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农村城市化路径的村际差异。我们要关注农村社区的多样性现实,看到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利用各类社区资本谋求发展的一面,同时也要适当参与,帮助他们进行社区资本建设,实现农村因地制宜的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白雪  袁心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群体的养老环境和需求品质发生了改变,为了迎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养老文化,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应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实情的参与式养老社区模式。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热潮,利用乡村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规划和设计,为农村参与式养老社区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培芳  景民  马钧  李含荣  
农村小学与社区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社区参与农村小学教育、农村小学为社区发展服务的关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摆脱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改变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探索学校与社区有效地“双向参与”形式和途径,克服影响学校与社区关系中的各种障碍,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区水乳交融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中的作用,这是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