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1)
- 2023(10964)
- 2022(9126)
- 2021(8488)
- 2020(6770)
- 2019(15289)
- 2018(15332)
- 2017(28289)
- 2016(15923)
- 2015(18023)
- 2014(18012)
- 2013(17455)
- 2012(16651)
- 2011(15425)
- 2010(15863)
- 2009(14366)
- 2008(14145)
- 2007(13027)
- 2006(11908)
- 2005(10996)
- 学科
- 济(67535)
- 经济(67456)
- 业(47060)
- 农(46663)
- 管理(34541)
- 农业(31340)
- 企(24481)
- 企业(24481)
- 中国(23978)
- 地方(22232)
- 业经(20170)
- 方法(16748)
- 制(15951)
- 发(14158)
- 数学(14050)
- 数学方法(13918)
- 银(13560)
- 银行(13534)
- 行(13235)
- 财(13231)
- 学(12963)
- 融(12935)
- 金融(12928)
- 贸(12004)
- 贸易(11991)
- 体(11936)
- 易(11498)
- 理论(11299)
- 发展(11241)
- 展(11203)
- 机构
- 学院(223726)
- 大学(215131)
- 济(90882)
- 经济(88764)
- 研究(84940)
- 管理(78594)
- 中国(66060)
- 理学(65589)
- 理学院(64827)
- 管理学(63763)
- 管理学院(63357)
- 农(60024)
- 科学(51144)
- 京(47364)
- 农业(45815)
- 所(44589)
- 财(41177)
- 研究所(39926)
- 业大(39473)
- 中心(39401)
- 江(38429)
- 范(32230)
- 师范(31846)
- 财经(30649)
- 省(30529)
- 州(30289)
- 院(30061)
- 北京(30053)
- 农业大学(27703)
- 经(27673)
- 基金
- 项目(141859)
- 研究(110556)
- 科学(109529)
- 基金(96471)
- 家(84070)
- 国家(83164)
- 科学基金(69379)
- 社会(67287)
- 社会科(63130)
- 社会科学(63115)
- 省(60285)
- 基金项目(50653)
- 教育(50421)
- 编号(48735)
- 划(48606)
- 自然(41387)
- 自然科(40330)
- 自然科学(40319)
- 成果(40105)
- 自然科学基金(39543)
- 资助(38450)
- 发(37616)
- 课题(35149)
- 农(33020)
- 重点(32468)
- 部(30770)
- 发展(30637)
- 展(30134)
- 创(29836)
- 年(28645)
- 期刊
- 济(119925)
- 经济(119925)
- 研究(70609)
- 农(64503)
- 中国(61805)
- 农业(43391)
- 学报(36780)
- 教育(36128)
- 科学(33144)
- 财(29595)
- 大学(28587)
- 融(28263)
- 金融(28263)
- 管理(27987)
- 学学(26891)
- 业经(26595)
- 技术(22177)
- 业(21057)
- 问题(16397)
- 经济研究(16340)
- 农村(15059)
- 村(15059)
- 财经(14785)
- 农业经济(14770)
- 世界(13472)
- 版(12884)
- 经(12774)
- 经济问题(11968)
- 职业(11660)
- 业大(10976)
共检索到370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玉荣 许文兴
近60年来,台湾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发展,在农地集约经营、农会金融组织、农业产销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安排上,逐渐形成了以核心家庭农户(场)为主体的合作化现代农业经营体制,逐步实现了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既达到了农业外部效应内部化,又发挥了小农经营的最大效率。借鉴台湾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经验,大陆应进一步加强农地制度创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信贷创新,并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关键词:
台湾农业 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策略 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志甫
市场是激励,法治是保障。因此,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都将法治和市场理念贯穿于政府建设、政策制定、贯彻落实以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相关的各个环节。一是坚持法治立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二是注重打造守法、诚信、高效、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营造相对宽松、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农业发展动力。三是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防控非农化和非粮化倾向。四是既注重农业教育科技投入,也注重农业教育科技实效。在对其经验、做法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天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顶层设计。1962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以《农地法》的法律形式而创设,经过后续不断修改完善和实践促进,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事组合法人、合名公司与合资公司、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多种形态,并且明晰了法人要件、事业要件、成员要件、业务执行役员要件,再配之财政、金融、中介服务措施,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益。中国根据"十三五"规划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安排,其与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具有一些内在的联系,需要有机借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的运行模式,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法律体系,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资格和条件,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扶持、保障与监督体系,来更好地培育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此解决当前中国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力较低等现实困境,推进"三农"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破解与可持续演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思冰
中央连续12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指出要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这说明中央对发展现代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15年苏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的意见》,该文件提出的三个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苏州现代农业上新台阶。文章在此背景下对苏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展开研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苏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洁
近年来,我国台湾国际保理业业绩骄人,连续排名亚洲榜首。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独特的经验,如注重国际保理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树立为客户服务的品牌意识;加强对国际保理专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养;积极参与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组织活动与决策;探索国际保理业务创新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祖国大陆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值得我们借鉴的几方面经验。
关键词:
国际保理 台湾地区 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扬
本文以钻石模型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集聚视角分析台湾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认为必须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变迁,使土地、资本和劳动实体要素、农业科技渗透性要素和管理信息组合型要素空间集聚于专业农户。为此需要创新农户理念,在加强培育的同时,必须通过制度变迁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生产要素向农户集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尹建锋 刘代丽 习斌
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势日益严峻。同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存在投入不足、治理效率不高、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培育的相关政策与探索实践基础上,通过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经验,从强化政策法规制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农业绿色补贴、推动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开展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公私合营模式(PPP)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便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培育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志杰 钟凌艳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城市居民要求参与社会事务和维护自身公共利益的呼声日益强烈。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及其培育方法。重点介绍我国台湾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的三种主要手法:唤醒环保意识、唤醒教育意识和唤醒文化意识。并以成都老旧居住区改造为例,反思其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学习台湾经验,探讨中国大陆构建开放与和谐社区的方法,以期唤醒社区人文精神的回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志杰 钟凌艳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城市居民要求参与社会事务和维护自身公共利益的呼声日益强烈。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及其培育方法。重点介绍我国台湾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的三种主要手法:唤醒环保意识、唤醒教育意识和唤醒文化意识。并以成都老旧居住区改造为例,反思其社区治理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学习台湾经验,探讨中国大陆构建开放与和谐社区的方法,以期唤醒社区人文精神的回归。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峰 刘菊 王海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也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农业大省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发展实践和成功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遵循规律、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服务指导是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成功特征,这对其他类似省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政策设计无疑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伟 孙建军 景丽 上官彩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本文在分析阐述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地位作用及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最后从转观念、提能力、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防风险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旭
作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典型海岛经济体,台湾在经过长时间经济制度变革后,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发展自由贸易区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具体看,台湾自由贸易区发展较为均衡,亮点频仍,并创新提出后发性技术、新型金融监管及分立式立法等举措。因此,立足台湾自贸区在服务、技术、立法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大陆自由贸易区应找准功能定位、制定专项法律、增强核心技术创新、强化先行先试机制及深化金融监管改革,最终建成具有大陆特色的自由贸易区。
关键词:
台湾地区 自由贸易区 发展经验 创新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