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8)
- 2023(6434)
- 2022(5434)
- 2021(5247)
- 2020(4175)
- 2019(9424)
- 2018(9238)
- 2017(18291)
- 2016(9871)
- 2015(10792)
- 2014(10669)
- 2013(10586)
- 2012(9894)
- 2011(9195)
- 2010(9654)
- 2009(8990)
- 2008(8672)
- 2007(8194)
- 2006(7597)
- 2005(6737)
- 学科
- 农(44895)
- 济(41045)
- 经济(41011)
- 业(36173)
- 农业(29752)
- 管理(23734)
- 企(15201)
- 企业(15201)
- 业经(14198)
- 中国(11385)
- 策(11144)
- 方法(10633)
- 地方(10502)
- 制(10152)
- 农业经济(9981)
- 数学(9638)
- 及其(9606)
- 数学方法(9484)
- 贸(9200)
- 贸易(9196)
- 村(9065)
- 农村(9057)
- 政策(9053)
- 易(8991)
- 发(8839)
- 方针(8680)
- 财(8641)
- 述(8208)
- 阐(8207)
- 阐述(8207)
- 机构
- 学院(141112)
- 大学(133305)
- 济(63112)
- 经济(61792)
- 管理(55417)
- 研究(49350)
- 理学(47347)
- 理学院(46904)
- 管理学(46290)
- 管理学院(46028)
- 农(43881)
- 中国(40564)
- 农业(32993)
- 科学(28260)
- 财(27357)
- 京(27051)
- 业大(26537)
- 所(24891)
- 中心(24619)
- 江(23316)
- 研究所(22158)
- 财经(20420)
- 农业大学(19779)
- 经(18526)
- 经济管理(18453)
- 范(18129)
- 师范(18014)
- 州(17965)
- 省(17754)
- 经济学(17208)
- 基金
- 项目(90081)
- 研究(71515)
- 科学(71250)
- 基金(64202)
- 家(54566)
- 国家(53953)
- 科学基金(46368)
- 社会(45437)
- 社会科(42632)
- 社会科学(42623)
- 省(36782)
- 基金项目(33599)
- 编号(31926)
- 教育(30420)
- 划(29194)
- 自然(27853)
- 自然科(27095)
- 自然科学(27087)
- 农(26703)
- 自然科学基金(26593)
- 成果(25788)
- 资助(25408)
- 发(21470)
- 课题(20904)
- 部(20319)
- 重点(19523)
- 性(19039)
- 制(18643)
- 创(18580)
- 国家社会(18275)
共检索到22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家驹
从产业互动观点看,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区分二大阶段:一为“以农业培养工业”;二为“以工业发展农业”。这两大阶段的划分,可由资本流向来决定,即从农业角度看,净资本流出,是为“以农业培养工业”阶段,反之,则为“以工业发展农业”阶段。据本文作者研究,自台湾光复至1975年,农业部门是净资本流出,但自1976年起,却为资本净流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标文 周琼 曾玉荣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达成政策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台湾农业政策体制、政策目标及发展模式演变特征,进一步分析农业政策演变过程中生产支持、供需管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工具选择,较为有效地达成了台湾农业永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借鉴台湾农业政策工具变化的历史经验,我国大陆可以从调整政策目标、创新政策工具、改变发展方式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台湾农业 政策演变 政策工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湛礼珠
台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需求转型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在精致农业发展理念下,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大农场制度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本文研究了精致农业提出后,台湾农业施政重点的演变、成效和经验。本文首先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需求出发,阐述了台湾精致农业从"调结构""提品质"到"促永续"的农业施政重点的演变路径。其次,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精致农业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上,对台湾精致农业发展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
精致农业 政策演变 成效 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基于净收益最大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政府实施土地利用干预政策特别是农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因 ,但农地保护政策可能的目标失误及执行的不完全性往往导致政府的农地保护政策失灵。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市场失灵 政策失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基于净收益最大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的不相一致是政府实施土地利用干预政策特别是农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原因,但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内含的不完全性往往导致政策失灵。实施积极的农地保护政策是中国政府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但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征用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保护政策尽管对保护我国有限的农地资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原因就在于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出现偏差及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具有不完全性。要切实实现土地资源的社会最优配置,就必须在理顺国家经济关系的同时,采取诸如修正农地保护政策目标、完善农地保护政策执行合约、强化农地保护政策执行机制等措...
关键词:
农地保护 市场失灵 政策失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孟秋 庄谷中 陶然
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农业政策,但目标都是提升农业结构,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最后提高农民收入。农地制度改革始终是台湾地区农业改革中因应环境演变的核心议题。大陆家庭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动初期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平均收入大幅增加,也加速了城市建设发展。但此项制度不利于机械化、专业化大规模经营,农地破碎化严重,难以实现有效的农地抵押与农地买卖,更不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建立土地经营权乃至所有权的流转机制,有效实现农地整理并确权,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全面构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家庭承包制完善与创新的用力所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江梅 林卿 曾玉荣
该文分析了台湾地区农地政策与城乡共同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还权于农民、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第一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第二阶段,以及在农地使用权流转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三阶段。台湾地区通过推行农地流转来实现农地规模化、集约化运作,为实现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而这也正是一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必然经历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努力探寻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台湾地区农地制度变革对于我国大陆农地制度改革与完善有重要启迪。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农地政策 城乡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一夫 薛莉
20世纪中期以来,台湾地区开展了三次农地制度改革。其中,农地重划和"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在台湾地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尤其是促进规模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当前大陆推动的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在制度基础和实施办法上有所差异,但政策目标具有相似性,其改革做法具有参考价值。大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要坚持强调经营主体多元化,更要强调农地农用的原则;规范土地整理工作;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有效的中介服务平台;给予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分阶段、分区域试验和推广先进做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恩平 韩旭
土地不仅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中国社会的根基所在。土地问题既是诸多社会问题的诱因,同时也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素。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着地少人多、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而在台湾农地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当能为大陆农地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相关立法的生成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农地政策 土地立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研究目的:讨论台湾地区农地银行政策的推行经过、政策目的、筹备内容、工作流程及成效,作为内地推进农地流转工作的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中国台湾地区从2007年起实施农地银行政策,后来将农地银行列入"小地主大佃农"政策,作为第三阶段农地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实践,该政策初步达到了扩大经营规模和使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的目标。研究结论:内地可以考虑借鉴台湾地区农地银行在建制、人员、工作内容、流程、网站等方面的经验,完善内地农村土地银行等农地流转服务组织的功能,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 农地银行 台湾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批改
作者以比较翔实的材料 ,探讨了我国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过程 ,认为其完成了由压挤到优惠再到补贴的过程 ,值得总结与借鉴。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工业化进程 农民负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瑞法 黄季焜 肖海峰
台湾农业生产目前处于生产高 成本的自给有余时期,农业生产将面临加入WTO后国际农产品对台湾市场的强大冲击。为适应入世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快速转变的台湾社会经济环境,在谈判前,台湾已就入世后对台湾岛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进行了详尽且深入的研究,并于1995年制定出版了“农业政策白皮书”,对未来台湾农业政策的目标及重点提出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相重扬
台湾的农地转移相重扬一、台湾的农地现状及政策台湾土地面积为360万公顷,其中,林地略多于一半,农地近1/4,为24.3%。农地利用情况是动态的。70年代中期,台耕地总面积曾高达92万公顷,以后即开始下降,到1995年为87万公顷。在总耕地中,农民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邵科 于占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农业扶持工业与第一次农地改革、农业调整转型与第二次农地改革、精致永续农业与第三次农地改革3个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政策从早期的保供给、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等,逐步转向发展精致农业,开拓农业多功能性,提高农民福利。农地制度从坚守"农地农有农用"转向"农地农用"原则,变得管地不管人,从注重"公平"导向转为更加追求"效率"导向。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说明,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革新农业发展战略和农地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