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0)
- 2023(11157)
- 2022(9600)
- 2021(8484)
- 2020(7496)
- 2019(17417)
- 2018(16989)
- 2017(34549)
- 2016(18192)
- 2015(20623)
- 2014(20709)
- 2013(21131)
- 2012(20177)
- 2011(18409)
- 2010(18648)
- 2009(17537)
- 2008(17179)
- 2007(15652)
- 2006(13812)
- 2005(12568)
- 学科
- 济(107949)
- 经济(107866)
- 管理(52633)
- 业(52274)
- 方法(44820)
- 企(42267)
- 企业(42267)
- 数学(40112)
- 数学方法(39872)
- 地方(24171)
- 农(22929)
- 财(22410)
- 中国(22190)
- 业经(20157)
- 学(19020)
- 贸(16682)
- 贸易(16677)
- 制(16143)
- 易(16033)
- 地方经济(15656)
- 农业(15577)
- 产业(13888)
- 务(13782)
- 财务(13766)
- 财务管理(13728)
- 融(13158)
- 金融(13156)
- 企业财务(13094)
- 和(12857)
- 银(12426)
- 机构
- 大学(279877)
- 学院(278568)
- 济(132578)
- 经济(130235)
- 管理(107095)
- 研究(97174)
- 理学(92617)
- 理学院(91577)
- 管理学(90260)
- 管理学院(89732)
- 中国(72566)
- 财(57958)
- 京(57284)
- 科学(56246)
- 所(49539)
- 财经(46757)
- 农(44897)
- 研究所(44752)
- 中心(43710)
- 经济学(43218)
- 经(42393)
- 江(41733)
- 经济学院(38979)
- 业大(38830)
- 北京(36110)
- 农业(35190)
- 财经大学(34588)
- 院(34247)
- 范(34189)
- 师范(33833)
- 基金
- 项目(180326)
- 科学(142989)
- 基金(133149)
- 研究(130423)
- 家(115155)
- 国家(114272)
- 科学基金(98296)
- 社会(86470)
- 社会科(82276)
- 社会科学(82254)
- 基金项目(70375)
- 省(69508)
- 自然(61962)
- 自然科(60574)
- 自然科学(60557)
- 自然科学基金(59567)
- 教育(59136)
- 划(57966)
- 资助(55683)
- 编号(50576)
- 部(41372)
- 成果(40908)
- 重点(40828)
- 发(40694)
- 创(37223)
- 国家社会(36479)
- 教育部(35901)
- 课题(34919)
- 创新(34906)
- 人文(34791)
- 期刊
- 济(149122)
- 经济(149122)
- 研究(84620)
- 中国(49251)
- 财(45690)
- 学报(41108)
- 管理(39618)
- 农(39574)
- 科学(38619)
- 大学(31132)
- 学学(29800)
- 农业(26203)
- 融(25998)
- 金融(25998)
- 经济研究(25672)
- 财经(25060)
- 技术(24246)
- 业经(22116)
- 经(21713)
- 教育(19900)
- 问题(19867)
- 技术经济(16872)
- 贸(15948)
- 统计(15691)
- 商业(14265)
- 策(14007)
- 业(13991)
- 世界(13938)
- 国际(13014)
- 理论(12861)
共检索到415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文 李红佳
第一、二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上升构成了1981年以来台湾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趋势。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台湾地区1981—2007年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其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小军 孙金山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10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就业结构对新疆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内,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协整关系 新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剑华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广西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继云 孙良涛
本文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深入分析了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测算了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其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促进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单位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扩大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出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云南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彬 张福
本文利用广西1990-2013年产业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在建立V A 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协整检验,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 E C M)量化了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产业投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第一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却不明显;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加强广西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效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投资结构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鹏 曹小衡
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文章利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测度了1961年至2008年间台湾总体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并采用CF滤波分离出台湾总体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数据指标,并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论证了台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的因果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波动 CF滤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宝琳 白士杰 郭媛
文章为了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进行研究,侧重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并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奇 张超阳
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河南5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各区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河南产业结构水平仍然低下,但河南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②河南产业结构演变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③河南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为产业结构偏离为负,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正;产业结构偏离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3种类型。④产业结构变迁对河南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研究指出,利用高新技术对河南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SSM模型 河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芳 朱万里
本文采用甘肃省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都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国际资本流量以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够明显。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负反馈过程。所以,制定一些有利于利用外资的政策,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才能促使甘肃省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琚泽霞
笔者在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5年~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碳排放 PVAR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筱 冯柏 包晓雯
以辽宁省1956~2008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短期内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战勇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河南省1980—2007年的时序列数据和协整理论对河南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结论是表明: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原因,并且经济增长是河南省一、三产业的发展的原因。但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成为二产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1978年以来广东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各产业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俐妍
作为华中地区的人口大省,湖北省产业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是为了湖北省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本文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中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决定了湖北省经济的增速。因此,湖北省应在夯实农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同时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湖北省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玉冰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两岸经济合作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