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6)
2023(15937)
2022(13332)
2021(12188)
2020(10590)
2019(24454)
2018(24482)
2017(47259)
2016(25654)
2015(29323)
2014(29439)
2013(29108)
2012(26689)
2011(24125)
2010(24769)
2009(23436)
2008(23798)
2007(21792)
2006(19202)
2005(17588)
作者
(76666)
(64316)
(64214)
(61031)
(41019)
(30777)
(29237)
(24935)
(24065)
(23178)
(21993)
(21665)
(20683)
(20647)
(20068)
(19748)
(19439)
(19169)
(18760)
(18494)
(16142)
(16002)
(15792)
(14694)
(14473)
(14374)
(14370)
(14342)
(12967)
(12755)
学科
(111564)
经济(111413)
(96500)
管理(88715)
(85587)
企业(85587)
方法(52675)
数学(42803)
数学方法(42103)
(34867)
(34167)
业经(32253)
(27448)
贸易(27435)
(26620)
中国(25733)
(25310)
(24343)
财务(24286)
财务管理(24239)
农业(23074)
企业财务(22884)
理论(21135)
技术(20435)
(20106)
地方(19381)
(19125)
(18043)
(17878)
(17238)
机构
学院(384514)
大学(381823)
(159507)
经济(156269)
管理(149273)
理学(128249)
理学院(126865)
研究(124745)
管理学(124533)
管理学院(123818)
中国(96330)
(79998)
科学(76233)
(76066)
(68331)
(64376)
(60411)
财经(59739)
研究所(57921)
业大(57635)
中心(57039)
农业(54040)
(53932)
北京(49906)
经济学(48324)
(47255)
(47169)
师范(46748)
(44482)
财经大学(43821)
基金
项目(247762)
科学(195070)
基金(180016)
研究(179775)
(156502)
国家(155179)
科学基金(133548)
社会(113741)
社会科(107843)
社会科学(107809)
(98183)
基金项目(94805)
自然(87143)
自然科(85187)
自然科学(85161)
自然科学基金(83707)
教育(83554)
(81703)
资助(74559)
编号(72865)
成果(59448)
重点(55914)
(55119)
(53807)
(52494)
课题(50348)
创新(49719)
(48314)
科研(47867)
(47777)
期刊
(179775)
经济(179775)
研究(110101)
中国(74513)
(63325)
(63149)
学报(59062)
管理(59012)
科学(54947)
大学(45284)
学学(42959)
农业(42946)
教育(37900)
技术(35743)
(34667)
金融(34667)
业经(30646)
财经(30047)
经济研究(28096)
(25871)
(25316)
问题(24489)
(22858)
技术经济(21215)
国际(19562)
统计(19553)
(18996)
商业(18409)
(18328)
世界(18229)
共检索到576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喻春娇  胡小洁  肖德  
本文基于中国台湾1993~2010年的贸易数据对台海两岸信息通信科技(ICT)制造业最终产品和零部件贸易模式进行解析,研究结果显示:台海两岸ICT制造业的贸易模式逐步从20世纪90年代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变为21世纪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一点在零部件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是最终产品还是零部件,台海两岸ICT产品产业内贸易都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零部件产业内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最终产品;进一步分析ICT产品垂直产业内贸易中台湾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现,无论是在最终产品还是零部件垂直产业内贸易中,台湾对大陆出口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均占据优势份额且呈迅速上涨趋势。台海两岸ICT制造业的产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玫  高莎莎  
以台海两岸机电产业内贸易为例,对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关系理论进行论证。根据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成因观点,对比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比例关系的发生条件,结合台海两岸现实数据,对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作了分析。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判定两岸机电产业的规模经济发展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成本比较分析台海两岸的机电产业规模,建立产业内贸易指数与平均成本的相关分析,以此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规模经济确实影响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不过,与克鲁格曼理论不同的是,在要素比例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仍然可以发生产业内贸易。本文的分析扩展了产业内贸易成因的解释范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征  刘会政  
本文借助新政治经济学中的中位选民理论,对大陆和台湾间的产业合作进行分析,尝试建立台海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巩固并进一步加强两岸"三通"、提高大陆研发水平和促进外资利用效率是进一步拓展两岸产业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西元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对台海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关系已进入一个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全球化改变了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模式,使中国大陆作为台商投资场所的潜在吸引力明显增加。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地域和范围亦发生了重要变化,高新技术、服务业和基础产业部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台湾大企业也越来越深地介入中国大陆市场,它们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的作用趋予增强。全球化还使两岸产业分工形态发生变化,分工范围扩大,形式趋向多元化。这些都使台湾当局越来越难以继续对中国大陆奉行“戒急用忍”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日昇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制造业贸易专业化竞争力和实际竞争力对比分析,从贸易竞争力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揭示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特征和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在26个OECD国家市场竞争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的专业化竞争力和实际竞争力存在显著的区别,在专业化竞争力较高的部分低技术和高技术行业,相对实际竞争力却较低;在专业化竞争力很弱的中高技术制造业,却对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在内的贸易伙伴表现出较强的实际竞争力水平。从市场竞争力决定因素来看,贸易专业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对绝大多数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李鹏  宗刚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两岸经济合作互动频频。在两岸正式统一之前,通过一体化经济组织让两岸人民在经济上先统一起来成为可能。而经济的统一,微观上要依托企业,中观要依托各产业。所以文章依托相关自组织理论,以两岸产业协同为研究对象,试图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泽华  
众所周知,美国对海峡两岸关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两岸关系的稳定与中国的统一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中美关系随美国共和党的小布什执政后发生了重大逆转,目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中美建立起双边关系以来最严重的时期,而且有可能随小布什执政期岁月的流失而延续。在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之下,两岸关系也变得令人忧心。本文试图对当前中美关系与台海两岸关系之间的相关性做一些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传国   俞天贵  
海峡两岸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迅速上升,日益成为海峡两岸贸易的重要形式。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水平型所占比重增长较快,呈现出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的趋势。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是由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祖国大陆人均GDP的增长以及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规模的扩大等是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冬梅  刘建江  
近30年来,两岸贸易深入发展对两岸收入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工资差距逐步缩小。从理论上分析,两岸相互的进出口会由于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的作用以及两岸货币汇率和贸易流量的变化而促使两岸工资差距缩小。统计数据检验表明,两岸贸易(主要是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对两岸制造业工资差距缩小存在正向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两岸人们的福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李鹏  宗刚  
台海两岸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经济系统,如何更好地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描述了两岸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现状,然后基于自组织理论详细分析了台海两岸经济系统的演化发展机制,最后提出了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学昌  
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对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决定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中国2000-2009年间29个省份的加工贸易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技术,实证检验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决定因素,发现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中国制造业参加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对其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有着直接的显著影响,而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基础设施的完备状况、信息交流技术的发展水平等也对中国制造业参加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基于DEA-Tobit模型对大陆14省份和台湾地区2003-2012年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静态上,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项均领先于大陆;动态上,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差异呈收敛态势。市场竞争程度与两岸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行业内企业平均规模则与之显著负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祺  朱晶  
本文利用F-F指数计算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呈上升趋势。对指数进行分解可以看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虽然下降但仍处于主导地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在上升,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还处于加工贸易的低端,但在不断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对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显示,要素禀赋及其变化是引起产业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三个因素的影响很微弱,这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扩张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且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低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小。然而,中国的产业内贸易额并没有与其贸易总额保持同步增长,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的研究显得格外必要。本文在区分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前提下,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多样化、研究与开发费用、外资等与中国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正相关关系,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负相关;而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与两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呈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