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9)
2023(13773)
2022(11464)
2021(10450)
2020(8686)
2019(19008)
2018(18359)
2017(35041)
2016(19416)
2015(21227)
2014(20569)
2013(19513)
2012(17600)
2011(15850)
2010(15633)
2009(14212)
2008(13461)
2007(11751)
2006(9935)
2005(8367)
作者
(53526)
(44727)
(44681)
(42367)
(28362)
(21793)
(20137)
(17409)
(16863)
(15770)
(15249)
(14985)
(14114)
(14043)
(13818)
(13668)
(13661)
(13192)
(12951)
(12788)
(11272)
(10796)
(10720)
(10104)
(10099)
(9874)
(9870)
(9783)
(9032)
(8942)
学科
(71532)
经济(71360)
管理(53362)
(51646)
(41381)
企业(41381)
方法(37222)
数学(33680)
数学方法(33375)
中国(21313)
(20741)
(20379)
业经(15540)
(15313)
贸易(15311)
(14909)
(14272)
农业(13718)
(13539)
财务(13491)
财务管理(13463)
企业财务(12940)
(12712)
技术(11952)
理论(11696)
地方(11635)
(11203)
金融(11202)
(11085)
银行(11037)
机构
大学(265540)
学院(262017)
(104983)
经济(103040)
管理(98117)
理学(87173)
理学院(86174)
研究(84786)
管理学(84499)
管理学院(84031)
中国(59914)
科学(53124)
(52711)
(48804)
(48417)
业大(43099)
(41712)
财经(40251)
农业(39111)
中心(38854)
研究所(38506)
(37046)
(36928)
(35100)
师范(34616)
经济学(34110)
北京(31756)
经济学院(31366)
(30632)
财经大学(30448)
基金
项目(188578)
科学(149654)
基金(138764)
研究(134011)
(122872)
国家(121837)
科学基金(104675)
社会(88265)
社会科(83759)
社会科学(83739)
(74240)
基金项目(73380)
自然(68387)
自然科(66970)
自然科学(66949)
自然科学基金(65823)
教育(64973)
(63132)
资助(55889)
编号(52120)
重点(42989)
(42350)
成果(41751)
(40553)
(39441)
创新(37592)
大学(37336)
国家社会(37198)
科研(37131)
课题(37052)
期刊
(102458)
经济(102458)
研究(72973)
中国(49513)
学报(48631)
(43295)
科学(40715)
大学(37449)
(37007)
教育(36671)
学学(34496)
管理(33392)
农业(29662)
(21460)
金融(21460)
财经(20388)
技术(19380)
经济研究(18816)
业经(18231)
(17545)
(15445)
问题(13766)
(13634)
业大(12477)
商业(12380)
科技(12343)
(12100)
技术经济(11386)
(11156)
统计(11082)
共检索到363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金福  
文章采用美国达成必备技能秘书委员会调查工具,向2016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实习返校听障大学生和健全大学生发放问卷,分析调查问卷收集可雇佣性数据,结果表明:一方面听障大学生具有比较优势,在技术技能方面,明显好于健全大学生;在资源技能与系统技能方面,也与健全大学生基本接近。另一方面由于听力障碍,在基本技能和人际技能方面,与健全大学有较大差距;在思考技能、个人素质与人际技能方面,也与健全大学生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残疾人职业教育需要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针对性地积累相关知识、训练相应技能,最终在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发挥残疾人比较优势,实现就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心宇  
可雇佣性已成为世界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的热门话题,可雇佣性开发也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就业战略的支柱之一。从可雇佣性视角解构我国中小企业人才瓶颈和大学生就业困境,探讨大学生可雇佣性开发与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有利于从供求匹配角度探索为实现中小企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良性互动的有效对策。中小企业人才瓶颈突破和大学生就业困境突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高校、家长与学生、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全方位介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崔惠斌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矢野真和  徐国兴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1960年以后日本不同学历的劳动市场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回顾了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日本的雇佣制度与学历主义关系、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等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过去的研究进行评价,并展望了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未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频道对2307名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高职高专生)的专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仍然是"收入"(占71.4%),排在第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占59.9%),第3是"行业前景"(占49.6%)。接下来是:个人兴趣(占40.7%)、稳定(占34.2%)、编制(占25.5%)、社会地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国学  
本研究基于可雇佣性视角,通过概括性模型法,在结构化访谈和德尔菲基础上确定大学生职业能力条目,在对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调查用人单位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包括5大维度、17个因子和55个条目的职业能力的结构,明确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的方向定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洁  
近年来,高等教育、工作结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社会发展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巨变,大学毕业生面对的是一个难以预测、更快速变化和竞争更加激烈动荡的劳动力市场。本文阐述了国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对可雇用性定义、可雇用技能内涵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或雇主视角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可雇佣性、可雇佣技能和可转换技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国外企业/雇主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可雇用性和可雇用技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绍凯  
本文旨在研究风险可评估性对决策者主观风险感知过程和结果影响的机制。根据风险即感觉假说和情绪启发式模型,构建了风险可评估性、分析型风险、感觉型风险和总体感知风险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在校大学生对就业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表明:(1)决策者的总体感知风险中包括了相对理性的分析型风险和相对感性的感觉型风险。(2)风险可评估性会影响决策者的风险感知:风险可评估性和分析型风险与感觉型风险结果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风险可评估性的提高会降低感觉型风险结果与决策者总体感知风险之间的联系。基于这些结论,本文对如何影响决策者的感知风险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世健  
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但作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的第三产业却发展不足,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这将从客观上限制对大学生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造成消极的影响;在我国总体就业弹性系数的持续走低的背景下,2004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降低,也在事实上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善芝  
当今社会处在无尽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创新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因此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输出的重任,应该不断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篇文章针对创新型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给各大院校以及人才培养机构提供参考,对现实生活中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卫静芬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可雇佣性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论文阐释了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依托上海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从而从高校和学生层面对开发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出建议,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